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海燕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2):233-235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构成要素,其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实施的教育方式与满足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矛盾,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出了新挑战。 相似文献
2.
张庆奎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4):92-94
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即由教育者的主体期望同受教育者客体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所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可分为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两个层次。文章将具体规律归纳为6个方面并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王小平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30-32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人。理解人的本质的内容,人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基础性地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基于人本质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军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2):175-178
近年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的认识存在不一致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和时代性看,其特征可分为一般特征和现代特征。从实践层面看,一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体现为正面性与引导性、社会性与多端性、长期性与复杂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特征包括发展性、内源性、人本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之无形美具有创造性、穿透性和自发性,表现于教育探索思想、教育者心灵和受教育者的行为,但传统的教育方法和形式单一,因应方法在于德育美育相结合,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角色势能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各自的角色位置上所具有的能量以及角色间相互作用的动力。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角色势能缺乏,表现为教育者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势能不足,受教育者角色定位偏差,主体势能、选择势能、创造势能缺位。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的角色势能,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明晰其角色定位,履行其角色责任。 相似文献
7.
8.
孙其昂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76-79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复杂多样的矛盾,如目标与结果、成事与育人、改造外部世界与改造内部世界、即时效应与积累效应、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等,认识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成为驾驭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构建适应受教育者主体性发展的双向互动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的天职就是做人的工作,旨在培养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活动.因此受教育者不是消极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有着自己兴趣、爱好、需要、价值追求的具有能动性的主体.而且市场经济的发展唤醒了人们的主体意识,还增强了人们的主体能力,他们不再单纯的接受和内化教育者所提出的观点,而喜欢用一种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时代的变化.因此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并结合人的需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培养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现实主体. 相似文献
10.
任雪萍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6):58-60
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多表现为显性的"灌输"教育,由于形式过于单一,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显。文章拟从教育者示范作用的角度,说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的特点,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体系化。 相似文献
11.
论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百成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4(4):386-389
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大学生的作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内涵,强化自我教育,增强主动性十分必要并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龙海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24-29
摘要(Abstract):征地拆迁中呈现的矛盾纠纷已成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通过对农村征地矛盾纠纷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尊重农民诉求、提高干群互信度、创新治理方式的角色定位,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发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预测功能,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体制,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进行引导,使之符合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综合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的两个主要因素。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贵 《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8(2):44-45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发展的需要和形成规律,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能动的认识、体验、践行,从而形成他们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道德品质;是教育者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与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实践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这一矛盾过程既同其它学科的教育、教学具有某些相同之处,同时由于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种矛盾具体表现为:教学中师生互动上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不协调性;教学内容的纵、横向重复与知识更新的矛盾;教学方式的较为单纯、滞后与多样化、现代化要求的矛盾.认真地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矛盾现状,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把握矛盾特殊性,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规律,以优化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之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其昂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2):6-8
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以思想和谐为目标通过思想矛盾运动来达到新的思想和谐的过程。思想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工作的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状态,它们既存在着矛盾又追求着协调,共同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本性。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客观现象,也具有时代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应随着社会条件、时代特征和目标任务的变化,及时改变自己的内容和方式,努力做到适应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黄百成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1,14(4):386-389
在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大学生的作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内涵,强化自我教育,增强主动性十分必要并且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区研究课题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1,21(2):27-30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赋予了城市社区新的职能,同时人口的集聚,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也使得社区成为矛盾的聚焦点,新的形势对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万长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270-273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核心要素之一,其队伍中人员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高低。建设一支优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益的重要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理论,结合内蒙古T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分析、研究了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之一——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在此基础上,对内蒙古T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有效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