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影 《北方论丛》2007,(6):12-15
宋代教坊与民间演剧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间伎艺人承应内廷演出。宋代教坊凡遇大型节日庆典均要征集民间伎艺人入宫承应演出。第二,教坊伎艺人与民间伎艺人在民间节日期间以及内廷重大庆典时都有同台演出的机会。教坊伎艺人与民间伎艺人同台献艺,对教坊伎艺人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博采民间众长的时机。第三,民间伎艺人与教坊伎艺人的互动。这种互动主要表现为:教坊伎艺人因年老、战乱等原因流落至民间;而民间伎艺人因其伎艺精湛而被征入教坊,这都促进了民间与教坊伎艺的交流。另外,宋代教坊乐艺组织对民间的影响也很深远。  相似文献   

2.
关于宋代的话本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文学史上,反映城市平民各阶层生活、意识的文学,当然并不是从宋代才开始的。如果追溯其起源,早在中晚唐时期就萌芽了。但到宋代,由于各种民间伎艺的蓬勃繁兴,市民文学才得以成长和发展。特别是说话艺人创造的话本小说,在市民文学中有着非常突出的地位。这种新体裁的产生,不仅写出了诗、文、词、赋所不曾表达过的社会内容,而且还更深  相似文献   

3.
治小说史者均熟悉这样一条史料 :“小说起宋仁宗 ,盖时太平盛久 ,国家闲暇 ,日欲进一奇怪之事以娱之 ,故小说得胜。”① 这一见解若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着眼是准确的 ,宋代已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流行的所有基础 ,而不是那种由东方朔等“俳优”之流所表演敷衍的“说话”艺术。比如 ,吴自牧曾讲 ,在南宋临安的众多伎艺中 ,不管是伎艺人还是观众听者 ,“但最畏小说人 ,盖小说者 ,能讲一朝一代故事 ,顷刻间捏合 ,与起令随令相似 ,各占一事也。”② 这表明了宋代的小说已善于以一朝一代人们最感兴趣者迅速及时地进行创作。由宋人撰写 ,由元明间…  相似文献   

4.
张本一 《江汉论坛》2005,(2):103-105
元杂剧是在金季元初以金院本杂剧为母体,综合吸收诸杂伎艺而成的一种新的舞台艺术形式,当其成熟的艺术形态确立之后,包括院本在内的诸杂伎艺仍在传播流行,与其保持着独立、分离的并存状态,也就是说元杂剧与诸杂伎艺存在着共时的合离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决定着元杂剧的演述方式,亦对杂剧艺人的艺术修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有宋一代,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崛起、壮大,市民文化进入蓬勃发展和日渐繁荣时期,并且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跻身于社会的文化系统之中。宋代市民文化的兴盛,不仅促进了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各类文化式样的世俗化、大众化,而且使士大夫阶层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雅而俗化的趋势,同时打破了文化娱乐活动的贵族化倾向,丰富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普通民众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6.
宋代地方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承袭了先秦以降之"乡三老"制,却在国家政权与普通民众之间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宋代江右发达的经济、浓厚的文风以及勃兴的人才,给地方精英参与民间办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虽然他们参与办学动机各异,但在借此实现自身价值及推动地域文化发展的同时,与地方社会产生了良好互动。  相似文献   

7.
康武刚 《兰州学刊》2010,(10):171-175
宋代乡村精英中的富民热衷兴办义学、义塾、书院等教育设施,并采取各种方式资助、参与兴学活动。富民通过兴办教育设施,来教化民众,对于维持乡村社会的秩序,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谣谚中的宋代科举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丰富的谣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以谣谚为材料、从民众角度阐释和理解历史的机会。散落在各类古籍中数量不斐的宋代谣谚不仅反映出宋代科举"取士不问家世"的特点,展示了科举制下的众生相,昭示着宋人对科举及第寄予的极大热情,折射出因科举产生的种种社会心理,而且也反映出受榜下择婿之风影响而造成青年男女婚嫁年龄过大等社会现象。字句简短的谣谚不经意间保留了宋代科举社会特有的历史信息和时代特征,为我们更真实地把握宋代科举社会提供了生动鲜活的佐证。  相似文献   

9.
基于我国政府行政在活动依据、服务功能、绩效评价等方面出现新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民众导向"治理新趋势。"民众导向治理"模式的拓展,逐渐彰显了其在行政活动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此同时,"民众导向"治理模式的选择和发展也面临许多局限,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则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将立足"民众导向"治理这一新趋势,以社会资本理论为切入点,探究我国"民众导向"治理模式的选择和发展过程中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塑。  相似文献   

10.
在有关汉代的文献典籍中,往往出现倡家、倡优、俳优、俳倡、艺伎、技人、女乐等词语,这些不同的称呼都可以归之为"倡伎"。汉代倡伎主要包括宫伎、官伎,家伎、私伎等。汉代俗乐的发展为倡伎的生存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权贵与富豪的养伎之风为倡伎职业的兴盛带来了空前的机遇。汉代世袭的倡家和民间专门培养倡伎的人源源不断地为社会输送人才。倡伎作为专门的艺术表演者,对汉代诗歌的创作与流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