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设计风格的多样化,深受禅宗文化影响的极简主义设计可谓设计界的一淙清流,以简约而不简单的形式涤荡着人们的心灵,影响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观念,并推动设计向至美的境界发展。文章分析极简主义设计的精神内涵和它对禅宗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风味"极简主义设计在日本极简主义影响下的发展现状,阐释极简风格在设计中如何将传统文化、人文情怀通过空间、色彩、媒介为人们呈现简约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水平及生活条件均有明显改善,人们对于工作氛围、居住环境及其艺术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极简主义风格是一种新型室内设计思潮,具有纯净、简约、空灵的艺术效果,表达方式独特,近年来已经成为繁忙都市生活中很多居住者的第一选择.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讨室内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运用下的艺术效果,提出极简主义风格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生活水平及生活条件均有明显改善,人们对于工作氛围、居住环境及其艺术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极简主义风格是一种新型室内设计思潮,具有纯净、简约、空灵的艺术效果,表达方式独特,近年来已经成为繁忙都市生活中很多居住者的第一选择。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讨室内设计中极简主义风格运用下的艺术效果,提出极简主义风格的应用策略,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派系,直到今天这种艺术风格在设计艺术中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极简主义追求视觉上的极致简约,注重精神上的情感共鸣,在当今展示设计中应用日渐广泛。深泽直人与藤井保《MEDIUM媒介》作品展中的展示空间更是把极简主义艺术风格运用到了极致,本文以《MEDIUM媒介》作品展为例,浅析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极简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艺术派系,直到今天这种艺术风格在设计艺术中也有十分重大的影响。极简主义追求视觉上的极致简约,注重精神上的情感共鸣,在当今展示设计中应用日渐广泛。深泽直人与藤井保《MEDIUM 媒介》作品展中的展示空间更是把极简主义艺术风格运用到了极致,本文以《MEDIUM 媒介》作品展为例,浅析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申莎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174-17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己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办公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基本的办公要求,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更加注重室内办公环境的极简风格,崇尚那种简洁却又充分优雅的办公环境,极简主义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室内装饰风格,深受办公员工的喜爱.本文以极简主义的起源及含义出发,在简单阐述其在现代办公室内设计的应用价值之后,重点分析如何更好地在现代办公室内设计中开展极简主义,从而更好地为使用者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己办公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自己办公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基本的办公要求,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更加注重室内办公环境的极简风格,崇尚那种简洁却又充分优雅的办公环境,极简主义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室内装饰风格,深受办公员工的喜爱。本文以极简主义的起源及含义出发,在简单阐述其在现代办公室内设计的应用价值之后,重点分析如何更好地在现代办公室内设计中开展极简主义,从而更好地为使用者进行服务。  相似文献   

8.
设计作为设计师的一种有目的的创作和创意活动,随人类的产生而被创造、发展和变化。纵观设计的发展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时代赋予的独特含义,在快节奏的社会下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物,极简主义的出现正是时代发展对设计形式的一种转变,设计开始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越发注重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极简主义以设计探寻设计的根本为目标,既满足了设计师的设计初衷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设计需求。而无印良品作为其中代表,可以更加直观地说明今天的设计形式与趋势。  相似文献   

9.
设计作为设计师的一种有目的的创作和创意活动,随人类的产生而被创造、发展和变化。纵观设计的发展之路,每一步都离不开时代赋予的独特含义,在快节奏的社会下人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事物,极简主义的出现正是时代发展对设计形式的一种转变,设计开始更多地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越发注重用户体验,以人为本的极简主义以设计探寻设计的根本为目标,既满足了设计师的设计初衷又满足了消费者的设计需求。而无印良品作为其中代表,可以更加直观地说明今天的设计形式与趋势。  相似文献   

10.
摩梭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基本单元,聚居在我国的西南地区,以四川和云南为主,摩梭族人口较少,至今不到10万人.摩梭族发展历史悠久,因其特殊的服饰风格、礼仪、母系家庭制、走婚制等民族文化被外界所熟知,尤其是摩梭族特殊的"婚恋"习俗中,民族舞蹈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因此要解析西南少数民族"婚恋"舞蹈现象,需要从最具代表性的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研究入手.本文将以探究摩梭人的"婚恋"习俗文化渊源、与舞蹈的联系、"婚恋"舞蹈中所表现的艺术风格以及摸索"婚恋"习俗舞蹈的文化价值等四个方面为重点,解析独特的摩梭族"婚恋"习俗舞蹈.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交流视野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民间文学、民间文化的"刘三姐"是在文化交流和传播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也由此从民间传说形态走向社会文化形态,成为广西文化、壮族文化、地域文化的代表,成为艺术和文化的精品."刘三姐"的"传歌"形式和内蕴使其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和流变性,也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共同性.这不仅成为"刘三姐"传承和延续的原因,也成为其发展、创新的动力,有利于"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立和"刘三姐"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谁>的作者亨廷顿认为,美国的民族性正面临着多元化和多样性的"生死挑战".其实,由美国"定居者"创立的民族性是相当有限的"美国"民族性,亨廷顿全力赞美同化主义、批评和抑制文化多元主义的主张,其实质是现代民族主义.实际上,美国活力之所在是不断走向多元和多样,这是亨廷顿的"斗争哲学"也为之无奈的.  相似文献   

13.
试为冯小刚所导演的电影中最基本的喜剧策略做出"讲段子"的概括和命名.并从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冯小刚电影的故事框架、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证明,并对这种策略的电影本体意义和文化意义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汇聚交融,饮茶文化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大多数的茶楼设计还是遵循传统中式设计风格,比较局限,缺乏新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现代化、个性化的社会需求。本文希望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茶楼的布局、装饰、家具配饰等方面的设计进行现代主义风格策略分析,使之呈现简约、时尚,富有个性的特点,给古老的茶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5.
"宁古塔"作为清代重要满语地名,其词源含义一直没有得到正确的阐释,通过满语构词法、清代文献满语地名词源结构的类比研究和满语语义学、满语地名发生学研究,"宁古塔"应是"宁衮塔坦"原始词源的省简,翻译为"六窝铺".  相似文献   

16.
艺术文化承载一个国家的历史变迁,是人们思想和精神的一种传承。对于中日两国来说,陶瓷茶具是文化传承过程中极具特色的一方面。在制作陶瓷的过程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在制作过程中和艺术表现形态上均受到了禅宗文化的影响,由于两个国家的禅宗文化并不相同,所以在陶瓷茶具的表现上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均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色彩,这些直接彰显了国家的文化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佛教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与发展,与中国儒家、道家的传统思想和思辨方式的相互激荡、不断交融过程中形成了禅宗.明代董其昌完成了总结禅宗与绘画之间关系的任务,提出"以禅喻画"思想.清初"四僧"受该思想的影响,将"以禅喻画"融入到个人理论、绘画创作中,赋予中国画新的思想,在那个时代显现出独特的画风.  相似文献   

18.
廖秀 《中国民族博览》2016,(20):167-168
禅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禅宗思想给当代服装提供一种新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思想.本文选取了禅宗文化与设计关联最为密切的三个范畴:"悟"、"空"、"意境",深入挖掘其中所衍生出来的美学思想,探讨这些美学思想对当代服装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北欧的设计风格如同北欧这片宁静的土地一样,处处充满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又像北欧人民的性格一样追求朴实简约。北欧设计风格之所以会形成这种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与追捧,是与其设计的功能主义、民主性简约性及绿色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因为北欧人民对民主的渴望、对大众化产品的追求以及对温暖人性的关怀等共同影响下,促使北欧的设计作品充满人情味儿,线条利落干净,结构更贴近生活,既体现北欧人们热爱生活的浪漫气质,也反映了其设计背后北欧人民的智慧之光。北欧设计中十分注重产品功能的理念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不尽相通。本文经过对北欧现代设计作品的观察与分析,将北欧设计中蕴含的理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阐述北欧设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合与适,推陈出新,将北欧设计运用于未来中国现代设计中。  相似文献   

20.
克利夫德·格尔茨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宗教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文化阐释"理论,从而在整个社会科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就格尔茨"宗教文化论"的理论渊源、理论建树和实际应用作一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