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踏虎凿花是湘西苗族人民用心灵和挫刀创造出来的具有湘西特色的艺术,它是以独特的工具和加工工艺在纸上凿刻出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纹样图案的民间手工艺,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文章从踏虎凿花的背景分析切入,对踏虎凿花的传承谱系与发展加以深层探究,通过对踏虎凿花几代具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介绍以及对其代表性作品题材、工艺特征进行描述和解析,展现踏虎凿花艺术在纹样、构图、内容、应用等方面的演变历史,探索其折射出来的人文内涵,为泸溪地区踏虎凿花的研究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
正苗族锉花,是以独特的工具和加工工艺在纸上锉出具有纹样图案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是不同于汉族民间剪纸的独特艺术样式,它是用凿刀锉出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剪纸艺术。苗族锉花的出现不仅成为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而且成为苗族文化传承和传播最直观的物象媒介。湘西苗族锉花,传承着苗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展示着锉刀下的湘西风情。  相似文献   

3.
踏虎凿花,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特有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因起源于该县踏虎村而得名。踏虎凿花源于苗族服饰的纹样蓝本,花样繁多、品种齐全。凿花工具有凿刀、蜡版、粉袋、纸钉、剪刀、钉锤、扎针等10样。踏虎凿花的制作:先将花样(亦称花模)贴在纸上,将花样稿打眼,用纸捻子(纸钉)固定压紧,放在蜡盘上,按纹样的边线,上下来回垂直抽刀凿刻而成。  相似文献   

4.
《民族论坛》2011,(12):11-11
近日,湘西州公布了该州第一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名单,共计19个,其中深受广大群众熟悉和喜爱的湘西苗族鼓舞、湘西苗族民歌、踏虎凿花、辰河高腔、湘西阳戏等均设立了传习所,将使这些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弘扬,为推动全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贵州的苗族蜡染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亦是贵州的艺术之花,其样式独特、技艺精湛流畅,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挖掘,结合贵州当地旅游文化,将其与景点元素相融合,研究其在当地现代旅游宣传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湘西苗族服饰纹样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服饰数量、样式、种类极其繁复.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文化内涵.作者对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研究,并结合苗族风土民情、宗教信仰、民族服饰等相关图案,进行相关的书籍装帧应用设计,使其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新颖有效的保护苗族服饰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苗族服饰刺绣纹样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龙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呈现了苗族人的审美价值,彰显了苗族人的心理崇拜。龙纹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标志性、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了深入了解龙纹刺绣,本文研究了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演变、特点及其应用,旨在弘扬苗族文化艺术,凸显龙纹刺绣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苗族服饰刺绣纹样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龙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呈现了苗族人的审美价值,彰显了苗族人的心理崇拜。龙纹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标志性、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了深入了解龙纹刺绣,本文研究了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演变、特点及其应用,旨在弘扬苗族文化艺术,凸显龙纹刺绣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贵州的苗族蜡染作为我国极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间工艺,亦是贵州的艺术之花,其样式独特、技艺精湛流畅,本文通过对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挖掘,结合贵州当地旅游文化,将其与景点元素相融合,研究其在当地现代旅游宣传中的应用价值,促进贵州苗族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区域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纱绣的图案被称为苗族的文化密码、文化基因.虽历经千百年岁月的洗礼经久不衰.其图案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通过图案符号化,赋予了一定的文字功能,为研究苗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探究湘西苗族数纱绣的技艺、历史文化和发展,对传承与发展数纱绣非物质文化具有非常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苗族服饰作为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服饰数量、样式、种类极其繁复。苗族服饰图案纹样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与文化内涵。作者对湘西苗族服饰图案纹样的研究,并结合苗族风土民情、宗教信仰、民族服饰等相关图案,进行相关的书籍装帧应用设计,使其与书籍装帧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建立新颖有效的保护苗族服饰文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湘西苗族银饰是湘西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展成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其品种丰富,形式多样,造型精美,色泽洁白明亮,让人们从头到脚,无处不饰,体现出完美的整体装饰效果,承载着苗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刻的民间崇拜和信仰,成为民族文化的独特象征,是苗族先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淀的文化结果,也是苗族民族性的重要表征和苗族的一种普泛性文化现象。湘西苗族银饰的产生和发展与苗族本民族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不可分割,其制作与工艺明显带有浓厚的湘西区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保护与传承:湘西苗族锉花的现状与转型@田茂军 @尚光菊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为人类艺术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国家政府和人民群众面临的一项严峻的工程.本文将对湘西传统苗族鼓舞的起源、特征和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并通过对湘西传统苗族鼓舞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进行探究,从而提出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新路径.希望能够对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民族地区书院的创建对民族地区的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代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成为湘西发展史上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湘西苗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认为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过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产物.湘西苗族地区书院的创建顺应了湘西苗族地区特有的文化生态,满足了湘西苗族社会对文明进步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湘西苗族鼓舞的起源进行了考究。实地考察了湘西苗族鼓舞的传承方式、传承体系、传承人等因素生存状态,分析苗族鼓舞的生态样式及其成因,对湘西苗族鼓舞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思辨。  相似文献   

17.
田明 《民族论坛》2013,(7):28-29
正苗族花带,是湘西苗族人民使用最普遍的一种小巧精制的民间手工艺编织品,在保靖、花垣、吉首、古丈、泸溪、凤凰各地都有分布,并以花垣和凤凰为盛。花带的苗语方言称"腊繁",其图案纹样多样,色彩鲜艳,斑斓瑰丽,手工技艺灵巧多变、人文内涵丰富多彩,是湘西苗族工艺美术"百花园"里一朵柔媚多姿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踏虎凿花大师邓兴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题记:童年时他为"花客"手摇铃铛,肩背竹篾货箱,他的足迹遍及湘鄂川黔边区;青年时他师从民间艺术家黄靠天,刻苦学艺,凿花技艺炉火纯青;中年时,他突破传统技艺大胆创新,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荣誉称号;而今他虽身染重疴,依然执著于踏虎凿花这一民间传统技艺。  相似文献   

19.
正苗族刺绣,即苗绣。苗族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艺术珍宝,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苗族刺绣图案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深含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情感的真挚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20.
除了独特的民族语言,湘西文化传承符码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民歌、舞蹈、戏剧,习俗、节日,服装服饰、生活用具……这些浸润着民族和地方特色、洋溢着浓郁民族历史文化气息的符码,既是湘西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又是解读和破译湘西土家族、苗族关于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历史记忆、生活憧憬的意象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