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旅游可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旅游项目,对于开阔眼界、增强人民爱国主义热情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客观上来看文化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文化旅游一方面增加人们对传统历史精华的了解,一方面对于文物的长期留存和保护构成威胁。中笔者立足于文化旅游的角度,通过分析文化旅游的意义、问题,来谈谈合理应对文化旅游业对文物保护挑战的措施方略。  相似文献   

2.
昌黎县的博物馆建设既是冀东地区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和人文教育的实验基地,提升昌黎城市品味的重要窗口,也是昌黎县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韩愈文化、现代红酒文化、民俗民风融合的有效载体,不但填补昌黎县博物馆的空白,同时弥补秦皇岛地区对县域文化的科普教育空白,尤其对于青少年,能够丰富对于家乡人文历史、广袤大地、经济发展、资源辽阔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提升昌黎城市品味和旅游市场的档次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是实现文化旅游市场的功能化、多样化、科普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有必要掌握的国民知识,增强和认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要靠少数人所引导的,更多的是要靠所有中华儿女们一同维护和弘扬的一种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发展历程、推广运用及相关内容来揭示中国五千年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唐朝和吐蕃之间发生过多次争夺战,其中石堡城以实物和活态的形式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开发石堡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思路是:通过时石堡城典型战例的介绍,使人们了解中国唐蕃战争的一段历史;通过对典型历史人物的介绍,提高旅游地的战略地位和知名度;通过对石堡城唐诗的介绍,了解唐代边塞诗,提高对旅游者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5.
黎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是黎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发展至今被赋予时代内涵,具有大众性、娱乐性、广场性,表演性、观赏性,深受黎族人民以及国内外参观游者喜爱。本文分析了黎族传统民间舞蹈所具有的旅游文化资源,并对其开发利用和国际旅游岛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很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展开对这些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知识素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等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由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因此,为了保护人们收集和发现的文化遗产,各个地方都十分注重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向公众展示文物的机构,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通过博物馆中的藏品,人们能对一个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全面的了解,所以,认真展开对博物馆展示理念的研究,探讨博物馆与历史文化名城结合起来对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出现了很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很多的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展开对这些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研究,对于提高人们的知识素养、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等都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由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因此,为了保护人们收集和发现的文化遗产,各个地方都十分注重博物馆的建设,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向公众展示文物的机构,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通过博物馆中的藏品,人们能对一个地方悠久的历史文化产生全面的了解,所以,认真展开对博物馆展示理念的研究,探讨博物馆与历史文化名城结合起来对当地特有的文化遗产进行展示,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昌黎县的博物馆建设既是冀东地区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和人文教育的实验基地,提升昌黎城市品味的重要窗口,也是昌黎县厚重的人文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韩愈文化、现代红酒文化、民俗民风融合的有效载体,不但填补昌黎县博物馆的空白,同时弥补秦皇岛地区对县域文化的科普教育空白,尤其对于青少年,能够丰富对于家乡人文历史、广袤大地、经济发展、资源辽阔的认识和了解。对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提升昌黎城市品味和旅游市场的档次都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是实现文化旅游市场的功能化、多样化、科普化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9.
口头传统作为具有悠久传承和较高艺术造诣的语词艺术涵盖了诸如神话、传说、故事等诸多传统语言艺术门类.世居于青藏高原的土族在历史的演进中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却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口头传统,隐含了土族历史的部分真相,是土族历史中被边缘化了的一段真实的历史.包含了土族民间信仰、族群来源和婚嫁仪式的口头传统文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含着土族人民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诗意思考;承载着土族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其传统文化的象征,有利于形成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传统文化保护的视角,解读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效应.旅游的适度开发与有效控制,可以削弱旅游的消极影响,扩大积极影响,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社区参与可以强化社区居民的自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研究者应该避免夸大旅游对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避免把自身的价值取向强加在研究对象身上.  相似文献   

11.
旅游业是新兴的第三产业,科尔沁地区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它正以非常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它对科尔沁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及带来的经济效益是不容忽视的.但在其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民族风情、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尚有待挖掘.只有依托科尔沁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增强科尔沁旅游的吸引力,才能增强科尔沁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支持科尔沁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畲族人民聚居地,它蕴含着畲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畲族民歌恰恰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可是,现如今新兴潮流代替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加之网站上出现大量对文化传承评头论足的现象,使对畲歌的探索和发展日益艰难。因此,深刻了解畲歌的精神价值,唤醒畲民对畲歌的传承意识,坚定畲民的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开发对于中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而言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符合民族文化变迁规律,更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一个千年古村——诺邓白族村的发展为例,在保护诺邓白族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中,探索诺邓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是博大精深的,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是每个中国人有必要掌握的国民知识,增强和认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脉络及历史使命是中国人所必须要了解的。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不单单是要靠少数人所引导的,更多的是要靠所有中华儿女们一同维护和弘扬的一种民族内涵、民族精神。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乐器——古筝的发展历程、推广运用及相关内容来揭示中国五千年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5.
闽东是福建省最大的畲族人民聚居地,它蕴含着畲族深厚的历史文化。而畲族民歌恰恰是其中一个非常好的畲族文化传承的载体。畲歌集中而生动地反映了畲族的历史、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和乡土风情,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也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关键。可是,现如今新兴潮流代替传统文化正成为一种日益发展的趋势,加之网站上出现大量对文化传承评头论足的现象,使对畲歌的探索和发展日益艰难。因此,深刻了解畲歌的精神价值,唤醒畲民对畲歌的传承意识,坚定畲民的民族自信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土家饮食“三绝”与民族地区旅游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强 《民族论坛》2001,(6):47-48
集中分布于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土家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他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和文化传统。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旅游业的纵深发展,极具民族个性、内涵丰富的土家饮食文化日益显现出重要的人文魅力和旅游开发价值。挖掘、整理、探讨土家饮食文化中的精华,不仅富有历史文化意义,而且对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建设无疑有重大促进作用。  土家族传统的“饮”和“食”表现出鲜明的特色。本文着重探讨土家传统饮食文化精华所在,即号称“土家饮食三绝”的土腊肉、咂酒和罐罐茶。(一)土腊肉制作的程序…  相似文献   

17.
桂林龙脊梯田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文化是自然景观与乡愁旅游资源的综合体,承载着景区的历史记忆,是延续和传承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文化的重要表征。留住乡愁文化对于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重塑乡愁记忆和树立乡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村民作为龙脊梯田景区乡愁旅游感知的内部视野,与作为外部视角的政府、游客和媒体有着不一样的建构策略,在深描各行动者如何"留住"与"重塑"乡愁的基础上,提出活化社会记忆、激发集体记忆、凝聚情感记忆和赋能媒介记忆的乡愁旅游发展路径,旨在强化乡愁旅游主体地位、增强乡愁文化认同、搭建乡愁情感纽带和创新乡愁文化感知。  相似文献   

18.
遗产与旅游:传统与现代的并置与背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并延续的传统,蕴含着人类存续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然而在如今时代、权力、商业等因素的操控中,遗产成为了一种被出售的传统,特别是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群众旅游,为这一传统的出售提供了巨大的消费群.以遗产作为品牌的遗产旅游,一方面体现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并置;另一方面,旅游者对遗产传统文化的消费本身根植了现代性对这一文化的损害,如何消费传统的问题成为了关系人类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进一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是加快湘西地区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打造湘西旅游品牌和精品,对于实现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侗锦是侗族的文化传承,蕴含了民族传统文化,反映了同族人民文化心理,展示了侗人民的智慧,是侗族民俗文化的载体,是侗族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体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本文从侗锦的历史出发,来描述侗锦传统图案的特色,结合侗族人民的生活习惯与心理特征,来探讨侗锦传统图案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