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民工闲暇生活的质量问题是关乎农民工利益的民生问题。当前农民工闲暇生活质量不高,闲暇时间少,没有幸福感,满意度差这有悖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因此,应对农民工进行闲暇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在对农民工闲暇教育的目标定位上,总体上应以"谋生型"教育为主,"乐生型"教育为辅,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管理、教育和服务的功能,提高农民工闲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农民工面临了“钱”“闲”双缺,休闲旅游工具化,休闲空间和社交双重封闭,休闲消费吝啬,休闲满意度低与休闲态度代际差异明显等困境;该困境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问题将长期存在,而其突围需要政府主导,企业负责,社区参与,商业支持以及媒体引导的多方协调及全民参与。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东莞市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休闲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东莞市农民工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人数较少,大都以结伴的形式在免费场所进行;参与目的正从传统的强身健体向休闲娱乐方向转变;三分之一的农民工希望通过体育休闲行为缓解生活压力。因此,建议从拓宽宣传渠道、加大扶持力度、改善体育设施、挖掘农民工主观潜能等方面,从而激发农民工参与体育的热情,同时改善体育设施,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体育权益。  相似文献   

4.
城市农民工休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农民工作为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新生社会群体,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社会各界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主要是从就业、生活保障及教育培训等方面考虑,却极少关注他们的休闲生活,使得城市农民工的休闲活动种类少、层次低,休闲生活质量不高。通过分析农民工休闲活动的现状及原因,就如何改进城市农民工休闲活动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休闲活动的支持;全社会加强对农民工休闲问题的关注;旅游企业设计农民工专项休闲产品;建立农民工工会并发挥其作用;培养农民工科学的休闲观;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教育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文化融入逐渐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重要测度指标之一。利用北京市"城中村"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首都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内容贫乏、满意度不高。闲暇时间少、收入低、社交网络窄是影响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消费的主要原因。据此,提出加强宣传,扩大农民工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晓度,经常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化活动,充分发挥社区、企业以及社会组织在农民工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方面的作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包括客观生活质量和主观生活质量。客观生活质量具体表现为居住状况、工作状况和权益保护、消费状况、婚姻家庭生活、社会交往、闲暇生活、健康状况7个方面,主观生活质量用生活满意度来测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城市农民工的居住环境较差、收入偏低且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婚姻家庭生活质量不高、社会交往主要局限于初级社会关系网络、闲暇生活单调、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好。城市农民工的生活满意度以生活内容诸项排列,从高到底依次为:婚姻生活满意度、人际关系满意度、闲暇生活满意度、就医状况满意度、居住满意度、收入满意度。尽管城市农民工对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上感到比较满意。导致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较低的原因有很多,社会排斥是其中之一。城市农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后,遭遇了城市对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排斥。要提高城市农民工的生活质量,须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的门槛;建立覆盖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的用工制度;积极组织一些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城市农民工的闲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休闲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休闲生活现状值得关注。研究以甘肃省定西市为例,从休闲时间、休闲消费、休闲认知三个维度对本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与男性农民工、同龄城市女青年休闲生活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结论:贫困地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休闲时间严重不足,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仍处于消极型的休闲层次类型;相对于上一代农民工而言,她们已经认识到休闲的重要性,但由于受封闭的休闲空间及拮据的经济条件所限,她们的休闲动机仍停留在马斯洛的五个需求层次中前两层的初级需要。针对此现状,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较高的闲暇生活质量作为市民性的重要特征对于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市民化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闲暇生活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表现为闲暇时间缺乏、闲暇活动简单、闲暇品味较低等.为此,需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提高农民工的待遇,保障其权益以增加闲暇时间,动员组织援助以丰富其闲暇活动;宣传优质闲暇文化提高其品味,提升其自身能力和素质为提高其闲暇生活质量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正逐步成为中国生产力大军的主要力量。对江西省广丰县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显示,与老一代相比,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意愿更加强烈,生产、生活方式更具城市化。他们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动适应并努力融入城市生活,但仍面临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和户籍制度、城市居民的歧视和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很难跨越的障碍,导致农民工与当地居民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同工不同福利保障。社会要给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的人文关怀,政府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信心,提高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归属感,促进农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当前农民工的主体力量,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对制度性身份的认可和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观意愿强烈,并积极调整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主动适应并努力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高昂的经济成本、自身素质限制等导致他们处于"城乡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县城经济发展,推进城镇发展制度创新,重视对该群体的技能培训和发展,着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融合,促进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1.
进城务工农民的不平等待遇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城务工农民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城市务工过程中却受到称谓歧视、社会保障歧视、就业歧视、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的不平等、自身技能培训待遇的不平等及子女文化教育受歧视等不公平的待遇。本文在分析这些不平等待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城市务工农民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改革户籍制度,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期望通过健全法律法规、改革相关制度,改善进城务工农民的相关待遇,从而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和小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北黄土高原农村个案的调查发现,农民闲暇生活空间狭小封闭、闲暇生活方式单调,闲暇活动结构主要由消遣娱乐型、社交型和闲呆型活动构成,而学习型、发展型活动所占比例较低。因此,需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闲暇生活教育和引导,转变闲暇生活观念,并加强农村闲暇娱乐等硬件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培养和倡导积极的小康社会大众休闲价值观,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倡导的休闲价值观应是充分结合了我国传统和西方优秀休闲文化、认识到休闲是人们在小康社会快节奏高效率工作压力下保持健康和全面发展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是真正体现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体现出可持续性特质的休闲理念和休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新移民的数量日益增加. 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面临着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问题. 影响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休闲娱乐. 城市公园是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的重要场所,然而,拥挤是影响城市公园使用情况的重要因素. 面对拥挤带来的压力,公园使用者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西湖边休闲游憩的当地市民和城市新移民的拥挤感知-应对机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当地市民比城市新移民更频繁地来西湖附近的城市公园休闲游憩. 虽然两个使用者群体在拥挤感知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别,但在应对策略方面却差异显著. 城市新移民在休闲娱乐时面对拥挤的应对策略相对单一,而当地市民的应对策略则更为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无法明确定位自身身份,其身份认同模糊化倾向十分突出.务农经历、经济地位、闲暇活动、与市民交往情况、留城意愿、城市户口拥有意愿、理想职业等对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有明显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的模糊化倾向,与当今我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社会急剧转型在不同程度上形塑着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16.
对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进行分析,指出其闲暇观与其幸福观紧密相连,从闲暇与幸福、闲暇与节制、闲暇与财富、闲暇与教育、闲暇与消遣等多重关系中凸显出来,表现为一种自足的、节制的、符合适度原则的沉思活动,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闲暇幸福的生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城市弱势群体问题开始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群体中,进城农民工的弱势状况引起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因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弱势化的程度上,他们都已经成为城市弱势群体的主体。这个群体是怎样产生的;其弱势化的程度如何;造成其弱势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种程度和原因,我们对其弱势状况又应做出怎样的判断,这是本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闲暇与幸福的关系是作为一个德性伦理问题被提出和探讨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闲暇既是实现幸福的手段,也是幸福本身,两者通过德性达成统一。现代休闲研究也关注休闲与幸福之间的关系,这种关注看似是对亚里士多德关于闲暇与幸福关系探讨的延续,但实际上更偏向于从社会心理学或历史角度研究,缺乏德性伦理学的理论基础。当代德性伦理研究中虽有学者提倡恢复亚里士多德论及的德性与幸福的概念,却未体现出对闲暇概念的足够重视。这一方面是因为闲暇内在包含的古典精英主义论调在现代社会的不适用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闲暇在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中失去了其对于实现幸福的必要性。重返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框架,有助于厘清休闲与幸福的关系,从而引导人们理性判断休闲活动的适当性,合理安排休闲时间,并通过休闲实现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双休制"对城市在业者休闲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是以1995年我国实行周五天工作制后所进行的城市居民时间分配状况的一次重要调查获得的数据为依据,对城市在业者的休闲生活进行的研究.调查表明,"双休制"的实行给城市在业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实惠和休闲生活质量收益.但同时表明,受传统的家庭内性别分工模式的影响,男女从业者的受益程度是不同的.此外,社会弱势群体的受益程度也偏低,在其体闲时间数量增加的同时,休闲生活质量的提高却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20.
明清徽商不仅在经济舞台上卓有建树,其日常的休闲文化生活亦丰富多彩。依据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文章将徽商的休闲文化生活归纳为畅游书海、著述诗文、钟情收藏、游历山水、热衷戏曲及流连风月等六个方面。认为徽商的休闲文化生活整体上体现出尚文、儒雅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