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是云南民族文化十分典型的内容之一,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对其文化内涵的传承,是云南建设"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保护传承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为主要内容,介绍了其建筑特色及保护的具体措施,并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云南省民族文化宫项目,希望能够为我省民族传统民居在发展中得到保护与传承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村寨民居是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生活居所,承载着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通过对广西隆林县猪场乡那伟村洞沟屯苗族村寨的走访调查,记录干栏式花苗民居建筑的现状,分析当地传统民居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根本为人、枕栏而居、眼前有景的传承保护设想,以期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理古城白族民居文化面对旅游城镇化的冲击,打造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白族民居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关键.文章从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三个角度提出营造人文环境,开发新建材,研究白族民居文化新因素,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注入白族民居文化传承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市场机制发展白族民居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理古城白族民居文化面对旅游城镇化的冲击,打造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白族民居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关键。文章从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三个角度提出营造人文环境,开发新建材,研究白族民居文化新因素,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注入白族民居文化传承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市场机制发展白族民居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土家族木匠彭善尧师傅的访谈,梳理了湘西土家族传统民居营建过程中的仪式、习俗与技艺等内容,分析了土家族传统民居营建技艺传承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建议。  相似文献   

6.
木楞房和木板房是怒族居住文化的主要部分,其文化特质表现为人们实实在在的生产生活需要;其传承动因来自其传统生活方式、传统文化教育功能、建造技术以及居住的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探究怒族民居的文化意义,对保护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汶川县龙溪乡羌族民居建筑文化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对该地区羌族民居建筑中所反映出的建筑文化、建筑的外观及内部空间布局设计等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国内外多领域、多角度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民居建筑创作成果,以及传统民居建筑设计实践案例,为羌族民居建筑的建筑文化和建筑创作的认知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基础和较全面的时空视野。在概念辨析的基础上,运用概念叠加法对羌族建筑文化进行层层分析,从建筑文化传承的角度重新剖析实体构成元素,并勾画出羌族民居建筑文化重构的策略。调查分析羌族新的民族属性和对空间的新的诉求,将CAS理论与羌族建筑文化因素相结合进行解析,并以该理论为指导,对龙溪乡羌族建筑文化因素做出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建筑文化传承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樾 《中国民族博览》2017,(20):212-213
彝族建筑艺术实际是非物质文化和工艺艺术文化的综合体,它可以为文化的体验提供一个综合的场所,它依托于凉山地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是综合文化呈现的载体.彝族民居的研究最早是集中于对传统民居的研究,其后从现代建筑科学的角度对彝族建筑发展、彝族传统民居形式传承和彝族现代居住环境观点有诸多探讨;近年来对彝族建筑的发展不再局限于建筑设计本身,更注重建筑与文化的多方牵引作用,如陆铭宁的《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就是从建筑与自然环境、建筑与人文环境的关系探讨.但是目前还鲜有从文化体验角度出发,对彝族建筑生态环境和人文旅游环境进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俊 《中国民族博览》2016,(22):183-184
民居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载体与文化表现形式,而传统民居则承载了一个民族民居形式的发展历程.其中,满族传统民居不仅发展历史悠久,在先秦时期就已存在,而且对今天的民居形式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满族传统民居的演变历程介绍了几种主要形式的满族传统民居,并对满族传统民居对当代居住空间形式的影响进行了阐述,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满族传统民居文化.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当下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少数传统文化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较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丢失,例如在文字和习俗方面,少数民族汉化问题较为严重,原有的文化缺失传承,这对于民族文化发展来说,显得十分不利.本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注重从傣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层面入手,分析了傣族传统文化如何进行保护,并就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承载着历史发展记忆的传统村落和民间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地消失.非物质文化是传统村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该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扬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作为壮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山歌文化,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优秀民族文化的精华,对于整个壮民族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时代在发展,世界各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趋势愈加强烈,保存壮族山歌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更为重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壮族山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该是以整体性思维为视角;同时在产业化适度开发中传承;在动态中进行传承保护.  相似文献   

13.
试论新农村建设中民居特色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红 《民族论坛》2007,(10):25-27
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建筑民居现状与原因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强势文化对农村文化的深刻影响,指出传统建筑民居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提出传统建筑民居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恩施州各县市掀起特色民居建设热潮,在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试点中,一处处新建和改造的民族民居特色鲜明,这些凸显恩施州地域风格的建筑形式,已成为展示恩施地域建筑文化的新看点。然而,对于特色民居如何融入恩施传统建筑元素符号、传统建筑文化该不该淡去等问题的讨论也随之而来。为此,本文将从恩施州传统建筑的存在价值、文化意义及传承发展,探究特色民居运用传统建筑元素的方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受到自然条件、地域环境、人文民俗的影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适宜的色彩特征,粤北传统居民色彩也不例外。通过对粤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人文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探讨粤北传统民居色彩上的地域性、传承与变异性、象征性中形成的质朴、不张扬、吉祥的色彩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家民委和财政部正式出台<关于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后,宜昌市结合实际,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白岩坪村、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和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以下简称两村一乡)全面开展了以"三特"即特色民居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建筑色彩受到自然条件、地域环境、人文民俗的影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适宜的色彩特征,粤北传统居民色彩也不例外。通过对粤北自然环境、地域文化与人文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初步探讨粤北传统民居色彩上的地域性、传承与变异性、象征性中形成的质朴、不张扬、吉祥的色彩特点。  相似文献   

18.
2012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王铁志率调研组赴宜昌市、恩施州就湖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在宜昌市点军区车溪土家族村,王铁志对车溪村近几年在民居保护与改造、民生改善、传统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变化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车溪在全国起到了试点示范作用。在考察了恩施州建始县高坪镇大店子村、咸丰县黄金洞乡麻柳溪村、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同时也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就必须积极探索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策略。本文分析了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数字化时代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中地区地域辽阔,气候宜人,且传统民居分布较广,数量较多。文章以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周家大院作为探究基础,通过对其深入的探究和挖掘,从而试图归纳关中传统民居的现状。重点探究关中传统民居保护及其传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