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教导我们:“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在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中,我们如何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洋为中用,日本的作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日本战后技术进步快的五个要因:1.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2.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3.注重科学技术情报工作4.重视人材培养5.强有力的政策;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考察了日夺80年代“技术立国”的背景:第一有严峻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压力,第二从经济增长的因素看,科学技术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第三来自石油的威胁,第四由于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包霞琴战后日本经济的起飞被誉为“奇迹”,进人80年代,日本已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分析8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的发展,不难看到,日本的海外投资与投资立国政策是日本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国际...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中,日本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日本现代化运动从"迟到"到"超越"的前进道路上,日本政府认为,日本必须介入国际性活动,同时也必须不停地把国际的世界观引进国内。最能够反映这个事实的莫过于日本主动参加国际性的博览会。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日本正式组团参展。"岩仓使节团"在游历博览会时发现,展览场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即使是大而强的国家,对于来自小国极富竞争力的科技发明,也必须给予尊敬,因此意识到"大国不足畏,小国不可欺",并制定了"贸易立国"和"产业立国"紧密结合的政策。这一政策贯穿始终,对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这次世博会,明治初期的日本确立了"小而强的国家"的定位,开始了从城市空间改造到科学技术创新等各个层面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日本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二重性结构”。所谓“二重性结构”,就是在日本经济中,既存在着少数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规模巨大的企业,同时又存在着大量分散的、技术陈旧的、管理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 日本大中小企业划分的标准,是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战前,日本把从业人员100人以下  相似文献   

6.
朱玛 《南方论刊》2005,(6):33-34
两个世纪以前,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被视为社会财富生产的主要要素;一个世纪以前,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一国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现在,信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正在使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社会能否快速进步与发展的关键。因此,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甚至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角度。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日本2002年以政府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的形式发布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了“知识产权立国”的口号,并在日本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这份《战略大纲》提出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四大战略(知识产权创新战略、知识产权保护战略、知识产权应用战略、知识产权人才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在海外实施全面取缔侵犯日本知识产权的行动。由此可见,日本已由“技术立国”到“知识产权立国”的未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7.
对日本“技术立国”的考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访日代表团应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部中兼和津次教授邀请,以何耀华院长为团长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8年2月2日至2月14日赴日进行访问。访日期间,代表团不仅进行了学术交流,还考察了日本的一些工业、...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对日本经济实现现代化曾起了决定的作用。战后初期,日本工业部门的技术设备相当陈旧,同欧美先进国家相比,大约落后二十至三十年。日本垄断资本和日本政府为改变这种经济技术落后状况,为追究高额利润并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于1958年即提出了“赶超世界先进国家”的口号。在科学技术方面采取了“吸  相似文献   

9.
当代各国科技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某些共同规律,而且还在相当程度上凝聚着各国最高决策者的眼力和意志。80年代以来日本科技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便是如此。 80年代伊始,日本政府发表了科学技术政策报告,提出科技立国口号。它标志着日本进入了以高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技术发展新时期。1986年3月28日,日本政府内阁  相似文献   

10.
一 在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中,周恩来同志最先提出“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为什么一再强调并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从《周恩来选集》下卷的一系列光辉文献中,可以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就是说,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强化企业职工培训教育上下功夫,努力提高企业全体劳动者的政治、文化、技术素质。只有企业全体劳动者的素质提高  相似文献   

12.
日本继战后提出"贸易立国"、"科技立国"、"金融立国"、"信息立国"战略后,进入21世纪又推出了"观光立国"战略,并从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放宽出入境限制、加强与周边国家在经济合作基础上的旅游合作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实施力度.日本旅游业出现的上述变化和日本国际旅游发展的新态势及特点,对黑龙江省进一步开拓日本客源市场提供了有利机遇.抓住机会,以经济发展促进旅游合作,以旅游合作推动经贸发展成为地方国际化时代黑龙江省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我们要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目标,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实现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改革和更新。正如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讲话时指出的:“不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落空的危险,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实现的把握。” 经济振兴,一半要靠科学技术。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从我国三十多年来经  相似文献   

14.
战后日本“世界工厂”进程中的贸易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铁 《理论界》2008,(2):134-135
在战后日本“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过程中,日本政府在实施贸易立国战略的同时采取了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实际、富有灵活性的贸易政策,日本的贸易政策立足于政府的合理干预,把贸易政策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通过扶持本国产业、提高本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以振兴出口,推动了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对于日本“世界工厂”地位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试述科技文化的静态特征──对科技现代化的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含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等等。然而,在当今世界,人们已普遍公认:在现代化当中,科技现代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依靠科技寻求发展,已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科技立国”已成为不同民族、国家的共同选择。问题在于,为什么在当今时代,科技技术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如此举足轻重的作用?这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基础研究,包括从哲学、文化学的角度对科学技术的本质进行把握。从文化学的角度看,随着科技技术对人类物质生活、制度环境和思想观念的强力渗透和升华,科技技…  相似文献   

16.
“二重结构”是日本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二重结构”,就是在日本经济中,既存在少数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的、规模巨大的企业;又存在大量分散的、技术较陈旧的、管理相对落后的中小企业。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一对相对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日本划分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标准也不断变化。战前,日本把从业人员1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中小企业,而把100人以上的企业称为大企业。战后,中小企业的划分范围几  相似文献   

17.
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兼业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农户十分普遍的兼业现象是二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发展中过程的一大特点。兼业的发达与在日本小农体制基础上发展农业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双重结构”、社会保障水平低等日本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有关 ,是历史的必然。同时它对于人多地少且小农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引论;“社会科学技术”的提出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体化,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其关键就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然而,应该看到,无论在理论界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谈论有关科学技术的种种问题都是指的“自然科学技术”,而将“社会科学技术”排除在外,从而影响了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经济地位及作用进行全面的和深刻的认识,使理论指导出现不应有的偏误。  相似文献   

19.
战后日本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到六十年代末,日本就已经消除了战后初期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比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大约落后二十年的差距。在经济上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大国”,在科学技术上也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与日本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学习西方出现严重的偏差,导致一度极端脱离日本国情,致使当时日本的思想界陷入极端混乱,并引发了新政府出现政治危机,造成日本现代化“欲速而不达”的结果.但随着“鹿鸣馆时代”的结束,这种偏差也宣告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