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使用联合国人口预测数据,分析了我国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状况及特点,并对老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消费、投资与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人口高龄化是未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人口高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最终应取决于其对所有商品消费影响的综合效应,但不利于资本形成与出口贸易。建议:及时对生育政策进行调整,更全面客观地认识人口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人力资本;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老龄产业。  相似文献   

2.
基于扩展的STIRPAT随机模型,引入农村人口、农村人均农业GDP、农村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等7个变量,利用1991--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两型农业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增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人均农业GDP对两型农业驱动不明显;农村人口、农村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农村工业化水平、农产品贸易对资源节约有负向影响,农业科技对资源节约有正向影响;农村人口、农村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农业科技对环境友好有负向影响,农产品出口对环境友好有正向影响;通过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增速进行分解得出,产业结构是影响资源节约变动的最大因素,而农村能源强度是影响环境污染变动的最大因素。因此,促进两型农业发展需要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村工业结构、农产品贸易结构和能源结构,构建两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分析2002-2011年间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过研究发现:皖江城市带各市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波动幅度也比较大;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2005年后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占经济增长的份额均呈现缩小趋势;产业结构变动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密切的正向相关关系,M值与GDP增速、第二产业增速、第三产业增速具有一定关系,Z值、M值与产业结构变动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正确认识和全面了解我国的产业结构以及变动因素是我们制定产业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本文用投入产出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产业结构中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力系数的测算,分析评价了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相关的产业政策。此外,运用产业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公式,计算并简要分析了各产业部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程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是密切关联、相互影响的。探讨两者客观联系规律对我国正确处理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的调整关系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人均收入增长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产业投入产出供给结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影响和产业之间相关程度的变动对收入增长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转换的时序、速率、联系规律和转换战略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除外生性技术进步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对绝大多数省域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外,为实现省域经济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单纯考虑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是不够的,需结合全局性要素(三产价格)和地区性要素(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利用GDP函数综合考察了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产业价格因素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4-2006年中国24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度量了上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省域经济长期持续增长非常重要,而省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考虑三产价格和人均资本存量的变化,不能一概视之。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通过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增长核算层面和人均产出层面实证分析了产业结构变动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从国民经济核算层面看,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对云南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为最小且其贡献不断下降;从增长核算层面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3%;从人均产出层面看,1978-2011年云南劳动生产率增长中50.53%是由结构效应贡献的。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及其调整会推动或制约经济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绩效是不一样的。运用统计学理论就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江西产业结构变动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出来,说明江西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考虑人口增长的因素时,总会首先考虑到社会经济水平,认为社会经济水平制约人口增长。但实际情况复杂得多,除了社会经济水平影响人口生产,还有传统观念、信仰、习俗、时代风尚等等因素,这些复杂的因素可归为文化意识一类,本文想以二战后西方的人口变动为  相似文献   

10.
人口产业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经济从传统结构向现代结构发展的过程中,随之出现了劳动人口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现象。研究和揭示两者之间的变动规律,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口产业结构变动的共同趋势和不同特点人口产业结构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就业的数量比例,它是随着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劳动人口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的就业比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阜新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图示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阜新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同性,指出了二者间的不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必须由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入手,使就业、创业与产业转型和承接互相促进,提升结构变动协同性,这样有利于实现经济与就业的和谐增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402家上市公司2004—2006年的数据,采用平行数据模型的方法,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回归的结果显示:股权分置改革前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有显著的差异:资产担保价值、公司规模、成长性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公司的获利能力、流动性、非负债税盾对资本结构有显著的负影响;中国上市公司主要依靠短期负债融资。  相似文献   

13.
郁达夫的小说在叙事结构上相对于中国传统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展现,这是一种以心理情绪为特征的叙事结构。郁达夫小说在叙事结构方面呈现出现代化特征,这对中国新文学的进程具有启动作用。对郁达夫小说叙事结构的研究、分析,在叙事理论探讨层面上是具有启迪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为影响。文章从就业结构协调的角度考察广州市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变动以及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非协调发展的表现形式,从宏观层面的角度提出广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研究辽宁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了解辽宁省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吸纳劳动力情况,指出辽宁省第一产业的偏离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善,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尤其是国企改革的推进及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  相似文献   

16.
产业结构、演化进程与中国调整升级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须与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及技术创新结构相结合,重点是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产业、发展支柱产业以及改纽改造传统产业,逐步建立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关联度高为主体的现代经济体系。在具体结构调整实践中,还要认清目前调整的背景,把握调整升级的方向、模式和途径,从而在提高整体产业竞争力、升级产业结构的同时,建立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高效利用能源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协同效应为理论基础,分析目前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的矛盾,探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人力资本结构的协同关系,提出东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协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的例句对俄语中词的重叠结构进行了系统的阐释,分别从通用重叠和专用重叠两个角度论述了词的重叠结构的定义及其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信息结构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话语语言学中信息结构理论应用于翻译实践,从而达到由交际信息量入手研究翻译的目的。研究表明,在实际翻译中正确传达语篇的语义重点是实现双语转换的前提。准确理解原文的信息分布,尽可能完整地、合乎思维规律地转换原文的全部信息,对处理译文的衔接与连贯也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词位做了多视角界定。论述了多义词语义场的联想性、结构性和整体性,三种结构模型及连锁型的六种梯度。词汇语义变体束反映出多义词的整体性,而各变体间又依靠多种语义桥连接成整体,文章较详细地总结出语义桥的类别,同时说明了多义词的次要属性:词位语义的非结构性和非整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