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巴县不仅拥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中国景观村落""东女国故都"等名片,还素有"千碉之国"的美誉,由此可看出丹巴碉楼的数量之多。丹巴的碉楼除了数量庞大以外,其历史沿革、分布状况、造型类型、建筑工艺等都颇具代表性,更重要的是其代表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与棘手的保存问题也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碉楼作为一种独特历史文化遗存,近年日益受到外界的关注与重视.目前学术界普遍将其作为与战争相关的防御性建筑看待,认为碉楼起源于防御.本文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依据藏彝走廊碉楼分布地区相关民族志材料,指出碉楼明显具有神性,为权力之象征;当地流传碉楼"为祭祀天神"或"镇魔"而建等传说,可能反映了碉楼更原始的形态,碉楼最初产生可能是作为处理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祭祀性建筑,以后才转变为处理人际冲突的防御性建筑.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碉楼起源与藏彝走廊本土信仰及宗教观念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秦和平 《民族学刊》2013,4(1):61-67,113-115
在平定"大小金川之乱"后,清政府在章谷建立屯兵制度。章谷屯兵制度的设立和发展推动了炉霍屯的建立,其后,清政府又利用章谷屯与炉霍屯的合力,趁势废除了革什咱土司等。因此,清代章谷屯的设立对于丹巴地区最终设立县制具有重要意义。与章谷屯的设立与发展相伴随的是丹巴地区在宗教、经济、文化方面的融合与发展。宗教方面,墨尔多神山升格为国家神灵,同时,文昌阁、关帝庙、观音庙等汉地传统神祗传入丹巴;物产方面,玉米、土豆等传入,玉米饼、酸菜汤、老腊肉成为丹巴地区的特色食品;农业方面,章谷屯建立后,农业耕作转向精耕细作,耕作工具大为丰富和发展;建筑方面,传统的防卫型碉楼与宜居型的碉房相得益彰,形成独具特色的丹巴民居画卷。  相似文献   

4.
西藏洛扎县境内现有大量的古碉楼遗存,其年代久远、特征鲜明,具有较高的建筑学与考古学研究价值。通过对边巴乡美秀村、杰玫村、雪迦村古碉楼的田野调查,作者梳理了这些古碉楼的类型,分析了它们在分布、选址、功能、形式、结构、构造等方面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比林芝、川西两地碉楼,初步探讨了洛扎碉楼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5.
罗勇 《西藏研究》2016,(4):79-82
碉楼是青藏高原一种古老的文化遗存,随着时间的推移,碉楼初始的功能渐渐淡出,成为一种神迷的文化现象。位于林芝地区的工布江达县境内分布着众多碉楼,大多依山傍水,由石彻而成,平面呈"亞"字形。  相似文献   

6.
准确梳理和认识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流变,有利于准确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工作.中华民族概念是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和话语重塑中产生和发展的,经历了"大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国族主义"等内涵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民族政策趋向于关注和关怀少数民族"多元",中华民族概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虚化.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中华民族""中华各民族""中国各民族"等概念的更高层次表达,是中华民族概念的最优表达.  相似文献   

7.
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综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嘉铭 《中国藏学》2004,(2):93-103
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是我国藏羌地区古碉建筑文化发育的典型地区,笔者从历史发展脉络、数量与分布、类型和功能、古碉与民居及其建筑技术、有关传说与民俗等5个方面,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丹巴古碉建筑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和存疑.  相似文献   

8.
一地居民的精神面貌是一方城镇灵魂的体现."六城"同创(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把旅游、文明、园林、卫生、森林、环保等美好融于一身,勾勒出巴东美好的蓝图,砥砺着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念.这一过程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的过程,恩施州巴东县是这样理解的,也是如此践行的.  相似文献   

9.
张弘  王小红 《民族学刊》2021,12(10):59-64, 123
丹巴位于“藏彝走廊”的核心区域,其对汉藏民族关系、中央政权与边疆地区的稳定均具有重要影响。自忽必烈时期开始丹巴即开始实行土司制度直至新中国成立,研究丹巴的土司制度发展历史对梳理“藏彝走廊”民族关系及社会发展历史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丹巴土司制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考证,并对其境内的四个土司的管辖范围、权力地位进行了梳理,以期对该地区历史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丰厚财富和智慧结晶,为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提供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育人资源.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百折不挠""志坚行苦""持之以恒"等良好意志品质教育融入大学校园文化、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既符合当今社会对大学生健全发展的时代要求,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促进大...  相似文献   

11.
于嘉庆十八年(1813)十一月二十九日四世哲布尊丹巴罗不藏图巴坦旺舒克在五台山圆寂。清朝于乾隆五十八年(1793)制定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中规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必须在西藏平民中选取,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因此,喀尔喀按照清朝规定,派人赴西藏寻找其转世灵童,于嘉庆二十一年通过金瓶掣签选定了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灵童,并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接回至喀尔喀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库伦坐床,成为第五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转世及其迎取经历,反映了清代自第二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到西藏以后喀尔喀为迎请哲布尊丹巴转世灵童而付出的艰辛和经济负担,以及清廷在喀尔喀推行政教分离政策的坚定不移。本文对此全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研究,借以揭示清朝对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及其转世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转世对喀尔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第六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国际学术会议2014年11月28日~12月2日在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召开,来自中国、越南、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马来西亚、缅甸等60余名人类学、民族学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本次年会主题是"推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大会就"族群历史与文化""东南亚华人研究""跨国民族研究"等专题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图为大会会场  相似文献   

13.
"挨"字在柳州方言中使用频率相当高.根据"挨"的语法性质,将"挨"分为"挨1""挨2""挨3",对其用法分别进行论述,并与普通话中的用法进行了比较,说明其异同.  相似文献   

14.
6月,我沿着面积相当于江浙两省总和的锡林郭勒草原腹地,沿着诞生过英雄民兵"白马连、黑马连、英雄丹巴"的地方,作了采访.阴沉的乌珠穆沁从阿拉坦郭勒(金河)逆流而上40公里,便是久负盛名的草原民兵精英"白马连"的故乡.但草原上没有马.我在一河弯处与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代旅游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主-客"关系的文献梳理,在此基础上反思旅游人类学的"好客"研究,认为中国主客关系中传统的文化逻辑,尤其是其蕴含的主次逻辑、辩证主客关系(如主动的东道主)等将为拓展、批判旅游人类学"主-客"范式提供新的结构关系及柔韧性,当然也包括"主""客"内在维度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齐岳山上氤氲缭绕, 清江河流一路向东.鄂西南,这片曾经谱写过无数壮丽诗篇的沃土, 正孕育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西部名城利川市.利川全市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9.2%,是国内外闻名的"坝漆之乡""水杉之乡""莼菜之乡""黄连之乡""山药之乡""歌舞之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成为各高校的热点关注问题,而民族地区高校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受限于办学定位、区域位置、教育资源等因素影响存在特殊性。通过梳理民族高校"教""学""管"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存在的困难与问题,阐述"教、学、管"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实施路径以及改革实施成效,为同类民族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畲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畲族在历史上有"畲民""瑶人""峒人""山哈""輋人"等不同称呼.建国初,为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国家决定实施民族识别政策,经过大规模的社会调查后,1956年,畲族被确定为一个单一民族.从此,畲民获得了一个确定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伊斯兰教(Islam in China)世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区域化和民族化的统称。"伊斯兰"系阿拉伯语(ai-Islam)的音译,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奉宇宙独一存在的最高主宰安拉(真主)及其意志,以求祈今世和后世的和平与安宁。此名则出自《古兰经》第三章19节、第五章3节。在中国历史上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度"(唐宋时期)、"回回家体例""回回教""天方教""清真教"(元明清时期),近代简称回教。  相似文献   

20.
王娟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137-138
嘹歌流行于广西平果、田东等县,用状语演唱,又称"欢嘹""欢了""欢溜"等."欢"为歌,"嘹"为衬字,以歌中句尾常出现"嘹—"长音为其主要特征.在有关文献记载和文献资料中,对嘹歌的音乐文学(歌词)方面研究较多也较深入,而对其作为山歌存在的歌唱形式方面则论述较少,表现在声部形态和演唱形式等方面有模糊之处.本文采用文献分析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论述流行于平果县境内的嘹歌的歌唱形式及其所依托的民俗文化环境,并试图对嘹歌呈现的特殊性作初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