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通过对云南特殊的宗教文化背景的分析,分析了云南地区宗教多元化对白族木雕审美意识的影响.白族木雕是中国传统木雕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宗教背景,白族木雕体现了复杂的宗教色彩.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开发对于中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资源而言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有效手段,符合民族文化变迁规律,更是带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一个千年古村——诺邓白族村的发展为例,在保护诺邓白族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瑰丽的自然景观中,探索诺邓白族传统文化保护区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三道茶,一苦二甜三同味;仗鼓舞,动作多变,古朴明快;打花棍,边歌边舞,悦耳动听……近日,在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一场场精彩绝伦的白族传统风情表演,让笔者大饱眼福。 相似文献
5.
云南民居众多,其中以大理白族民居特色鲜明,其中独具白族特色的院落陈设、照壁门楼,典型的白墙灰瓦、白族彩绘,无一不体现出白族民居特色。本文对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进行研究,分析云南大理白族民居装饰图案艺术独特特色。 相似文献
6.
7.
8.
9.
云南大理白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在其受众面、持续性及传播方式等方面相较于东部沿海城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支持受到地域与经济的制约,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现阶段,通过制定法规条例手段进行保护,并利用现代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来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使其在与现代元素... 相似文献
10.
甲马是一种民间木刻版画艺术,主要用于祭祀,在我国云南白族地区流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云南白族民间甲马纸的源流进行分析,对其传承进行探究,研究云南白族民间甲马纸的变异,以期促进甲马这一民间艺术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教案是舞蹈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一本好的教案凝聚了一个老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它包含了教学的总结、思考、提升,是教师对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质量把控的呈现.本人以白族民间舞蹈教学(女班)单元为例,将本单元教学安排以教案结构形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书店进军乡村既是现代实体书店寻求自身转型发展路径之举,也是探索乡村文化振兴途径之措。先锋团队在沙溪构建复合型经营的综合体书店,以厚实的图书资源为基础充实沙溪的精神粮仓,以独特的营运模式为推手丰盈沙溪的物质粮仓,深刻地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之中,助益该地重塑文化场域、发展文创产业、深化文旅融合、建构文化生态等,为书店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积累有益实践经验。进驻乡村的书店成为乡村生活品质提高、文旅融合、乡村文化展示的平台,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种新的载体与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白族对"民家"、"民家人"之称表现出高度的认同感。云南白族被认为是桑植"民家人"的始祖,对其形成原因,本文主要根据明王朝在全国推行以卫所为主体的军事制度来探究,不难发现桑植白族是"爨僰军"作为归附军戍守卫所留下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4.
视觉传达仰仗新科技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导形式,为洱海白族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文化载体为洱海白族水文化地表达提供了可视性,数字媒体提高洱海白族水文化传达的交互性,互联网增强了洱海白族水文化传播的高效性;在文化旅游发展热潮中,促成了洱海白族水文化的视觉转向,并应用于以水纹装饰创新文化传播、以水波动态衍生产品... 相似文献
15.
大理古城白族民居文化面对旅游城镇化的冲击,打造出具有地域性文化特色的现代白族民居是其传承与保护的关键.文章从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三个角度提出营造人文环境,开发新建材,研究白族民居文化新因素,在日常生活与教育中注入白族民居文化传承观念,利用现代化技术、市场机制发展白族民居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视觉传达仰仗新科技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导形式,为洱海白族水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文化载体为洱海白族水文化的表达提供了可视性,数字媒体提高了洱海白族水文化传达的交互性,互联网增强了洱海白族水文化传播的高效性;在文化旅游发展热潮中,促成了洱海白族水文化的视觉转向,并应用于以水纹装饰创新文化传播、以水波动态衍生产... 相似文献
17.
18.
以“礼”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作为社会实在还是话语形式,始终与“俗”相辅相成,代表了传统中国社会与文化普遍性及其特殊性。某种程度上,它们之间在社会实存中存在似是而非的相似性,在话语形式上导致模棱两可的话语体系,两者间的张力也体现了中国社会的多层次性。礼俗互动的研究范式旨在探讨文化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社会机制,并在多样化的社会差异中找寻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同一性。白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自古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亦是儒释道融合的民间典型之一,分有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把白族礼俗互动的文化特质放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来讨论,目的在于从中挖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也意在追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起点。从而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诉求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