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公历四月中旬,有一个傣族的年节叫"泼水节"。我们也许对此并不陌生,可"泼水节"究竟是怎样来的呢?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过的呢?恐怕我们就知之甚少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泼水节,也就是傣历的新年。(傣历,把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六月为首。规定太阳进入金牛宫的那一天为泼水节。)傣语叫作"京比迈"。庆祝活动三至五天。节日中,除唱歌跳舞外,还有"堆沙"祈求丰收,"丢包"男女求爱,"赛龙舟""泼水"祝福等活动。其中的泼水为盛,因而名为"泼水节"。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随着婆罗门教和佛教的传播,泼水节传到缅甸,再传到泰国,老挝和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可见泼水节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赕佛活动是傣族南传佛教信众频繁举行的宗教活动,包括对佛祖、僧侣的供养,对祖先、亡灵、鬼神的祭祀,对佛寺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财物布施等,内容十分广泛。赕佛活动具有协作与整合、互助与分享、节日与聚会、艺术展演与传承等多重社会功能。赕佛活动社会化使这种个体性、区域性的佛教活动影响力不断放大扩张,由个体行为转化为村寨行为、由村寨行为升格为区域行为,成为联系傣族信众、连接傣族社会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3.
田玉玲 《民族论坛》2013,(8X):52-55
赕佛活动是傣族南传佛教信众频繁举行的宗教活动,包括对佛祖、僧侣的供养,对祖先、亡灵、鬼神的祭祀,对佛寺及各种公共场所的财物布施等,内容十分广泛。赕佛活动具有协作与整合、互助与分享、节日与聚会、艺术展演与传承等多重社会功能。赕佛活动社会化使这种个体性、区域性的佛教活动影响力不断放大扩张,由个体行为转化为村寨行为、由村寨行为升格为区域行为,成为联系傣族信众、连接傣族社会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4.
小乘佛教当考察傣族宗教的时候,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和泰国、缅甸的情况一样,傣族宗教的最大特色是小乘佛教与本地信仰并存。应该强调指出的是,傣族宗教是傣族社会中发展起来的本地信仰与其中浸透着外来成分的小乘佛教的二元结合体。据说,小乘佛教是从缅甸传来的。关于其传入的准确年代尚不明了,不过到元、明以前即12世纪末,传说最高统治者中已有了佛教信仰。到15世纪(明代),佛教已在人民中间普及开来。因此可以认为,佛教很早就传入了傣族社会,并逐渐在人民中稳定下来。关于传统的本地信仰,后面还将谈及,这里仅试图说明小乘佛教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地处云南西南部的德宏芒市傣族剪纸,民族特征鲜明,地方特色浓郁,体现了芒市傣族卓越的艺术创造才能。傣族民间剪纸艺人邵梅罕从小酷爱剪纸,常以身边的田园生活作为创作的源泉,展现傣乡的自然风貌、风土人情,乡土气息浓厚。2011年,邵梅罕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外来的小乘佛教对对傣族社会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文章以西双版纳的一个傣族村寨为田野调查个案,尝试探讨了佛教对傣族人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小乘佛教主要通过习俗、道德养成、人格培育、教育等多种途径影响着傣族人对心理压力的应对。客观而言,佛教对傣族人心理压力的应对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傣族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壁画色彩明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吸引力;绘画技法大方多变,线条、构图等非常成熟,使整个画面交融和谐;壁画题材丰富多彩,内容多为佛教故事、傣族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故事。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壁画作为一种宗教艺术符号,不仅是傣族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更是通过艺术的形式宣传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展现本民族生产生活的历史,传承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本文主要透过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壁画这一宗教艺术表现形式,探究其哲学底蕴和审美意识,展现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壁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8.
傣族的节日     
泼水节:傣历新年这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时间在傣历6月,公历四月中旬。庆祝活动三至五天。第一天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最末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的到来,即新年元旦。中间几天是介于两年之间的空日。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点孔明灯及歌舞狂欢等。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凶恶的魔王。他自恃妖法过人,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但终于被他霸占的七位妇女  相似文献   

9.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10.
龚锐 《民族研究》2003,(2):36-43
如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做一个总体的回顾,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西双版纳傣族的小乘佛教正处于日益世俗化的进程中.文章以西双版纳三个傣族乡镇的宗教生活为田野调查个案,并对这三个个案进行了比较分析,从中得出西双版纳傣族的宗教生活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都存在着世俗化的倾向.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来探讨社会转型时期西双版纳傣族的文化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1.
傣族是一个具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民族。文身是指在人的身体上刺画花纹、图案或文字等,再涂以有色染料,使其成为人身上一个永不褪色的印记,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残酷"的艺术。佛教的传入使傣族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宗教与佛教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对傣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强大的渗透和整合力,也让傣族的文身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文介绍了傣族文身的悠久历史与宗教,随着时代的发展,汉文化的大量植入,傣汉两族的通婚等都对傣族传统文身有着重要的影响,文身人群、部位等也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分析了傣族当代文身艺术的变迁因素和发展现状与传承。  相似文献   

12.
傣族蝴蝶舞     
蝴蝶舞是流传在云南耿马孟定傣族民间舞蹈,傣语称为“嘎吆”,是一种佛教节日的喜庆舞蹈,有自娱和娱神之功能。在傣文古籍《温腊》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从前,蝴蝶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每七日到人间来一次,在百花丛中跳舞玩耍,享受凡间的无穷乐趣。有天,一位年轻人到中缅边境的清水河边打猎,幸运地遇见到正在花丛  相似文献   

13.
杨文安 《民族学刊》2014,5(2):43-45,119
傣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历史上南传佛教与封建领主统治、村社统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长期维持着傣族社会的稳定,并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抵制作用。过去虽然有少部分傣族民众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但没有对傣族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大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现象再次出现,并有增长态势。对此,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必然性、长期性和社会性,其次,应围绕焦点问题和突出矛盾,采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协调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梅山剪纸文化是以梅山文化为底蕴的在湖南益阳安化等地区流行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总称。梅山剪纸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且风格大胆,手法独特、形式多样,梅山剪纸在传统生活中它主要表现在:婚礼庆典、重大节日、寿诞、生育、鞋花样、生活装饰、生活娱乐(纸影戏)这些方面,梅山剪纸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当地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本研究通过田野调查,在地拍摄记录以及访谈传承人,深入了解梅山剪纸文化,思考如何利用多媒体艺术为其赋能,融合现代发展趋势传承梅山剪纸。  相似文献   

15.
傣族的农业祭祀与村社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傣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兼信小乘佛教和原始宗教的二元化信仰。小乘佛教最早约在唐代从斯里兰卡经中南半岛传入我国傣族地区,原始宗教则是土生土长的早期信仰,但它同样有强大的生命力。虽与比它强大得多的小乘佛教有过猛烈的碰撞,仍坚守自己日渐缩小的阵地,一直延续到现代。 小乘佛教只信奉独尊教主释迦牟尼,原始宗教则奉行多神崇拜。原始宗教所崇拜的神灵之多,几乎可与世界万物品类之多相比拟,大至天地日月,小至林木虫鱼,都有可作  相似文献   

16.
蒙古族 传统节日主要有旧历新年,蒙古语为"查干萨仁"'即白色的月。蒙古族的年节亦称"白节"或"白月"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意。此外还有那达慕、马奶节等。 朝鲜族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问老人祝福、祝寿。 傣族 重大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均与佛教有关。 东乡族 东乡族和其他信仰宗教的民族一样,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相似文献   

17.
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小乘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经过长期发展并吸收了当地本土的多神信仰,逐渐成为傣族全民信奉的宗教,在保护和利用当地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当地小乘佛教的寺院建筑、教义和理念、传统习俗以及佛寺教育等方面论述小乘佛教对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传佛教通过主动与傣族本土文化的融合,通过文字传入、佛教故事、佛教教育机制、佛事活动生活化等途径实现了南传佛教的本土化。马克思主义与南传佛教内容和传播虽各有其径,但是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佛理渗透、传播手段、教育机制等借鉴南传佛教本土化的历史经验,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和林格尔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的古城。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是由古代生活在和林格尔的北方游牧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创造的文化艺术。同时,汉族人民的大量内迁,使得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呈现出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的面貌。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文化中尤为突出鹿文化。这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图腾崇拜、萨满教的盛行以及日常生活有关,还和佛教在当地的盛行有关,同时,还与汉族移民进入带来的世俗文化有关,是多种因素结合促成鹿文化剪纸经久不衰。和林格尔剪纸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民族财富,也是和林格尔县永久的地域特色和标记。总之,和林格尔民间剪纸的历史与文化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族论坛》2011,(7):42-42
西双版纳的傣族信仰小乘佛教。男孩子到了七八岁时,都要入佛寺当几年和尚,三五年便可还俗,这是小乘佛教的一种规矩,历代都要遵守。他们认为只有当过和尚的人才是有教养有学问的人,才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寺院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