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重庆设市以后,虽市政建设和城市经济均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抗战前的重庆,城镇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发展水平不高.抗战全面爆发后大规模的人口内迁,陪都重庆也成为了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功能发展和卫星市镇兴起.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成为了世界驰名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2.
重庆设市以后,虽市政建设和城市经济均有一定发展。但总体而言,抗战前的重庆,城镇化水平较低,而且城市发展水平不高。抗战全面爆发后大规模的人口内迁,陪都重庆也成为了内迁人口首选的聚集地和落脚点,给重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重庆城市的近代化发展提供了契机。抗战时期的人口迁移促进了重庆的城市规模扩展、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功能发展和卫星市镇兴起。重庆的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成为了世界驰名的大都会。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结构突变理论的基础上,用Logistic模型对1978~2010年陕西城市化率进行分析。结论表明:1999年为陕西城市化率的结构突变点,说明城市化率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分段以后的拟合优度明显提高。分别以阈值0.8和1进行分阶段构建的Logistic拟合精度明显提高,但阈值为1的精度更高,说明陕西城市化还在加速,预测表明到2030年陕西城市化率将达到70%左右。总体而言,从1984年到2030年为陕西省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4.
梳理历史的脉络,人口在区域和城乡间的流动,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双重变革,既是改革进程和工业发展史,也是社会变迁的见证,理解人口迁移的内在需求和迁移规律,对于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实现社会与经济的联动发展意义重大.传统观点认为城市化初期收入差距扩大,随着城市化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文章运用1978-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迁移进行流量分析,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是人口迁移的动力机制和原因,城乡收入差距导致了人口在城乡区域间的单向流动,即贫困地区流向富裕地区,农村流向城市,但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人口迁移增速趋缓,呈倒U型关系,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将影响城市化进程.从区域看,中西部城乡收入差距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显著,而东部地区并不显著,这与中国人口迁移主要由中西部流向东部的事实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中国关于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界定和术语使用十分混乱的现象 ,在对已有的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分类进行考察和探讨的基础上 ,以中国的户籍制度为背景 ,提出了一种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分类方法 ,并从多个角度对所做分类的含义和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就业率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人口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对我国城乡就业状况和城乡就业率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对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对城乡就业率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进行了分析 ,认为 ,从现阶段发展情况看 ,滞后的人口城市化进程是导致我国当前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提高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 ,促进就业 ,提高我国的城乡就业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1997年到2011年玉溪市红塔区的相关数据,利用SPSS和Matlab对其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对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及土地城市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乡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同的生产方式、社会管理水平等会影响生育意愿和生育偏好,导致不同的生育控制结果。中国的人口控制已经陷入一个怪圈,即越是拒斥人口的城市转移,就越使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使城市化所具有的人口自然控制功能无法实现。因此,政府应当通过发挥城市的规模经济效应,平衡不同规模城市的财政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口的自然控制。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变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让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 ,真正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迈进 ,除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这一重要手段外 ,更重要的是让已经流动起来的、日趋成熟了的 ,并已成为城市经济建设一分子的“准市民” ,从根本上实现职业与身份的转变 ,即变当前的人口流动为人口转移。这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推动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步骤 ,也是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1978—1995年徐州市人口城市化缓慢推进,属于缓慢增长型,1996年以来徐州市人口城市化迅速推进,属于迅速增长型。运用趋势外推分析、对数相关回归分析和联合国法,对徐州市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通过对比分析,预测徐州市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合理范围是:2015年53%-56%,2020年60%-63%。  相似文献   

11.
乡城迁移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而且研究乡城迁移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有两种:政府主导的郊区城市化和农民自发进城务工的迁移城市化。基于两种乡城迁移城市化模式中的农民收入增长率使用拉姆齐模型研究了城市增长过程,研究表明:乡城迁移城市化之后的消费水平并不是农民的最优消费水平而是政府强加的消费水平,城市化中的最优路径是类似于使农民利益受损失的"圈地运动"经济增长路径,政府购买不会对经济系统的均衡路径产生影响。此类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Verhulst模型的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准确的城市化预测是进行经济、社会建设的基础.人口城镇化率的增长过程具有非线性饱和状态的特点,灰色Verhulst模型具有良好的适应效果.进一步的预测表明,陕西省人口城镇化率增长态势明显,由此引发的住房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问题必须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城市化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陕西省城市化取得很大进展,但总体看还很滞后,表现为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空间发展不平衡;城市间缺乏功能定位;基础设施落后及城市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恶化等。这些都是今后城市化进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终极目标,土地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二者互促共进、有机结合。通过采用城镇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对山东省进行评估,结果表明: 2006~2015年间,山东省土地城镇化显著快于人口城镇化,整体上处于失调状态;从区域角度来看,半岛地区、鲁西北、鲁西南土地城镇化超前于人口城镇化,鲁中地区土地城镇化则滞后于人口城镇化,二者失调的状态区域差异特征也非常显著。两者失调主要表现为土地城镇化超前而人口城镇化滞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城镇化融资的财税激励,城镇化扩张的土地财政依赖,城镇化投资的晋升激励,是土地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影响因素;而二元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福利支出责任的抵触情绪,农村家庭和农民个人因素的影响则是人口城镇化相对滞后的关键因素。确保进城农民迁徙自由化;推进农民土地财产物权化;健全市民化资金挂钩机制;提高公共服务化供给水平是促进山东省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可达到的水平,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又受自然条件、地理区位、人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因此,认识城市化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甘肃作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不仅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城镇数量少、规模小,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加强对甘肃人口城镇化问题的研究,掌握甘肃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对推动全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发展方程的人口系统预测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人口现状,采用微分方程模型对人口总量、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指数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人口总量和老年人口数在短期内都在不断增长,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该结果符合目前人口发展趋势,可以为相关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陕西城镇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镇化既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单纯采用市(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来表示城镇化水平有很大的缺陷。根据城镇化水平的内涵,提出了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体系,并以陕西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了其城镇化水平的变化趋势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陕西省1999-2008年期间的城镇化水平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08年陕西省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较大,总体来讲,关中地区城镇化水平最高,陕北地区次之,陕南地区最低。  相似文献   

18.
武陵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努力消除一些不和谐因素,实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就业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