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早上,我乘公共汽车去上学。但这辆车在半路上出了毛病,我不得不下车。一看表,已经是7点过5分了,学校7点半上课,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担心上课要迟到了。“该怎么办呢?”我想。 相似文献
3.
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鹤立鸡群的电线杆,就像每个城市都会有一些鹤立鸡群的电线杆女孩。 相似文献
4.
听从内心的召唤2005年年初,23岁的江觉迟走川藏线,遇到一个叫多农喇嘛的活佛。活佛说,麦麦草原有很多孤儿。洪水、泥石流、雪崩,各种自然灾害每发生一次,草原上就会多出一些孤儿。这些孤儿没有家,也上不了学。喇嘛的寺庙想办学校,但是没有老师。 相似文献
5.
夜色暗了下来,不知那个智障女又会在哪个街头露宿。我不敢再望一望那个单薄的身影一眼。我怕从这个智障女的身上看到我们这些正常人人性中的智障.以及我们这个社会中的一些不正常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东乡县实验中学16岁的高中女生邱艳芳,在爷爷、父亲相继去世后,独自照顾中风的奶奶,用孱弱的双肩扛起一个破碎的家,被人们称为“最美女孩”。1998年2月10日,东乡县孝岗镇西坪村的邱平金在田里劳作完后回家,途中,他突然听到有婴儿的哭声,循着声音望去,原来哭声是从路边的一个衣服包里传出的。他打开衣服包一看,里面有个漂亮的女婴。“这是一条生命啊!”心地善良,患有小儿麻 相似文献
7.
有很多时候,人其实是无法从根本上帮助别人的,这并不是一个人性是否善良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一个胡同的酒吧,我认识了一个在北京工作的外地女孩。她皮肤白暂略显丰满。我喜欢这样的女孩,尤其是她那正午阳光一般的笑声,每当这笑声出现,我沉闷的心境就会经历几秒钟的灿烂。 相似文献
9.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的茫茫戈壁中,有一间小白屋格外醒目,这就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新疆"普氏野马"繁殖中心的研究实验室。被誉为"野马女孩"的张赫凡,在这里一住就是12年。 相似文献
10.
寒假,老公的女儿要回来了。女孩今年16岁,自小跟着她妈在上海生活,极少回来。去年初,她妈说在上海读书压力太大,想让女儿中考后回合肥上学。也许为了提前适应环境,自去年暑假开始,女孩就回来过假期了。我和女孩的接触慢慢多起来。 相似文献
11.
那个女孩我认识,我们在一所中学里读书,我很了解她。她很有个性。 相似文献
13.
她是一个哈萨克族姑娘,名叫阿依努尔。在哈萨克语中,阿依努尔就是“月光”的意思。她出生在新疆,几年前来到天津南开大学,成了一名大学生。 相似文献
14.
麦叶是个六年级女孩,再过几个月就要毕业了。毕业前,她要送老师一件礼物做纪念。麦叶家附近有一个工艺品商店。她被商店橱窗里的一只木雕女孩深深地吸引了。这是个楠木的,正在跳舞的女孩,一尺来高,雕刻得逼真细腻,腰身轻盈,舞姿翩跹,裙带飘曳,仿佛随时都能飞起来。她拿定主意,就买它了选她想象着,木雕女孩站在班主任米老师的办公桌上,当米老师疲惫时,它就会映入米老师的眼帘,米老师一定觉得特别轻松。更主要的是,它有深刻的寓意,麦叶愿像木雕女孩一样,永远为亲爱的老师跳舞。麦叶问了价钱,是20块。回到家,麦叶做好晚饭,边做作业边等妈妈。暮… 相似文献
15.
中央芭蕾舞团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芭蕾舞团,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太平街三号,已有几十年了。大铁门内外是两个世界,外面车水马龙,门内悄无声息。推开大楼的玻璃门,当你一步步走近时,脚尖鞋擦地的声音,演员排练的呼吸声,向你宣告这是她们自己的世界。 相似文献
16.
亮点导读
抽屉虽小乾坤大,细处取材笔墨新
写女孩的文章很多,但总是免不了俗套。究其原因,往往是材料难以出新。当作者将目光聚集到“抽屉”这一细小甚至常常被人忽视的角落时,文章顿时拥有了异样的光彩。 相似文献
17.
我很清楚为什么那个靠窗而应,同路仅一个多小时的那个金发碧眼,圆脸上有浅浅雀斑,一颦一笑还带孩子气的少女让我牵肠挂肚,久久不能忘记。 那是1993年岁末,我在美国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约克郡进行工作研修。岁末初春在英国,正值圣诞与新年放假,这是一年中最长的一个假期,也是西方国家一年一度阖家欢聚的日子。为了不在这样的日子里过多打扰房东,也为了充分利用游学异邦的有限时光开阔眼界,我就乘火车北上去苏格兰的首都爱丁堡参观考察。 此行我还想了却一桩心愿,那就是沿着那一路的海岸线,遥向大海寄托我对当年五月故去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我能要求自己做到的,就是给大家一个真实、透明的我。我给自己定的路很窄,但我会靠着自己的努力,得到属于我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在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剧《欲望》里,我才真正认识和了解了金巧巧。她的美丽与清纯让人迷恋。认识她的人都称她为爱跳芭蕾舞的快乐女孩金巧巧。有着俏丽的脸蛋和完美的曲线的她,和其它漂亮女孩一样,她爱一切漂亮时尚的东西,她脸上灿烂的笑容着实让旁人迷恋她的拥有。 相似文献
20.
女孩喜欢玫瑰花。托德想和女孩们交往,因此得有玫瑰花。这就是我13岁儿子的逻辑。这个逻辑让他走进了园艺世界。"爸爸,玫瑰花多少钱?"托德问。他爸爸放低报纸,说:"那得看你是想要一株植物呢,还是想要一朵玫瑰花送给某个特别的人,比如你妈妈。"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