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种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出范畴的秩序:道德情感、良知、人类之爱和敬重分别是从量、质、关系和模态的范畴来展示人在意识到道德法则之后的心灵活动。同时,《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感性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在内容与论述的逻辑顺序上都是一致的。后者的论述提示了康德为何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恰好提出这四种概念。不过,《道德形而上学》是从道德禀赋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实践理性批判》是从动机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然而,由于敬重体现了理性与意志本质的关系,因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诸动机”中实际上只强调了敬重这一种动机。这种理解也对敬重能否直接驱动道德行动的问题带来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2.
当代伦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外向化"和"内向化"两大趋势。前者表现为政治哲学的复兴,后者表现为道德形上学和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从道德心理学的角度来讨论和梳理康德的道德哲学,通过分析康德伦理学的"意志"、"理性"和"自由"等关键概念,反思康德伦理学三大公设的道德心理学意义,并在道德心理层面重新考察康德与黑格尔的伦理学说关系,从而初步勾勒出康德伦理学的道德心理问题的基本框架和关节之处。  相似文献   

3.
康德在其哲学体系中,严密地论证了其道德思想;提出了道德律令,以人为道德活动的核心,将知、情、意三者合为一体,一改传统道德哲学的旧貌。  相似文献   

4.
“理知世界”是康德根据理性的理念所形成的实践法规而设定的一个道德世界,它只能从“超验理念”的角度而不能从“先验理念”的角度来理解。“理知世界”在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第三部分论证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时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第一,“理知世界”使康德走出道德律和自由相互归因的恶循环;第二,“理知世界”论证了“定言命令”何以可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康德对人生自由和人类尊严的确证,并分析了康德道德学的自律特征,同时指出了康德的人生理论的刻板的形式主义特点,认为这一特点使得康德的道德学只是一些无欢乐无情感的命令。进而详细分析比较了康德人生理论的特,点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德的特点和“乐感精神”之间的实质差异,并着力寻求它们之间可以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精神特质。  相似文献   

6.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说:“有两种事物,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惊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尽管对康德知之甚少,我知道作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代表人物的康德心目中,内心的道德法则远比头上的星空要高得多,伟大得多。  相似文献   

7.
康德的道德哲学从超验的角度研究道德的价值依据,进行道德形而上学的论证,作为前提,理性的批判成为必然。通过理性的批判,康德划定了理论理性的界限,在实践理性中寻求形而上学的支持,实践理性成为理解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重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康德认为 ,没有一个关于历史的道德旨趣 ,道德行为者的自律是不稳固的。康德试图这样描述历史的道德旨趣 ,充分挖掘“包涵先天原则的普遍历史的观念” ,同时 ,他认为能产生一个关于道德世界的反思性观念的实践理性 ,需要创造一个历史的道德旨趣以便超越个人的目标。康德关于历史符号的理论讨论的是这样一个问题 :历史的进程并不能直接由经验决定 ,这种进步是按照具有绝对必然性的实践理性的原则进行的。被当成符号的人类经验具有肯定功能 ,它们避免了自然与理性的二分 ,因为它们的源头是想像 ,想像是一个枢纽 ,想像能够传达消息。理性在一个扩大的领域内不能获得善 ,相反 ,是它创造了善 ,这就是为什么理性以历史的道德旨趣为基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在误解康德"无功利性"学说的基础上,通常借康德之说,将审美视为一种超越道德、甚至与道德无关的活动,这是对康德审美理论的严重误解。康德曾经认真探讨过审美感受与道德感受之间的关系,甚至将道德感视为真正的鉴赏力的根基。康德从"心灵的配置与比例所形成的状态"这个角度,对比讨论了认知、审美与道德三种不同的"心灵状态";其逐步展开的"鉴赏力的批判"的过程,其实一直也是辨析"判断"与"感受"的过程;他之所以将鉴赏力明确称为一种"共通感",理论意图就是为了表明"鉴赏力"最终必然是一种"感受力",其理论目的是显示鉴赏力的基础是道德感。康德所认定的鉴赏力,必然是以道德感受力为基础的审美感受力,而道德感又是需要通过道德观念来培育的。这就意味着,康德在论述道德感受与审美感受之"亲和性"的过程中,间接地表达了一种"伦理-审美范式",这才是康德审美理论的真正面貌。生态审美是以生态伦理为基础的审美,因此,这一范式可以被改造吸收到生态美学之中而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看来,真正的道德行为不仅必须出于义务,而且也只能出于义务;只要是出于义务的行为,无论其效果如何,都必定是道德的行为。康德所谓的自律,提升了道德的主体性,但他又把自律变成了没有任何内容的空洞形式。康德把至善当作一种道德理想,当作一种在现实世界中难能而只有在彼岸世界才可能的圆满的善。但实际上,至善并不能解决道德与幸福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