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台湾"中国风"流行歌曲在21世纪初期广为流行,其欣赏者可以分为"主动型欣赏者"和"被动型欣赏者",青少年作为主动型欣赏者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中国台湾"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流行起到了支柱的作用。另外,被动型欣赏者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古风流行歌曲凭借唯美的曲调和古典的意境受到人们的喜爱,其歌词时常引用典故或以诗词作点缀,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元素。古风流行歌曲的创作可以说是基于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具有一定的审美内涵,对于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益处。它的流行得益于广大听众的喜爱,歌词中的文化底蕴更能为听众所接纳。歌词可以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而歌词本身也有值得关注的文化内容。本文将通过对歌词主题及内容的梳理,探究古风流行歌曲的歌词的特征和审美内涵,阐释古风流行歌曲歌词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戏曲音乐源远流长,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它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及韵味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改革开放之后,由于社会变革以及多元文化的冲突,新的音乐形式层出不穷,其中,将我国传统戏曲和当代流行音乐相结合,把戏曲元素融入到民歌和流行歌曲中而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体裁——"戏歌"便是其中一种.这种新型音乐的产生让我国戏曲音乐实现了在当前文化环境中的发展与重塑.本文对"戏歌"的相关概念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简析,进而阐述戏歌和戏曲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我国戏曲音乐在"戏歌"的流行中所展现的现状进行剖析,并且提出戏曲音乐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发展与重塑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国前的流行歌曲主要集中在1920年后至1949年前的29年时间里,期间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两场战争.在两场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流行歌曲分成了两个不同的派系,一个是以表达都市生活的“黎派”,一个是以抗战救国为目的的抗战群众歌曲.以上两支流派共同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流行歌曲的初貌.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角度来看,凡是在书法史上出现过并对当时及后来书法创作产生影响的书风都属于"流行书风"。本文主要讨论"流行书风"的流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当代语境下的特殊含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书法相关展览与赛事的兴盛,书法创作的取法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换言之,每一次大型权威展赛总会流行一两种书风,成为当时书坛发展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花儿"和"拉伊"二者当中的"风搅雪"现象,挖掘出其内容和形式上的特殊魅力,从而对更加深入地研究两种民歌发挥更为立体的认识作用,也对于我们解读西部文化的多元整合现象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作用,有利于推动民族杂居地区文化的向心整合.  相似文献   

7.
杨军 《回族研究》2005,(1):35-41
"回回"作为族名始见于<黑鞑事略>,而不是<梦溪笔谈>,是出自回纥或回鹘在汉语中的音转.开始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含义比较复杂.宋元之际,渐用作对各族穆斯林的他称.当各族穆斯林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之后,回回即成为该民族的族名.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角度来看,凡是在书法史上出现过并对当时及后来书法创作产生影响的书风都属于"流行书风"。本文主要讨论"流行书风"的流变、产生的原因以及现当代语境下的特殊含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伴随着书法相关展览与赛事的兴盛,书法创作的取法趋同现象越来越明显。换言之,每一次大型权威展赛总会流行一两种书风,成为当时书坛发展的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天命观"是中国古老的哲学范畴,也是中国历代帝王论证其政治统治合法性的重要理论根据.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作为中国历史上曾入主中原并统一中国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的杰出领袖,他们的"天命观"不仅是其开基创业时的重要理论依据,而且对其后所建立的元朝和清朝的政治统治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他们"天命观"思想的分析,我们似乎可以找到蒙古族最终何以被驱回大漠,而满族何以最终与华夏民族融为一体的深层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流行音乐文化在我国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了我国大众视野中喜闻乐见的主流音乐文化.与此同时,流行音乐也引起了国内教育界以及科研界的重视,国内有关于流行歌曲演唱的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这给新时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及教育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立足于中国民族声乐技巧在流行歌曲演唱中的深度融入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民族...  相似文献   

11.
"用人不疑"是中国古代任用官员的一项政策原则,但它的运用是有条件的.历史上用人与疑人总是并行和互动的,并有其制度环境,离开条件和制度环境,把"用人不疑"作为一种带着普遍性的原则来继承是一种偏误.  相似文献   

12.
梳理"三皇五帝"的帝王谱系,指出其如何在华夏大一统的现实政治需要背景下逐步产生.也就是说,研讨在上古原属不同部族集团的传说人物和祖先神灵,怎样经过历史学家、经学家多次编排与整合,渐次形成华夏族一脉相承的"三皇五帝"谱系,并不断地为"实体中国"提供大一统的文化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3.
石瑞  黄钺 《中国民族博览》2017,(14):188-189
早在17、18新航路的开辟之时,就曾刮起过"中国风"热潮.中国的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欧洲各地,形成了一种带有东方装饰韵味的设计风潮.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时尚界推出"China Chic"主题设计年,以及许多中国影星穿着具有东方韵味的服饰走向国际等原因,时尚界再次兴起了一股"中国风"的热潮.许多西方当代服饰品牌纷纷抓住时机,将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纹饰进行再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带有东方韵味的当代西方服饰.  相似文献   

14.
"综合材料"走进中国有其必然性,是当代中国油画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因此,从中国油画的发展角度对"综合材料"在当代中国油画作品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探讨是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综合材料"作为一种新的艺术表现手段,进入当代中国油画领域,它为当代中国油画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开拓出了一个新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四川藏区"跳锅庄"的发展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瑾 《中国藏学》2002,(4):79-84
"锅庄"是藏族民间歌舞,它流行于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地区及西藏昌都一带.本文通过对四川藏区传统民间歌舞娱乐方式--"跳锅庄"的探析,试图探讨在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藏区的传统民间娱乐活动的发展演变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族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适应过程和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小经"文字产生的背景--关于"回族汉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所研究的是我国回回人先民母语的转变与"小经"文字产生的相互关系问题.回回人的先民在从外来移民转变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过程中,曾经历了一个"双语时期",即同时操汉语与波斯语的时期,其时代大致在元与明初.目前保存下来的早期回族汉语标本可上推至明初.回回人的"双语时期"约结束于明中期,这时多数回回人已经不懂波斯语,其母语也演变为"回族汉语"."小经"文字的产生当在此后.  相似文献   

17.
当下的设计已经走入了"速食化"的时代,伴随着中国巨龙经济的腾飞,中国设计市场势必引领全球的设计风向.但是,在面对设计是该遵循"速设计"还是该选择"慢设计"时,设计人仍面临着困惑.此文从辩证和发展的角度对"速食化设计"和"慢设计"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未来中国更适合何种设计理念做出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时下流行一句话:广东人什么都敢吃,北京人什么都敢说,东北人什么都敢干.姑不论这句话是否贴切,单只这一"敢"字,便令人佩服.无有"敢",神农氏怎能遍尝百草?无有"敢",愚公怎能下定决心搬走太行王屋二山?自然,无有"敢",广东人、北京人、东北人便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类学"与"民族学"的关系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何星亮 《民族研究》2006,18(5):41-50
关于"人类学"和"民族学"这两个学科名称的关系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理解,国内有关部门的分类也较为混乱.本文认为,"民族学"这一学科的形成以1839年巴黎民族学会的成立为标志.早期的"民族学"学科是广义的,既研究文化,也研究体质.19世纪下半叶后,"民族学"由广义变为狭义,主要研究文化.而"人类学"这一学科名称在早期则是狭义的,主要研究体质.后来"人类学"由狭义变为广义,既研究体质,也研究文化.在当代中国,"民族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狭义的"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和"社会人类学"基本相同.把广义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并列为一个一级学科,比较符合学科发展的历史和当前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东突厥斯坦"是殖民主义者为了分裂、肢解中国而提出的政治概念,它既不是民族体概念,也不是民族学概念,与历史上存在过的突厥族和东突厥完全是两个概念.历史上,中央王朝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从未完全停止过.新疆的历史是由诸多民族和当代民族共同创造的.所谓"东突厥斯坦"理论,违背了中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其目的就是为了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将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