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30多年以来,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经历了从理论到方法的一系列重要变革。学术范式的转变与视觉文化的再度勃兴,确立了影像民族志的学术合法性,在文字民族志与影像民族志之间建立起对话与互文的关系。加之多媒体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影像民族志的写作也从早期单一的人类学纪录片朝向虚构影片、网络互动短片等新的表达形式进行探索与实验。国际人类学影像民族志也因此而呈现出多元而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自早期应用沉浸式视听技术的"印象"系列实景演出至今,实景文旅项目已发展近二十年.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沉浸声技术的文旅项目,其中对沉浸式形式的创意运用是实现文旅项目效果呈现的关键.本文对沉浸式文旅项目中的舞台戏剧作品、影像作品、交互作品这三种形式的创意呈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交互设计作为一个新兴设计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涉及与发展,醴陵生产陶瓷的历史悠久,拥有举世闻名的陶瓷文化和发展历史.现今产品设计已经进入关注人性化的成熟阶段,所有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式都体现以人为本.在醴陵陶瓷产品设计中也应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利用交互理念,注重交互对话与陶瓷产品行为互动的过程.在交互设计下的醴陵陶瓷产品设计能显著地提高产品感染力,进一步拓宽事物的承载价值,并指导新兴设计与传统工艺的火花碰撞,找寻交互设计与醴陵陶瓷产品设计的创新结合点.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50年代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以来,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边民跨国互动呈现出阶段性特征。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不断巩固,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国家的边境族群跨国互动呈现出开放和谐与双赢互动的总体态势。  相似文献   

5.
旅游中的互动本真性:好客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了旅游中的单向本真性概念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本真性的概念.并以好客旅游为例说明互动本真性,对互动本真性的复杂含义进行了概念分析和词义澄清.认为单向本真性更多地是与观光旅游相联系,而互动本真性则更多地同参与性旅游相关.好客旅游(或做客旅游)就是一种游客参与建构互动本真性的形式.  相似文献   

6.
军史是军队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我国人民军队光辉的历史,承载着党和国家对人民军队的期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军史馆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实现传播、展示、教育功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交互设计作为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特征,其应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将交互设计融入到军史场馆的陈列布展和建设中,创新展陈方式,能更好的发挥军史场馆文化传播和教育作用。本文以莱芜战役纪念馆为例进行分析,对交互性设计在军史场馆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宋朝正处于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兵书编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军事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着宋代兵书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宋代兵书的编撰促进了军事技术的推广,这种良性互动又直接反映到军事实践之中.从宋代兵书的编撰可以归纳出中国古代军事技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地理位置、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的差异以及工业化程度的不同,客观形成了经济互补性,构成了网络组织动态系统.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该系统呈现出信息经济性、组织形式经济性、速度经济性,通过需求方规模经济与供给方规模经济的有机交互,形成用户价值增加的同时产品平均成本降低的双重效益的动态过程.然而只有获得临界容量,才能增加净收益,因此必须提高用户预期、与合作伙伴组成强有力的战略联盟、保持网络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年提高,高职学校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转变,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集中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互动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了应用互动教学的必要性,重点讨论互动教学实际应用到课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近20年来,中国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呈现出多种文本类型,从事影视人类研究的学者们依照不同的理论框架,发展出学术宗旨、创作方法与表现形式各异其趣的影像民族志,使得这一基于视听媒介的人类学民族志文本,具备了较文字型民族志更为丰富、多义的表述能力。将人类学影像民族志划分为学理型影像民族志、描述型影像民族志、表现型影像民族志与应用型影像民族志四个基本类别,通过对诸多作品实例的分析,淬炼其理论要义,展现多元价值取向的影像民族志对于人类学主体学科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泛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确保和提升高校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是摆在高校甚至是国家层面的重大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高校校园教育影像文化、公共影像文化、互动影像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为当下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壮汉文化互动与交流的历史进程中,也存在着对立和冲突.这种对立和冲突成了壮族民间长诗表现的重要内容.通过壮族民间长诗我们可以看到,壮汉文化间的对立冲突,既体现在壮族族群命运生存上,也体现在壮族个体生命成长上.并且,壮族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与族群命运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产生、发展、兴盛与乡村社会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较真实地反映了乡村社会生活的多元图景.1949年以后,环县道情皮影戏受到了国家的改革.处于政府改造下的地方影戏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娱乐功能的主导地位被政治教化功能所取代,政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介入到地方文艺,并融入到乡村生活之中.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考察对象,试图剖析民间皮影戏在政府的改造下,民间文化在内容、形式和功能方面的转变、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及其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平话人是华南汉族的古老族群之一.这一由中原汉族迁徙而来的族群,在对异地环境漫长的适应与发展过程中,在保持了对汉族身份认同的同时,与当地族群的互动、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平西人,这些处在城市化潮头的平话人不仅面临着生存方式与农民身份的转型,其人文特征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的多媒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媒体视频资料的导入,激发学生参与兴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成功互动;设计教学专题,布置多媒体化的作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展示力和交互性;把握学生当前的"学情",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化,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影像在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当中不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具体地存在,同时也作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交流、观察事件的互动关系的载体而抽象地存在.通过影像这个媒介,拍摄者、被拍摄者和事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短期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是由影像表现,由事件引导,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双方的互动支持而形成的.在这个互动关系当中,影像的角色将会是双重的,它既可以是客位的--拍摄者的工具,也可以是主住的--被拍摄者(即"本文化持有者")的工具.于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影像干预了事件,同时也被事件和影像所干预.  相似文献   

17.
玉树灾后重建在区域稳定、文化发展、生态保护中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玉树灾后文化建设中呈现出宗教形式的多样性、文化变迁的堕距性、文化资源的竞争性、区域利益的博弈性,在客观上形成了国家与乡土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再造、文化重构与发展转型等多重社会矛盾,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关注玉树灾后重建中的文化建设,是构建玉树灾后文化关系和谐有序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民族地区社会重建中国家利益、区域利益、民生利益和谐共生的社会关系基础,是推动玉树灾后民族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8.
尹珂 《中国民族博览》2016,(10):139-140
在新媒体环境中,各种传播媒介手段的出现以及传播形式的扩张,促使舞蹈与影像艺术得到完美结合.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视,其画面性以及色彩性将影像艺术的魅力进行展现,舞蹈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得到全面展现.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舞蹈与影响艺术的结合,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舞蹈的传播途径.本文从新媒体环境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探讨了舞蹈与影像艺术结合的表现性,将舞蹈在影像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以及艺术魅力进行全面展现.  相似文献   

19.
贺州地处萌渚岭中段、 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地带,这里世居着壮、 汉、 瑶、 苗等族群.这些语言族群长期以来与汉语方言族群毗邻,随着经济、 文化的交往,语言接触互动成为必然.区域族群语言互动的原动力来自彼此的多层次需要,其差异根源在于族群文化内在的认知结构及文化语法.这种差异表征在语言上为语言符号的非对应性,族际互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互动的形式通常有语言互用、 词语互借、 语法互适,不管何种形式,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族群个体或群体认同的基础上.语言的彼此认同互动,有利于语言和族际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20.
虚拟数字博物馆的建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科教与传播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对非物质文化产生的过程、展品独特性特征展陈方式以及浏览过程中的交互性和体验性方式的研究有所欠缺。本文以具有扁平化和动态性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州皮影为研究对象,进行皮影数据库的建立及符号库的应用研究。以皮影人物定制和戏曲场景对白组合两个方面进行交互性组织框架的创建,以充分发挥虚拟数字博物馆的形态及浏览方式自由性与视觉体验互动方面的优势。立足皮影自身的符号特征研究,尊重其真实性、文化性和进行时代性延续的根本,为其他类型展品的虚拟数字博物馆在交互性和体验性的多样性提供一定的方法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