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学术会议上所接收的论文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该学术领域发展的历史和趋势。笔者收集了中国国家汉办与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联合主办的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会11届会议所接收的论文,对这些论文题目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下一阶段国际汉语教育有可能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综述研究将11届的文章归纳为16个不同主题,它们分别是教学、语音、词汇、语法、汉字、汉外对比、教材、文化、计算机辅助教学、汉语水平测试、语汇和语汇教学、口语、教师、汉语习得、对外汉语建设、写作。不同主题出现的频率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在国际汉语教育领域关注点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对汉语的需求越来越大.汉语正以前所未有的热度风靡世界,许多蒙古国学生都在学习汉语.但是,运用哪些教学方法才能使蒙古国学生学好汉语正确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却成了当前重要的难题之一.为此,本文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提出了体态语教学法、母语翻译法、情景教学法、部件形体法和阅读教学法.  相似文献   

3.
泛在学习的交互性、混合性特征在跨境教学中独具特色,从泛在学习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应用的角度出发,探讨汉语跨境教学具有广阔前景。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作为一种跨境教育,受国别、时空、层次、个性、师资、教材、教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随需求迅速增大,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母语国教育资源是最受信赖的主力资源。发挥好母语国优势,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泛在学习推动各国学习者与汉语母语国教师建立起一种新的教与学关系,有助于另辟蹊径,缓解日益紧张的供需矛盾。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世界各国间的交流日益密切,汉语越来越受国际认可和欢迎,学习汉语的浪潮也是很高。但是,这是把双刃剑。它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传统的汉语国家教育以及传统文化教学不能满足中国文化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在前人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探讨,为汉语教育中文化的教学探索更加有效的方法。深刻剖析现阶段汉语国际教育中文化教学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在此视点上探讨文化教学的内容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得到推广和实践。本论文通过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与其他语言教学对比,探究其性质与特点,透过《汉语课标》解读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功能,旨在为这一教学建设打开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是蒙古族学生汉语词汇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成语教学是对蒙古族学生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让蒙古族学生认清汉语成语学习中的难点,为使他们正确运用汉语成语,对蒙古族学生使用汉语成语时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以期对汉语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尽管韩语和汉语有许多相似的汉字,但从语法上讲,韩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语言.韩语是表音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韩语属于黏着语,汉语属于孤立语,所以其语法差别很大.本文就韩国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语法上常出现的偏误,对汉语和韩语的语法进行了比较,寻找原因,希望能对韩国留学生学习汉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论西藏居民汉语习得和使用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斌 《西藏研究》2009,114(2):71-79
汉语是西藏居民①的第二语言.西藏居民习得和使用汉语的途径主要是教学,也有社会交往、大众传媒、娱乐生活、家庭和婚姻等途径,在特点上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汉语教师应有的知识结构:汉语知识、语言理论知识、汉文化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每个第二语言汉语教师都要按照这些必备的知识、必备的条件衡量自己,不断地充实、完善、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以适应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汉语谐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民族论坛》2007,(12):46-47
谐音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而汉语中谐音数量之众多,应用之广泛,是其他语言中难以见到的,可以说不懂得汉语的谐音之妙,就不曾真正懂得汉语。本文从汉语谐音的根基——语音特点分析出发,阐述了汉语谐音的表现,并从文化的深层意蕴挖掘其存在的社会及民族心理基础,旨在促进新时期中国文化的推广、语言文字的运用及语言教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语言通过翻译汲取养分,是必然的规律。通过翻译吸收外语的长处,给汉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汉语的表现力,是能够被认可并提倡的。但是国内译界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却直接造成了汉语在翻译中地位的失衡,进而加速了汉语的畸形欧化,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语言比较的方法,揭示藏缅语基数词的若干特点.指出藏缅语基数词系统存在不同类型,不同语言的基数词具有共同的来源,而且与汉语也有共同的来源;并揭示藏缅语基数词句法功能和语序的多层次特点.还从基数词音节的数量、位数词的多少、词源关系、构词功能和文化功能等方面,分析了藏缅语和汉语的类型学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3.
藏汉语之间的接触主要是跨地缘文化交流性接触和地缘接壤性接触,二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藏汉语方言之间的地缘性接触,主要发生在藏语康方言与汉语西南官话、藏语安多方言与汉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之间.从地城上看,藏汉语之间的地缘接壤性接触主要发生在青海东部、甘肃西南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藏汉语方言在地缘接壤性接触下引发的语言演变主要有特征的增加、特征的替代,特殊的双语现象和混合语等四种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一、汉语当前传播的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这一门卓然昭显中华民族深沉厚重的文化的语言,备受瞩目。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以及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使得汉语这一门博大精  相似文献   

15.
兼语句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句式,兼语是既充当前面谓语的宾语又充当后面谓语的主语,具有宾主两种属性的一个句子成分;兼语句以紧密的结构,表达精练的内容,在语言的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由于维语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句法形式,因此,兼语句的分析与翻译就成为一个难点.本文从兼语句的特征及类型出发,用大量的实例较详细地分析了汉语兼语句在维吾尔语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仓央嘉措情歌的汉语译介出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从翻译出版学的角度,分析仓央嘉措情歌汉语译介出版的不同阶段、译介出版传播的形式、存在的问题将给人们以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18.
以往的一些汉语教学注重语言知识的传输,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语言所具有的文化意义的解读,因此,造成留学生在实际运用时出现不合适、不得体的表述,从而引起误会.根据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从词语的附属义和语用角度对比分析日语和汉语中存在的语言的不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分析壮语和汉语在定语上的异同,分别从定语的构成,定语与中心词的位置,多层定语的结构,主谓短语作定语以及定语和助词"的"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说不同语言的族群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接触.七世纪前期,吐蕃与唐朝建立起正式的外交关系,此后吐蕃与唐朝的交往逐渐增多,藏汉族接触愈加频繁.作为藏汉民族最主要的交际工具,藏汉语在吐蕃与唐朝的交往中发生了接触.根据藏汉历史文献,吐蕃时期的藏汉语接触的途径主要有吐蕃与唐朝的外交活动、文化交流、人口迁徙和民族杂居等.藏汉接触在唐蕃频繁的交往中使得两种语言得以有效的沟通,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唐蕃之间的各种交流,推动了藏汉民族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