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在这些绚烂的历史文化中,有一种文化叫做民族民间舞,代表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代表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向往。本文主要对民族民间舞的特征进行概述,并探索民族民间舞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庞维 《中国民族博览》2016,(24):144-145
中国民族民间舞起源于民间,人民群众通过舞蹈的形式将他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过程表现出来,并且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才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中国民族民间舞本身是随性的,不会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约束,并不是通过不断练习就能够掌握的,是人民最真实情感、情绪的表现,要结合文化、情感、技巧等多种因素才能充分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真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族民间舞起源于民间,人民群众通过舞蹈的形式将他们的日常生活、劳动过程表现出来,并且通过世世代代的传承才出现在我们面前,是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中国民族民间舞本身是随性的,不会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约束,并不是通过不断练习就能够掌握的,是人民最真实情感、情绪的表现,要结合文化、情感、技巧等多种因素才能充分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真谛。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族民间舞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民族民间舞经常会进行戏曲舞蹈、武术身法等多种元素融合的创作。在我国的民族民间舞之中,融合了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以及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不同信仰,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开展对于民族民间舞的教学,有利于我们继承与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舞文化。近些年来,我国对于民族民间舞的教学工作不断进行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限制了我国民族民间舞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同时,如何对于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如何鼓励学生在继承民族民间舞这种传统文化的同时结合现代文化元素进行创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同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对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早在传说时期各比族先民们就在这块辽阔富饶的大地上劳动、生息、繁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少数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财富,为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历史遗留下来的、考古出上的和从民间搜集来的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资料(包括历史遗物和文化遗物)是极其珍贵的民族文物。民族文物是重要历史表征,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劳动成果,而且是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比共同…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民间舞历史悠久,在长期的发展以及融合过程中不断得以丰富。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如何创新民族民间舞形式、充实民族民间舞的内容,进而增强民族民间舞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现阶段民族舞艺术领域重点关注的课题。伴随艺术环境的变迁,我国民族民间舞在受到现代舞蹈文化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传承与发展的新际遇,呈现出融合化、现代化以及多元化的特征。本文立足于时代背景,就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发展际遇展开阐述,希望能够丰富民族民间舞的相关理论研究,为我国民族民间舞注入新鲜的理论活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族图案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每一种民族图案都蕴含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着劳动人民的审美趣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艺术价值。民族图案通常会和一些艺术设计作品同时呈现,其立足于传统,体现着传统的美术精神和民间艺术。图案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体现着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中国传统的民族图案依然能够被创新和应用,并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
藏族天文历法史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悠久的藏族历史是祖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就和各兄弟民族人民一道,以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为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藏族的天文历法在祖国丰富多采的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藏族劳动人民在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的经验总结,是古代藏族天文工作者经过辛勤劳动,在实践中创造发展起来的宝贵结晶。千百年来,对于藏族地区农牧业的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徐熳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00-101
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劳动与生活中凝结了无数智慧,其中萨满仪式"温吉尼"便是赫哲族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本文从赫哲族萨满仪式"温吉尼"的发展状况、历史演变以及演变影响因素三方面出发,对赫哲族"温吉尼"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现状,在时间、性质和内容三方面的演变以及两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肃慎、东胡、氵岁貊等各族系的人民互相融合,并不断发展与中原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最终共同铸造了独具特色的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这一文化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剽悍的民族性格,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开放的文化体系.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东北古代民族文化以刚劲质朴、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风格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我国艺术殿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艺术发展和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以我国的民族民间舞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的民族民间舞具有的民族性、多样性和丰富性特征,然后研究民族民间舞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等,为开展民族民间舞教学提供借鉴。针对当下的舞蹈教学情况,本文提出优化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措施,旨在通过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创造了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民间舞蹈。中国民间舞蹈自产生至今仍广泛流传于民间,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直延续至今,其生命力之持久与旺盛令人赞叹,这在于其蕴含着丰富深邃的生命意蕴。文章通过论述原始民间舞是生命意识最灿烂的表现,以及在中国民间舞生命意识的当代演绎中,探索当今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生命意识的价值导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数千年来,勤劳勇敢的湘西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财富.打造湘西民族文化城,是保护传承民族文化并使之更好地发挥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百越民族绘画史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越,是古代居住在我国南方及东南沿海地区的民族。百越人民所创造的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百越民族文化中的美术,也是中国美术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百越美术包括了百越民族的绘画、雕塑、工艺及建筑艺术等方面。本文则专述百越民族绘画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以根据百越地区古文化中发现和出土的绘画作品为主,并结合一些有关文献的记载,力求将百越民族绘画艺术及其特色作一探讨。以求抛砖引玉,并希望得到美术史和民族史的学者们的指教。  相似文献   

15.
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人民在漫长的劳动与生活中凝结了无数智慧,其中萨满仪式"温吉尼"便是赫哲族人民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留下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本文从赫哲族萨满仪式"温吉尼"的发展状况、历史演变以及演变影响因素三方面出发,对赫哲族"温吉尼"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现状,在时间、性质和内容三方面的演变以及两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思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剪纸的变迁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民间剪纸的历史源远流长,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世代创作,积累而成文化结晶,也中国民间美术的主体艺术形式之一,其所特有的乡土文化气息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审美情趣,传承着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和本土精神。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起,至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证,最古老的民间剪纸是在新疆吐鲁番古墓发掘的“对鹿”、  相似文献   

17.
民间舞作为中国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体现民族风情与民族文化。随着快餐文化的流行,民间舞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本文对民间舞生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高校民间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服饰文化体系,是各族劳动人民情感的表述.它以符号化视觉语汇透视出民族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标志着各自民族符号性的文化选择.服饰构成要素的变更,促进了情感和审美形式的变化和发展.民族服饰视觉情感语义的准确快速传达,主要是通过一定的服饰造型和图案设计等呈现出来,并体现民族传统审美文化体系的历史延续.  相似文献   

19.
服饰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心灵的外化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对瑶族古代服饰的文化特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瑶族灿烂的民族文化。一、瑶族古代服饰是古代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的产物瑶族主要居住在我国南方的山区,山地面积广大,土质松软,水源丰富,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农、林、牧、副业的发展。古代瑶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业,部分地区则以林业为主,属典型的南方农耕经济文化类型。南方农耕经济文化反映在瑶族服饰上,表现为普遍着衣…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劳动人民反抗贵族统治者的斗争,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各大小诸侯国家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战争这一暴力工具成为当时实现政治目标、扫荡落后势力的必要的工具,以至中国出现了"境内皆言兵"的风气,涌现了以孙武为代表的兵家,<孙子兵法>一书受到二千多年来的重视,名传海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