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泰 《世界民族》2008,12(2):9-20
近代中东在东、西方文明交往过程中呈现多重二元对立的现象和特征.因此,近代中东民族主义运动的发展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伊斯兰复兴类型,以苏丹、利比亚、沙特为代表;二是现代大众政治类型,以土耳其和埃及为代表.从文明的内、外部交往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类型,无论是从历史环境、担纲主体、阶级力量、目标任务方面,还是从依靠理念、组织方式、具体路径乃至对现代民族国家早期现代化的启动等方面来看,二者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二者之间还存在能够彼此交织、融合的空间.伊朗近代民族主义就是宗教复兴与大众政治两种形式的典型结合.  相似文献   

2.
唐代吐蕃的氏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代吐蕃政局的发展,关乎于二因素:其一为宗教因素,是为苯教与外来宗教佛教之间的竞争与抗衡;其二就是更为重要的吐蕃氏族之间的合纵连横,及其与吐蕃王室的关系。若直言之,吐蕃的体制是为"贵族官僚制",推动吐蕃历史的动力,就是各氏族间的竞合。文章根据大量藏文原典史料,通过对唐代吐蕃各氏族的发展概况、各氏族与吐蕃王室的关系、氏族团的形成、各氏族的竞合、吐蕃王室如何寻觅合作对象和社会基础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唐代吐蕃的政治力与社会势力之间的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3.
壮族没有全民信仰的统一宗教.凡是接触过壮族历史和文化的人都会发现,壮族社会中最具特点的是巫、道结合的宗教行为和观念.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壮族先民经历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的宗教思想发展过程,并在现代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滞留着这些原生宗教的形式与内容.巫教即由古代巫觋发展而来.它和唐代以后传入壮族地区的道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宗教力量,一直主宰着壮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佛教和天主教也于唐宋和近代陆续传入部分壮族地区,但都未能在宗教活动上取得绝对支配权,更不如巫、道在壮族社会中普及和深入.  相似文献   

4.
蒙藏民族关系源远流长,自13世纪上半期蒙古王室与西藏地方正式发生政治联系以来,在这大约7个半世纪的历史长河中,蒙藏两族人民关系密切,友好往来,相互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蒙藏关系史同其他事物发展一样,是以波浪式向前发展,有低潮阶段,有高潮阶段.而较特殊的是这些高潮阶段,似以宗教和政治为经纬交织而成.或者说,蒙藏关系历史长剧的若于高潮场面,是由蒙古汗王与西藏宗教领袖,合台演成的,既闻马蹄噔噔,又见香烟缭绕,威武壮观,动人心弦.例如13世纪上半叶的阔端宗王与萨班法主,13世纪下半叶的忽必烈皇帝与八思巴法王,16世纪下半叶的俺答汗与三世达赖索南嘉措,17世纪上半叶的固始汗与五世达赖罗桑嘉措及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等等,他们合演出一幕幕史剧,共建成一座座丰碑.此种情况,在中国民族关系史中,可能是独具特色的.下面仅就蒙元统治者利用萨迦派代理吐蕃、喇嘛教成为蒙古族的主要宗教信仰、蒙藏两族政治宗教势力的进一步结合等方面,谈点肤浅意见,并乞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5.
宗教问题主要是由超世的以信仰为核心的宗教差异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它外化并辐射至与信仰体系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诸多方面,从而构成不同宗教、教派、宗教与社会公共生活、民族、国家之间以及国际问的矛盾.宗教热点问题,究其实质就是具有宗教因素的各种社会关系在不同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不同思想文化交汇点上的冲撞.从国际层面如何有效调控和处理宗教热点问题,始终是关乎人类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本文仅撷取2009年世界宗教热点问题中的十例加以评析,旨在探讨宗教热点问题发生的机制和规律,正确把握宗教问题与国际政治生态的涵化关系、国际政治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关系,以期能为更多的人们所关注和重视,并通过共同参与和群策群力的方式来化解宗教纷争,进而推动国际社会的和谐发展与团结进步.  相似文献   

6.
廖杨教授新著<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的多维透视--以广西为考察中心>于2009年3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全书共71万字,是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本书选择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按照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历史演进的顺序,从历史与现状、地方与国家、区域与全球、边缘与中心、民族与宗教以及地缘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来透视广西的民族关系与宗教问题,梳理了不同时期广西民族关系和宗教问题历史变迁的基本线索和发展规律,并依托问卷数据对民族、宗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7.
近代青海由于地处内陆边陲,传教士基于近代青海多民族、多宗教状况,制定适合青海地区的传教方法,形成了近代青海地区基督教传播的特点,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在传播发展过程中对近代青海社会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室民族主义是泰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来源,泰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进程始终与王权政治影响下王室民族主义的兴衰紧密相关。泰国王室对泰北山地少数民族的整合大致分为五个主要阶段,由此反映出王室民族主义“重构—复兴—巩固—衰落”的发展脉络。建立以王权为国家政治核心的现代民族国家体系是泰国王室民族主义的重要特征,但也因此引发了相应的族群身份政治问题,对泰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瞿秋白的宗教观经历了于学理上的初步研究、生活中的切身感悟,与在新俄之考察研究所得,而后方把宗教和宗教问题主要放在了现实社会的政治层面上来加以分析和评述的形成发展过程.他的宗教观内容丰富且鲜明具有自身的特色,广泛涉及到宗教和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正确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政策纲领和实际做法等.它是我党早期探索处理宗教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起步阶段的重要历史见证,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根植于民族情感与民族意识的宗教文化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民族成员的政治认知与政治评价,并成为乡村政治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在民族地区乡村政治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关注少数民族的宗教文化,以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1.
韩鸿 《中国藏学》2020,(3):184-194
拉达克是西喜马拉雅地区的重要交通、经济、文化中心,但是有关拉达克的近代史料多有散逸。作者在德国发现了现存最早的藏文报纸《拉达克新闻报》与《拉达克信使报》,这两种报纸内容涉及20世纪早期西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是研究拉达克地区近代史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两种报纸的创办与内容均有较多的中国元素,同时也呈现出明显的宗教偏见和东方主义色彩,可成为研究西喜马拉雅地区"接触地带"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 ,宗教曾经与国家政治、法律交织在一起 ,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力量。在当代中国 ,各种宗教在许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因而在民族法制建设中 ,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宗教与法律的关系 ,强调法律的权威性 ,大力培养公民的现代法律意识 ;另一方面 ,要正确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加强和完善对宗教事务的法律化管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促进民族法制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安多藏区寺院林立,现存藏传佛教寺院以清代寺院为主,有格鲁派、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觉囊派等.寺院类型也较为复杂,有一般性寺院,也有形成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寺院.形成过区域性政教合一统治的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信众通常结成牢固的供施关系,在“供”与“施”的交换模式中将社会生活编制在一张无形的权力文化网络中,对所在地区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宗教历来在青海藏区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与藏区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藏区的行政、司法乃至日常生活亦与宗教息息相关.因此,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区别对待多元与统一、私人事务的宗教信仰与国家公共权力,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信教群众的人心向背,影响到民族政治行为的趋向和藏区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东女国是沟通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的重要桥梁,当然,在唐朝和吐蕃政治、经济、宗教、社会习俗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加之东女国自身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东女国的经济生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这种民族特色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而且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旅游品牌,它在振兴西部经济的伟大战略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鼓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宗教扩大化是近些年在国内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由于其在民间已经对民众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极端宗教思想也乘机钻宗教扩大化的空子,挤占合法宗教的空间和话语权,争夺合法宗教的信众,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因此,基于关注宗教活动变化的现实状况,提出宗教扩大化的概念,分析其对民众生活产生的负面影响,是本研究的核心内容.本文是将合法宗教(包括合法教派)和极端宗教思想分开来讲(事实上它们原本也不是同一个教派),就是为了便于理解,宪法中是如何确定合法宗教(包括合法教派)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的,而极端宗教思想的非法渗透,不仅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样也是对合法宗教本身的一种侵害.文中所提出的宗教扩大化是相对于合法宗教超出了其规定在场空间和本身赋有的修身职能而言的,是专指宗教在场的扩大化和宗教职能的扩大化.宗教扩大化对民众生活所涉及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公民权利、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制度、法规等广泛的层面.因此,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李福泉 《世界民族》2007,18(5):18-27
近代以前,科普特人作为"被保护民",与埃及主体居民穆斯林和睦相处。进入现代社会后,在埃及传统伊斯兰政治观与现代政治观相冲突的过程中,科普特人问题由此产生。科普特人不仅在宗教等领域受到限制和歧视,还频频受到穆斯林极端分子的攻击。由于伊斯兰力量的强大、埃及政府在一定程度上的漠视和科普特人自身的消极反应,科普特人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研究回鹘西迁及相关问题的学者们都肯定了汉文史料中有关840年回鹘西迁葛逻禄之地的记载,在这个基础之上,各家对这些回鹘西迁以后的发展做了进一步探讨。由于十世纪末灭亡萨曼王朝的喀喇汗朝的起源及其早期历史一直模糊不清,所以对回鹘西迁的探讨又与对喀喇汗王朝起源的探讨交织在一起。迨至普里查克提出并论证喀喇汗王室起源于葛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由于英国殖民主义势力在喜马拉雅地区的扩张,以及英俄竞争对这一区域产生的压力,引发喜马拉雅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变动,导致西藏地方与尼泊尔的关系呈现出"希望、挑战与挫折并存"的状态。这一时期藏尼间的政治关系因边界争端、贸易纠纷等长期存在,时常表现出冲突与矛盾,而两者间原有的宗教、文化及民间社会的联系仍绵延不断,为双方关系的保持与调整提供了多维的渠道。文章利用西藏地方和尼泊尔两方面的史料,记述1918—1921年西藏协助尼泊尔修缮斯瓦扬布大佛塔等史事,力图呈现近代西藏地方与尼泊尔关系更加全面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一种经久而普遍的社会现象,宗教既属于人的思想信仰问题,又是社会政治问题。既以特有的神力叩击教徒的心弦,又以特定的方式作用于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科学、哲学等社会实体和社会意识。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截至2008年底,我国约有1亿多宗教信徒和30多万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场所85000多处,宗教团体3000多个,是一支很重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