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飞 《人才瞭望》2016,(20):185-186
国际化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潮流,教育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各国政府教育战略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国教育层次顶端的高等教育,只有在国际化的高度上定位自己的使命,才能获得一流的生源和师资,才能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的人才.在高等学校开设双语课程并选配一流的师资开展双语教学,是实现学校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培养高端人才的切实举措.笔者以所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为例,结合其在本科及研究生双语课程教学中的经验及体会,对材料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双语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过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际化既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国际化是一个过程,是大学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类型的国际性高水平大学、一流大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2016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公布了2016中国大学国际化水平排行榜。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位列榜单前三甲,应该是最有国际范儿的中国大学了。
  北大、清华的实力,也同样受到世界认可。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的2015-2016世界大学排行榜TOP800,北大、清华进入前50名;QS世界大学排行榜,清华首次进入25强。根据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的报告,北大、清华还是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中国外交之行的首选高等学府。其中,德国和法国领导人到访中国高校次数最多,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最青睐北京大学。  相似文献   

4.
上海纽约大学由华东师范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联合创办,是世界一流大学携手中国"985"重点大学创建的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大学。2012年8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开始高等教育的全新尝试。2012年12月4日,本刊总编辑梁伯枢与上海纽约大学美方校长杰弗里·雷蒙就如何培养跨文化融合人才等开展了对话。  相似文献   

5.
5月4日,北京大学满104岁。这个岁数在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眼里真的是很青春。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布鲁斯来北大访问时说,再过几年,他们将要迎来剑桥大学800岁的生日。许智宏无法想象800岁的北大会是什么样子,他现在想得最多的是117岁左右的北大,这足以让他兴奋。今年4月,在有14所中日高校校长参加的东京首届中日大学校长会议上,许智宏第一次向世界袒露了他和他的前任蕴于心中的目标——“在2015年前后,将北大建设成为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有无数的人叫好、激动;但怀疑、担忧的亦大有人在。今年年初,北大教授王铭铭抄…  相似文献   

6.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4-35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国际化人才之路”论坛。全国各地外国专家管理部门、“我与外教”大赛活动获奖学校单位的代表和获奖个人、外教等共计331人参加。  相似文献   

7.
以数理化为全球通用“语言”的工科一直是中国高等院校国际化的排头兵。
  目前,中国工程类教育规模世界第一:全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有1047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1.5%;高校共开设工科本科专业14085个,占全国本科专业点总数的32%。我国工科教育的规模已经领先全球,教育质量也正在向世界一流看齐,与国际交流的愿望也在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8.
基金会 《国际人才交流》2009,(6):I0002-I0003
为了使我国高校领导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学习、借鉴国际高等教育的最新动态及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2003年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开始组织高校领导赴海外培训项目,由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承办。6年来,已有687名高校领导前往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7个国家的近百所大学进行海外学习培训。  相似文献   

9.
<正>在全球疫情常态化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四个坚持”、科学研究“四个面向”的重要指示,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办学定位,聚焦北京“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双碳”目标,在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相似文献   

10.
"什么叫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中国现在最缺乏什么样的国际化人才?""如何造就国际化人才?"针对广为关注的国际化人才话题,4月29日上午,"我与外教"全国征文大赛活动组委会专门在北大英杰交流  相似文献   

11.
加强师资队伍资源的整合.是办好一所高校的关键。多年来.我国很多知名的高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切实实施“人才强校”.“以整合高层次人才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培养、引进与整合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牛金玲 《人才瞭望》2015,(4):220-22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寻求合作、交流、互惠的共同发展的教育创新,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正视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确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方向,针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就业服务建设提出相应建议,完善高等教育就业服务,推动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需要,拓宽高等人才学以致用的就业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人才瞭望》2004,(3):58-59
首届国际人才论坛将办为促进人才与智力资本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人才国际化水平,应对世界人才竞争,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人民日报海外版将于4月15日至17日在京共同举办“首届国际人才论坛”。论坛网站:www.ihrforum.org已于近期开通。论坛分为十个部分,即:经济全球化与人才国际化主题论坛、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合作专题论坛、企业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专题论坛、妇女人才培养使用与交流专题论坛、国际人力资本开发与管理圆桌会议、国际商学院院长论坛、公务管理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专题论坛、国际人力资源组织合作与…  相似文献   

14.
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亨尼斯3月21日在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揭牌仪式上表示,中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5.
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伯克利理念”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样,其办学思路究竟是什么?这些疑问常常困惑着处在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中国大学。带着一连串的问题,今年2月到4月,中国高等教育界首批派出的行政管理干部培训团──北京大学赴美高级管理干部培训团,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和交流,并访问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17所著名学府。 培训期间,他们聆听了由伯克利校长、副校长主讲的20余次报告并与500多名伯克利大学高层管理人员和教授进行座谈,培训学员深切地感受一种“伯克利理念”,这种理念在众多一流大学中具有相当的代表性。而伯克利公立大学的“身份”,又使得这些理念在付诸实施时与我国的高等院校有很强的类比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最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云南大学在上世纪40年代,与西南联大互聘教授。新世纪,云大校长何天淳一直思考着“联大现象”这一中国高等教育史上一个难以跨越的巅峰,致力于探索云大区域合作的国际化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知识结构──怀揣国际认证的小本本 我国要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要有一大批能够在国际舞台上纵横驰骋;能够通晓国际商贸和国际企业文化的通才。而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结构的国际化尤显重要。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一旦投入国际经济潮流,中国特色的知识结构就陷入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的窘境。国内高等教育的文凭走出国门立马贬值,必须怀揣国际认证的标准化资格证书才能执业主事。人们把国际认证称为驰骋全球人才市场的“国际护照”,凭此跻身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畅通无阻。国际化,首先就是知识结构的全球通用化。…  相似文献   

18.
国外高水平大学研究即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是一个热门的国际学术话语,国际组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构成了多样的研究主体,形成了两个不同取向的研究基本维度:一是发达国家注重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经验反思性研究等;二是发展中国家注重后发高校建设高水大学的超越发展性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13,(6):35-36
问题:什么样的人算是国际化人才?莫言是不是国际化人才?没有人会怀疑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是国际化人才,也没有人会怀疑留学回国的精英是国际化人才。在当今中国,国际化人才至少包括以下四类人:一是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二是海归精英,三是从事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20.
双语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具有国际交流与竞争力人才的手段之一。本文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设双语课程的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且结合《工程光学》课程建设及教学实践经验,从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