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凌扬藻所辑《国朝岭海诗钞》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省级清诗总集。兹对该书的编纂体例进行考察,冀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清代广东地区的文化发展空前鼎盛,文学创作和编纂工作非常普及,因此诗歌总集也是数量众多,成就斐然。其中,凌扬藻所辑《国朝岭海诗钞》是一部具有集大成意义的省级清诗总集。兹就该书的编选旨趣略作一番考察,冀为进一步研究清代地方类诗歌总集提供具体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编纂高度繁荣.作为当时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此类总集有其自身的演进轨迹.从宏观上看,它兴起于清初,繁荣于清中叶,深化、发展于清末.在这个过程中,清代地域诗歌总集的编纂形式趋于多样,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层级系统日益完善,卷帙规模也普遍宏富,从而将我国古代地城诗歌总集的编纂推进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张邦伸是乾嘉年间四川著名的乡贤代表,其晚年热衷于对乡邦文献的整理,他编纂的《全蜀诗汇》是清代四川全省第一部清诗总集,对清代四川后续诗歌总集如《蜀雅》《国朝全蜀诗钞》等的编纂有着重要的垂鉴价值与示范效应。虽然《全蜀诗汇》今天仅存残卷,但可以在张邦伸编纂的另外一部诗歌总集《汜南诗钞》的研究基础上,对《全蜀诗汇》的编撰体例、诗歌评点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管窥,还原其本来面貌,以期推动清代四川诗歌总集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同治二年,张际亮原辑、李云诰续纂的《建宁耆旧诗钞》刊成。该集收录了明嘉靖至清道咸300余年间福建建宁的173位诗人的762首诗作。作为建宁文学史上的一部诗歌总集,《建宁耆旧诗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它保存了大量的建宁地方诗歌文献、建宁诗人传记材料,为研究建宁文学家族的诗歌成就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对研究建宁地方文学尤其是明嘉靖以后的诗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杨垕为清初南昌地区享誉诗坛的青年诗人,当时与武宁汪轫(辇云)、南丰赵由仪(山南)、铅山蒋士铨(苕生)齐名,时人号称“汪、杨、蒋、赵”,有“江西四子”之目。杨垕著有诗集《恥夫诗钞》和《芳悦录》。他的诗具有浓郁的江西地域特色,风格清纯,超迈特立,追求独创,给当时袭古和模仿之风盛行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新鲜的乡土气息。  相似文献   

7.
论地方类清诗总集的成就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是中国地方类诗歌总集编纂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所编的地方类诗歌总集,大部分都可以归入清诗总集的范畴。与前代相比,地方类清诗总集不仅占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而且在地域范围、层级分布、编纂规模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8.
清代是方外文学总集编纂的最繁荣时期。较之前代,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数量倍增,并拥有独特的思想内容,还涌现出一批专收某一地域、寺院之方外作家作品的总集,以及道士总集,可谓开拓了新领域,取得了新成就。目前,清代方外文学总集的流布范围普遍甚窄,且存在若干含混错漏之处,需要研究者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9.
两种稀见清诗总集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诗总集为数繁多.研究薄弱,许多原书需要认真考察.浙江图书馆藏唯一传世的一部清初"职业"选家顾有孝辑《纪事诗钞》,实际上是一个残本.全书十卷,后两卷单独题为"骊珠集",所选诗歌体裁亦与前八卷不同.经比对可知,后两卷乃抄自顾有孝另一种清诗总集《骊珠集》.又该馆所藏一部挂在顾有孝名下的同名《骊珠集》,除了书名以外,其他版刻形式、所收作家和作品等均与顾有孝辑《骊珠集》完全不同.则实际是他人所辑的另一种清诗总集,属于道家文学典籍的范畴,并且同样也是海内孤本.此前还没有学者对这两种清诗总集予以研究.对它们进行考辨,既有助于学术界获得正确的认识,又是文献典籍方面的一次全新发现.  相似文献   

10.
《四库全书总目》一方面沿承《隋志》,重视总集的文学功用,但论述比《隋志》更为细致全面。一方面,《总目》更强调总集的学术功用,认为总集可保存文献,可为考证、校勘之资,为典故之薮,有存史之用;另一方面,《总目》也重视总集的现实功用,认为一些总集有益于现实、政治、风教,能够反映社会风习。《总目》最重总集的学术功用,较传统只强调总集的文学功用,其总集功用观有所拓展和转变,也更为系统、全面,是站在学术总结期的富有总结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清代冯咏的《江西诗派论》是一篇关于江西诗派的专论,见于缉香堂本《山谷全书》的附录,很少为人所知。现所见收录相关文字的有朱自清的《宋五家诗钞.山谷诗钞》,文字有所不同。冯咏在《江西诗派论》中,对江西诗派的内涵进行了诗学传承、政治与学术、地域等角度的解读。藉此,既可以把握江西诗派内涵的变化发展,也能窥视到中国古代诗学风尚嬗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2.
晚清滇南诗人朱庭珍,其诗话著作《筱园诗话》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庶几可与叶燮的《原诗》并列"。但作为七岁即刊稿于京的诗人,其诗歌作品却无人研究,其实终其一生,他一直是以优秀诗人的身份闻名的。朱庭珍曾结莲湖诗社于昆明,被推为社长,是当时滇南诗坛执牛耳的人物。现存《穆清堂诗钞》(三卷)、《穆清堂诗钞续集》(五卷),共收筱园诗一千二百余首。这些作品展示了他质朴、平淡、饱含真情的诗风,是其诗学理论的实践之作。  相似文献   

13.
清代宗族类总集的编纂高度繁荣,可谓当时一种引人瞩目的文学、文化现象。通过对清代宗族类总集的概貌和特征初步梳理可以看出,清代宗族类总集不仅数量惊人、分布范围辽阔,而且在亲属关系、作者身份、著述形式等方面也复杂多样,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清代宗族文学的高度繁荣,以及宗族文人群体的大量兴起与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4.
武乡琴书     
百科 《山西老年》2013,(1):50-50
起源于武乡农村,流行于武乡、襄垣、榆社、左权、太谷、榆次等县区的武乡琴书,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武乡琴书是由艺人将鼓儿腔和中原曲种鹦哥柳揉合,同时吸收当地小曲而成。艺人们称之为"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最初,演唱以两人一档,以八角鼓击节,用木胡伴奏,唱一段吉利词赋,借以乞食。  相似文献   

15.
孙桐生所编《国朝全蜀诗钞》为重要的地域清诗选本,在巴蜀诗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学界已有相关研究,但尚不全面。其体例为评选结合型,阵容庞大,编排合理。选源广泛涉及已有诗选、诗集、孙氏所记及友朋所钞、诗话、笔记、方志等方面。孙氏之所以编选《诗钞》,一为保存蜀地文献,二为光大巴蜀诗学。《诗钞》既大量入选性情诗,又不废有补风化之作和试帖诗,彰显了孙氏“崇性情、重教化、尚技巧”的诗学观。孙氏于所选诗人诗作的评语,也阐发了其于诗歌方面的见解:重神味、尚雄健,要有新意,语言要清丽淡雅。《国朝全蜀诗钞》在清至近代巴蜀诗歌选本的编撰史上不仅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还极具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有利于清代巴蜀诗史和诗学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16.
毕沅以封疆大吏身份同袁枚共主乾隆中后期诗坛,<吴会英才集>便是毕沅以其幕宾诗歌为主要编选对象的地方诗歌总集.本文通过对这一选本的编选意义、宗旨的分析以及其中所选黄景仁诗与翁方纲编<悔存诗钞>的比较,展现了乾隆中后期复杂的诗史景观,包括在性灵派冲击下庙堂诗人内部的分化、对诗歌传统兼容并包的多元化趋势、诗坛在朝野势力逆转的趋势中难以彻底摆脱庙堂势力的主导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学史上的流派命名方式主要有九种,即以代表作家命名、以产生时代命名、以地域命名、以总集命名、以社团命名、以社会阶层命名、以题材命名、以风格命名和以理论主张命名。不同命名方式所侧重的理论蕴含不同,弄清流派与代表作家、流派与时代、流派与地域、流派与总集、流派与社团、流派与社会阶层、流派与题材、流派与风格、流派与理论主张等多重关系,为建立较为系统的流派理论做初步的奠基工作。  相似文献   

18.
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作为清代前期一部优秀的诗歌总集,充分反映了当时文人强烈的英雄崇拜情结.清前期文人英雄诗的兴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其中的英雄形象和诗歌主题也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这既是为满足政府、社会和文人本身的精神需要,亦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元人蒋易所编《皇元风雅》是一部重要的元代诗歌总集,是认识元代诗歌发展历程的重要文献资料。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的诗学审美观念,尤其体现了元代中期之后流行的"盛世文风"对于诗歌总集编纂的影响。考察《皇元风雅》至今留存的两种不同的元刊本,可以厘清此书的成书过程,指出两种版本各有优劣,又能够反映元人编书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保林副教授编注的《怀霜诗钞》,已经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怀霜诗钞》是我国第一部怀念瞿秋白的诗词汇编。诗钞收录了郭沫若、茅盾、柳亚子等32位作家的72首诗词,生动地描绘了瞿秋白的光辉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