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面具,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并非单纯的实用或祭祀用品,随着历史发展,更多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被赋予其中,使面具变为艺术品广为流传。中国各族不同的民族性格、历史渊源、文化底蕴等,都影响着其面具作品的造型,诉说各民族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蒙古萨满面具的演变与消失白翠英中国面具文化历史源远流长,面具形态和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可为滩面具文化、藏面具文化和萨满面具文化等几大类别。各民族的面具文化在自已特殊的地域、心理因素、审美习俗和社会生活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同时也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3.
萨满面具的功能与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萨满面具是萨满教思想观念的物化形态和特殊的表意符号 ,反映着信仰萨满教的北方民族的信仰、禁忌、思维心理和审美意识。本文论述了萨满面具所具有的神象征、通灵媒介、隐己屏障、赐福灵物和护魂盔甲等多重功能 ;并以傩文化为参照系 ,阐述了萨满面具的特征 ,揭示了我国萨满面具文化和傩戏面具文化迥然不同的历史命运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云南和老挝、越南的蓝靛瑶度戒面具进行描述和分析,着重探讨了花根父面具和花根父这个神灵,提出了花很父可能是蓝靛瑶氏族时代的图腾等观点。这是首篇探讨蓝靛度戒面具的文章。面具是世界性的古老文化现象,是一种具有特殊表意性质的象征符号,历史上曾被广泛使用于祭祀、丧葬、戏剧、舞蹈等领域,具有民族学、历史学、宗教学、雕刻、绘画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中国是世界上面具历史最悠久、流传最广泛的国家之一,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都有面具,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面具文化。瑶族度戒面具虽然为众多面具文化研究者所知,但事实…  相似文献   

5.
以萨满面具造型艺术为启示,深入分析萨满面具独特艺术风格,综合运用设计基因提取的研究方法,论述萨满面具核心视觉元素的提取思路,将提取的设计因子按照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形成产品视觉特有风格,更好的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6.
“跳五猖”艺术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傩舞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探析“跳五猖”艺术面具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跳五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以萨满面具造型艺术为启示,深入分析萨满面具独特艺术风格,综合运用设计基因提取的研究方法,论述萨满面具核心视觉元素的提取思路,将提取的设计因子按照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应用在文化创意产品中,形成产品视觉特有风格,更好地传播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8.
舒彩前 《民族论坛》2012,(16):87-88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藏有一面额头雕刻有红色五角星的傩堂戏面具,该面具制作于"文革"时期,是土家族众多傩堂戏面具中的一面——"先锋小姐"。通过这面深深打有时代烙印和政治色彩的五角星傩堂戏面具,我们可以看出各种政治思潮对民族民间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 风俗作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窥测这一民族、国家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因此,研究一个民族、国家风俗文化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也就成了研究这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变迁的历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跳五猖"艺术面具是傩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傩舞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探析"跳五猖"艺术面具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跳五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不断进步、长期生存的内在力量,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藏族面具艺术浅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藏民族的面具艺术,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朴实、粗犷、稚拙、活泼的造型风格而著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试图对藏族面具艺术略谈一二,虽是拙见稚言,但从中也能领略藏族面具艺术的一些风彩。 一、面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 1、面具的起源 据史载,在吐蕃奴隶制社会时期,即公元6世纪以后,本教“摇鼓作声”的图腾拟兽面具舞蹈在民间进行表演,由此产生了白山羊皮面具。松赞干布当政的公元7世纪上半叶,吐蕃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并制订了成文法。在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时,则表  相似文献   

13.
藏传佛教金刚法舞面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根据所代表的角色,法舞面具大致可分为四类,而数量最多和最主要的是护法神面具.每一法舞面具的制作是仿照了其所代表的密宗神像的面部,面具的造型同样含有各种象征意义,表达了丰富的密宗文化内涵,法舞面具是一种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14.
谚语集中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背景、宗教信仰、社会结构以及民族情趣等各方面的特点.满族和蒙古族谚语深深植根于其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自然而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满族历史上的狩猎骑射文化和蒙古族历史上的游牧文化都明显反映住满族谚语和蒙古族谚语中.  相似文献   

1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体现民族共同体认同内涵的视觉形象建设.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基础是民族文化生成、凝聚和发展的历史.通过视觉形象呈现而被"看到"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民族精神认同的内涵.图像民族志是建构民族文化认同形象体系的研究路径,即进入历史图像的现场性研究,打通历史与现代记忆之间"流动的缺口",实现民族共同体历史的活化延续与认同.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广西各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即相互影响、相互兼容、相互促进,在相互兼容中促进各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还从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生存环境、宗教信仰、民族政策等方面揭示了民族文化共生态势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陷入了暂时的悖论之中,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必须把保护历史名城和历史文物放在重要位置,制定适合民族地区实际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明确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范畴和原则、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及利用历史文化建筑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长期没有文字的民族中,口头文本充当着见证历史,记述文化的角色,在民族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裕固族民间故事给人们展示不同"文化板块"汇集的图志,复原和再现民族历史的"文化断层",提供多元文化交融互渗的整合过程.因此,口头文本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把握多民族关系和理解多元文化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文献典籍,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智慧的结晶.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是在传承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离开传统、割断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民族古籍是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在长期传承延续过程中,它们发挥了积极进取、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民族古籍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往往代表着一门学科、一个阶段,甚至一个时代,再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事实和历史走向.发掘整理民族古籍是我们共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物质文明和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历经四个半世纪的辽夏金元时期,既是中国史上各民族共同创造辉煌历史的典型时期,也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不断冲突与融会的重要时期.一幕幕对抗与融合、破碎与创新的史实情景跌宕起伏,勾画出这段历史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特色和内容的精彩社会文化,同时也汇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而各族人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更像是草原上的明珠,熠熠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