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质量管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是一项区域性活动,其涉及面广,不仅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尤其对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处理不当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灾难或损失.为此,针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施工监理、竣工验收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方丘陵区土地整理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阐明土地整理评价新增耕地质量必要性的基础上 ,综合考虑南方丘陵区新增耕地质量的影响因子 ,筛选有效土层厚度、排灌设施、台面坡度、交通通达度、土壤质地、海拔高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评价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对新增耕地质量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动力学原理透析土地整理与耕地保护的关系,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整理对耕地保护的成效及其负面影响,提出了探索和实践生态型土地整理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农居点等建设用地整理等措施,以促进耕地保护系统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土地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我国粮食的连年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未来10年,通过土地整治,预计可新增粮食产能约2 000亿kg。如何把潜能变为现实?加快土地整治、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创新和科技支撑是根本途径。土地整治创新需要重视土地整治内涵和类型的变化;需要重点关注农村腹地、城乡结合部、农牧交错带、山缘带、城中村等区域;急需解决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整治规划、平衡资源与资金匹配、切实维护土地权益、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强土地整治队伍建设、提高土地整治科技支撑能力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地矛盾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入WTO的背景下,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求从土地开发与耕地保护两方面着手解决。土地开发应遵循土地稀缺原理、地租理论、人地协调理论、动态平衡原理与系统工程理论等。我国的人均土地资源较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决定了应加强耕地保护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其主要措施有:严格贯彻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拓展耕地保护思路;重视系统和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开发;明晰和稳定土地开发产权制度以及加强土地开发制度建设与项目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我国土地产权制度对耕地保护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耕地逐年减少是每一个国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国有土地产权制度和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指出耕地问题出现的根源主要是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视角选取评价因子,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选取土地整治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对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对环境的影响作为二级评价指标,选取耕地有效灌溉面积等8项指标作为三级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九江市星子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得到一定改善,在增加耕地面积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生态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所做的工作还较少.  相似文献   

8.
分析国内外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情况,总结国外法律体系建设经验和国内法律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加强法治建设是各国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较为通行的做法,目前中国土地整治法治建设尤其是法律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实践需要,严重影响土地整治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和持续健康发展。为此,要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围绕全面依法推进土地整治目标,明晰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路径,稳妥推进土地整治法律体系建设,为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可靠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9.
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耕地的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耕地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国人关注。保护耕地不仅是当前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 ,而且已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从土地制度这一新的视角进行分析 ,我国多年来耕地未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根源在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失效。要有效地保护耕地 ,根本的出路是致力于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论耕地的质量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耕地质量保护是耕地保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分析了当前我国耕地质量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 ,并在分析耕地质量保护与数量保护关系之后 ,提出了我国耕地质量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构建土地整治成效分析的指标体系。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研究结论:提出了土地整治成效分析指标的性能、构建原则、方法和体系框架,对于全面分析土地整治的建设成效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构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评价土地整治效益,将景观效益设置为独立评价指标考虑其中,考虑耕地的综合性作用,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4个方面选取14个评价因子构建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体系,探索更为科学全面的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方法,为今后土地整治的开展与评价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1)诸城市黑龙沟等村土地整治项目的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分别为8.04、8.18、8.04、8.08和7.54。(2)各项效益提升明显,整治综合效益达到良好,经济效益为优,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为良好,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在未来的土地整治过程中应更加重视耕地社会服务功能、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的保护与改善。  相似文献   

13.
14.
耕地保护需要注重“量”的限定,但更要注重 “质”的保证。耕地保护的关键在于如何平衡耕地保护与地方政府城镇化的压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金融空缺之间的关系。耕地保护应当与城镇化、农村土地改革中的规模化经营趋势、农民权益的保护、耕地保护的外部性以及农村经济现状等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基于土地当量的耕地倾斜性金融支持机制,本质在于通过对耕地的金融化,以土地当量对耕地进行身份和价值的识别,借助市场交易方式,进而实现金融资源对耕地的持续支持。在地方政府与农户积极性联动的基础上,配合碳排放等制度创新,在制度层面上实现对耕地的倾斜性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土地开发以其高强度和剧变性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而要慎重对待 ,尽可能把它置于人类理性的控制之下。土地经营是在特定用途下土地与其它生产要素相互配比的过程 ,其未来方向是对单位土地资源投入较多的劳动、资本和技术 ,实施集约经营。土地整治是为了克服土地退化或土地固有缺陷而进行的治理和改造活动 ,其目标是着力解决影响当前土地利用持续性的重大问题。土地保护最能反映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精神实质 ,它看似柔弱 ,实则强硬 ,看似消极 ,实则积极 ,应该予以大力推崇。  相似文献   

16.
土地调查是一个具有确定内涵的法律概念,《土地调查条例》为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性提供了法律支持,土地调查应当与土地登记同步进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必须为全国土地调查建立坚实的保障体系,必须形成全国土地调查权威的调研成果,必须执行全国土地调查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土地整治是推动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但土地整治对贫困人口收入效应的影响程度目前还缺乏精确估计。基于768份农户实际调研数据,运用倾向得分法(PSM法)评估了贫困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给参与农户带来的收入效应后发现,土地整治项目对参与农户的家庭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平均可使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3 118元,效应明显;但这种效应对不同农户类型是有差异的,即非贫困户收入提升幅度平均为17 174元,显著高于贫困户收入提升的9 357元。据此提出要继续强化土地整治在扶贫脱贫中的力度,加大土地整治项目的益贫性和精准性,提高土地整治项目的联动性和整合程度。  相似文献   

18.
从安徽省土地资源的特点论耕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论述了安徽省土地资源的特点,从中得出结论:安徽省林业发展潜力较大,但受自然供给量的限制,耕地的开发潜力,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都受到了极大限制。因此,只有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力度,才能确保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此,文章进一步阐述了完善安徽省耕地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要求,分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耕地保护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加强耕地保护与深化土地开发整理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根据土地利用规划中土地需求量预测的理论基础和原则,研究了基于粮食安全策略的耕地需求量预测方法,即回归分析法和灰色模型法,并用其对规划年的耕地面积作出了预测。预测的结果不仅保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同时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用地的需要,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