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修辞立其诚"出自《周易》,从先秦开始作为一种修辞观影响后世文学创作和艺术审美倾向。强调道德修养与儒家思想,须言之有物,且看重文辞纯正平之美。韩愈作为古文运动代表人物,提倡"文以载道"的散文理念。在其散文创作中,论说性散文尤其是说体文熔铸儒家思想、政治理想,对现实进行针对性批判,与"修辞立诚"的修辞观具有天然的结合基础。韩愈说体文说理透彻严谨,思想商古,文辞或恳切平白,或委婉掩蔽,是对"修辞立诚"修辞观继承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动物散文大致可分现代意义、传统意义和寓言体三大类型.现代意义的动物散文又有体现生态主义思想和宣扬动物解放理论的两种.现代意义和传统意义的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兽语",而寓言体动物散文主要特点是"兽形人语".  相似文献   

3.
对于作家、漫画家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创作,历来不少学者撰文阐释其中的佛家思想,当然亦有学者分析儒家思想对他散文创作的影响,但却较少论及儒家思想对其漫画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创作都应该是他人生哲学的反映,漫画亦同样反映了他的儒家思想.明乎此,本文将就其漫画创作出发,着重探讨丰子恺漫画创作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4.
对于作家、漫画家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创作,历来不少学者撰文阐释其中的佛家思想,当然亦有学者分析儒家思想对他散文创作的影响,但却较少论及儒家思想对其漫画创作的影响。本文认为丰子恺的散文和漫画创作都应该是他人生哲学的反映,漫画亦同样反映了他的儒家思想。明乎此,本文将就其漫画创作出发,着重探讨丰子恺漫画创作中所体现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5.
最近读到<问难"族群">一文,其中多处针对笔者的几篇文章提出了评议和"指正",应该算是对笔者几篇文章的一个回应,这是令人高兴的.然而,仔细读后,又颇为失望,"问难"一文所质疑的着眼点并未涉及笔者文章的实质内容,除了一些"大而化之"的评论外,但凡触及具体问题不是对笔者原文的"误读"(或"未读")就是"误批".惟一令人感到需要回应的问题,是"问难"作者针对笔者文章中质疑"马克思主义族群理论"说而提出的新论断.为此,笔者决定就"问难"一文进行回应.  相似文献   

6.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人们尊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各种思想观念以及作品均被后世所传颂、发扬,他在潮州任刺史时也给潮州当地的文化传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力不断传播,在官方、士子、黎庶的敬奉下,甚至形成了"幼童能诵鳄鱼文""于今山水皆姓韩"的盛况。笔者针对韩愈朴素的价值观、思想观以及其行为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壮族社会里,假托汉人后裔(其心理表现即"汉裔情结")的现象十分普遍.岑毓英是近代历史名人,他出身壮家,却自称为汉人后代,并通过编撰族谱、营建祖墓等途径,极力打造"汉裔"身份.他崇尚汉文化.鄙视少数民族,镇压民族斗争,是壮族"汉裔情结"的典型个案.这种情结的产生,是古代夷夏观、正统观、历代朝廷的民族政策、先祖传说及儒家思想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多维视角审视下,"汉裔情结"具有现实功用,是利益驱动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多JL--体格局进程的鲜明例证.  相似文献   

8.
"三字结构"是单音节和双音节的实义语词按词序组成的诗句结构.它与语言的发展同步,滥觞于较早的散文和诗歌中.屈原大量使用"三字结构"所创造的奇偶相谐的诗歌句式,不仅构成了屈辞新诗体的要素,而且对于中国古代诗歌句式及其语言形式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北宋中叶的文学革新是我国文学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北宋中期以来,古文运动继中唐之后在学术界再次掀起高潮。倡导古文、复兴儒学成为学者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从韩愈到宋代诸儒,古文运动事实上是儒学复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文”与“道”的关系问题,宋代学术界不同群体,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立场阐发了对这一问题的讨论。在宋学形成前,以释智圆、释契嵩为中心的一大批“儒化”的僧人,从佛学的角度对这场日益兴起的文学革新运动给予了关注。他们对晚唐体、西崑体、太学体的批评,对“文”与“道”关系的认识与思考,基本上使古文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为后来的文学复古革新和散文正宗地位的确立初步扫清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从正"心诚意"的求学态度入手,对我国古代特别是对统领我国思想文化数千年的"正统文化"儒家思想中"诚"与"信"的本义及地位进行了探源,就其意义的整合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世纪西方文论"两次转折"内在关联的梳理,可以发现对"文"--即形式、结构、符号等文本性因素的关注展示了历史和逻辑的贯通性.这种贯通性源自"文"与"人"的本体论关联,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必然引起"人"与"文"的历史辩证运动.它表明文化研究在深层本质上与文学研究相通,是一种在文化视野的"放眼"中"盯住"文本性的历史修辞学.  相似文献   

12.
元代海南"黎兵万户府"始置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勃 《民族研究》2004,(2):56-62
元代在海南岛设立"黎兵万户府",作为全岛最高军事机构.但其始置年代,因<元史>及现存诸旧志皆无明确记载,以致众说纷纭或说元统二年(1334),或说至元三十年(1293),或说至元二十八年.现依据大量史实深入考证,认为其始置年代,应当在元世祖至元十五年之后、至元二十四年之前.  相似文献   

13.
结合司空图生平事迹及其崇佛的思想倾向,针对其诗论核心观点"外三说"、《二十四诗品》中的境界说、形神说及其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佛禅认识思维特征进行剖析,具体就司空图诗论中的境界说、形神说与佛禅的禅观、形神观,诗论中主体性意识与佛禅顿悟说以及诗论所体现出的中观思想等问题逐一阐释.同时根据司空图的诗歌创作特征挖掘其与佛禅认识思维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述其诗歌创作是在融摄佛禅认识思维方式后对其诗论主张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论学两篇」 体志气韵 明代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馀师录》曰:"文不可无者有四:曰体、曰志、曰气、曰韵."作诗亦然.体贵正大,志贵高远,气贵雄浑,韵贵隽永.四者之本,非养无以发其真,非悟无以入其妙. 此所谓"体""志""气""韵",其含义可意会而难言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汉人社会的"减肥瘾"的表征特点,呈现"减肥瘾"者可能遭受的身心健康损害.通过对比"减肥瘾"与厌食症的异同,剖析"减肥瘾"的成因及"减肥瘾"者的群体特征.最终在于说明中国的各种减肥现象依然源自古典的"自然"观,却终因个人与群体的内在心理与外在实践之"整合",产生了地方人们认可或不认可的多种身体文化展示.  相似文献   

16.
如何在应用写作中准确地体现出事务语体的风格特征,是本学科教学之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者须把握好其在词法、句法、及修辞方面的特点,并在"准确、简练、平实、规范"上下功夫,从而有效地提高应用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陈胜乐是以散文创作成名的湖北作家。进入九十年代,沉寂于散文创作园地已有数年的陈胜乐,竟突然在全国性的文艺刊物中,频频推出了他的散文理论文章,并相继出版了《散文研究与思考》、《散文新探索》、《散文美学概论》等理论专著。《人民日报》曾专门刊发过评介文章,认为"《散文美学概论》为散文美学这门新学科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它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它的独有见地的理论阐释和解读,它的对理论状态独特的把握方式,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国内著名的《新华文摘》、《文艺研究》、《作品与争鸣》、《文学自由谈》、《当代作家评论》、《作品与争鸣》、《散文选刊》等诸多报刊,对其散文美学研究成果也给予了充分关注,有3所高校还将此书列作学生学习参考书。至此,陈胜乐在他而立之年,完成了由作家到学者的蝉变。国内知名评论家的评论说:古今中外,至今还没有一本系统的、全面的中国散文美学论著。从"五四"时期以来众多的散文理论专著中不难发现,有的是说史的,有的是单篇文章的合集,更多的则是散文技巧和鉴赏。正是鉴于中国散文美学园地长期荒芜的现实,陈胜乐才大胆地闯进了这片处女地当了一名艰难的拓荒者。作为六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作家,陈胜乐已收获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提议成立中央文史研究馆,亲自命名馆名,推荐在湖南读书时的恩师符定一先生出任馆长.当时馆员虽为名士,生活多为拮据.在毛主席举行的家宴上,符先生以"文史馆无非文、老、贫"婉拒,毛主席笑着说:"不光文、老、贫,还有德、才、望,这件事还需要先生这样有学问又德高望重的人担当啊!"在毛主席的恳求下,符先生...  相似文献   

19.
"游坟"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事项表现了回族特殊的社会经历,这种经历与伊斯兰教、汉族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立足于对"游坟"习俗文化意义的解析,改变以往学界仅从丧葬仪式层面描述"游坟"习俗的事实,并从宗教观、自然观等多角度对"游坟"进行诠释,以此展示回族文化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文语境的"族群"与"民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族群"、"民族"等术语在中英语境中使用的规定性问题.有关术语的使用,在不同的场合规定性有所不同.所以,对它们的理解和对译不仅应考虑到术语发展的历史和学术脉络,而且还应看到是谁在使用和操作它们.因为,在学术场合和在公众话语里,它们的规定性差别很大.虽然许多人类族体认同的核心内容都是某种"原生"的叙述,它只能说明人类需要某些精神上的东西来加强群体内聚力,而与族体的恒久性毫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