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锐 《中国民族博览》2022,(22):212-216
博物馆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是地方形象传播的第一站。博物馆信息传播和地方形象传播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根植于地域文化符号,从而建构地方文化体系,通过信息媒介进行地方形象传播。本文以广东雷州市博物馆陈列升级改造为例,强化雷州文化的内涵,阐述博物馆对地方形象传播的建构,探索博物馆赋予小城崛起的新路径。主要阐述两大内容,第一是通过雷州市博物馆布展大纲的重构,提炼雷州地域文化符号,建构雷州历史文化叙事。第二个以雷州市博物馆陈列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展陈语言塑造空间叙事,将雷州历史文化可视化,创造雷州历史文化的时空体验,传播地方形象。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主要场所,以博物馆典藏文物的历史性为前提,从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藏品陈列、优化文化传播水平,发挥历史文化传播功能三方面,对历史文化传播功能的利用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作为文创产业中的基础部分,对促进博物馆文化传播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国博物馆文创产业蓬勃发展,但中小型博物馆的文创产品营销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销售渠道单一、推广意识不足、专业营销人员缺乏等问题。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有机结合、有效利用媒体等社会资源、加强营销人员培训等方式,能够提升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社会影响力,推动其文创产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2015年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的三大功能做了次序调整,博物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被充分强调.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其特殊的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运用大量的文物、标本、模型等实物资料,向青少年形象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如何根据博物馆的自身特点,结合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论文通过结合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开展活动的实例,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改变陈列展览的设计思路和手段,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完善网站建设,提升对青少年传播信息的服务水平三方面阐述了博物馆如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给予青少年更多、更细致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得以传播知识和思想、进行社会教育的载体,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当今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与发展,博物馆由对"物"的重视逐渐转向对"人"的重视,这就要求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强调知识性与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亲和力,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主动融入公众之中.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主张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无论从其理论、方法抑或其学科发展历程看,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本文拟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予以解读,借以展现陈列展览的不同维度,从而更好地达到其传播知识与社会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博物馆是收集、陈列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主要场所,以博物馆典藏文物的历史性为前提,从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了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播、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藏品陈列、优化文化传播水平,发挥历史文化传播功能三方面,对历史文化传播功能的利用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式进入了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作为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博物馆教育属于一项增进知识、增进技能、提升思想品德的社会性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狭义教育,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不仅担负着启迪人心、升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任,还发挥着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教育是指"通过实物排布的陈列以及其他辅助形式对群众完成的直观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以博物馆在近年来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一下民族地区博物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和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始终保持着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传播模式及传播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此同时,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发展机会。在当前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也应该审时度势,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积极融入当前的发展趋势,从而彰显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特色,使自身在传播博物馆信息的同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够得以实现。本文根据新媒体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区县级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概况及其面临的困境,同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是当今社会重要的文化基础设施,而基层博物馆,则作为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体系内积淀文化、传播文化的平台,无疑扮演着前沿阵地的重要角色.构成博物馆体系最重要的元素是藏品和观众,而高水平的服务则是两者间重要的纽带.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新媒体技术始终保持着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传播模式及传播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与此同时,博物馆的信息传播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了发展机会。在当前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博物馆也应该审时度势,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积极融入当前的发展趋势,从而彰显博物馆自身的文化特色,使自身在传播博物馆信息的同时,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都能够得以实现。本文根据新媒体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了当前区县级博物馆信息传播的概况及其面临的困境,同时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岁末,我离开青藏高原,走进老北大红楼,担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开始了文博生涯.2002年9月,我调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从"面"到"点",但这不是一般的点.故宫兼有"宫"和"院"的身份,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国际闻名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数千家博物馆来讲,面向数字化技术时代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与传播正在成为一个新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方向.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开发与传播呈现出这样几个趋势:一是更加注重"博物馆+文旅融合";二是更加注重"博物馆+产业集群";三是更加注重"博物馆+互联网".数字时代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应当聚焦博物馆主要文创符号、...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新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对博物馆的三大功能做了次序调整,博物馆"教育"目的的重要性被充分强调。博物馆教育作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辅助和延伸,其特殊的形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运用大量的文物、标本、模型等实物资料,向青少年形象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如何根据博物馆的自身特点,结合青少年的成长需要,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开展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论文通过结合黑龙江流域博物馆开展活动的实例,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修养;改变陈列展览的设计思路和手段,增强博物馆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完善网站建设,提升对青少年传播信息的服务水平三方面阐述了博物馆如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开展社会教育活动,给予青少年更多、更细致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10月16日至20日,由首都师范大学、故宫博物院、西藏文化博物馆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联合主办,首都师范大学汉藏佛教美术研究所承办的第四届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北京紫玉饭店举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斯塔、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王晓霞、故宫博物院副院长陈丽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郑堆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15.
博物馆具有向大众传播知识和思想的社会功能,陈列展览是知识和思想传播的载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加深,现代人们对于知识和生活品质的追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如何丰富和提升博物馆文物陈列的知识性和观赏性,做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对于博物馆吸引公众关注,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学术性与趣味性统一结合的角度研究和讨论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相关问题,以求更好地实现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中,推动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将中华丰富的传统文化符号进行现代转换,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品牌,这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主旨以消费者对台北故宫博物馆以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文创设计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对比分析两岸故宫博物院在创意营销上各自不同的现状,最后对未来文创产业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提升文创产品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一张独特性、地域性的名片。  相似文献   

17.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得以传播知识和思想、进行社会教育的载体,是博物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之一。当今随着新博物馆学的兴起与发展,博物馆由对"物"的重视逐渐转向对"人"的重视,这就要求博物馆陈列展览在强调知识性与学术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其亲和力,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主动融入公众之中。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主张通过研究文化来理解人性,无论从其理论、方法抑或其学科发展历程看,都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本文拟从人类学的视角对博物馆陈列展览予以解读,借以展现陈列展览的不同维度,从而更好地达到其传播知识与社会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正式进入了博物馆时代。博物馆作为传播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不仅具有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基本功能,博物馆教育属于一项增进知识、增进技能、提升思想品德的社会性活动。相对于学校教育的狭义教育,民族地区博物馆的受众群体更为广泛,不仅担负着启迪人心、升华人类精神文明的重任,还发挥着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作用。博物馆教育是指"通过实物排布的陈列以及其他辅助形式对群众完成的直观教育活动"。本文试图以博物馆在近年来发挥社会教育作用的实践经验,简单阐述一下民族地区博物馆在发挥社会教育和民族文化文化传承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黄云 《中国民族》2012,(7):32-3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日益盛行,信息数字化正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层面,数字资源已逐渐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资源之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形成了文化传播的发展趋势,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就是继数字图书馆之后引起世人关注的领域之一。毋庸置疑,中国民族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在博物馆对外开放展览的过程中,外语参观者日趋增加.这些参观者在博物馆的整体评价体系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瓷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精华和载体,蕴含着精湛睿智的工艺技法和唯美绝伦的文化艺术价值.瓷器解说文本的翻译为瓷器文化的对外展示和传播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