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开封地处中原腹地,古称"汴州""大梁"。历史上先后七朝定都于此,为我国少有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夷门自古帝王州"的开封就是经济文化中心,在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地表古建遗迹众多。山陕甘会馆便是其中艺术价值和建筑价值较为显著的一处。开封山陕甘会馆集宫殿建筑、商馆建筑以及清代民居建筑为一体,既有雄伟壮阔的雍容,又有着典雅韵致的精巧玲珑。其中建筑装饰的雕刻包含三种形式:木雕、砖雕和石雕。无论从选题、造型、纹饰、制作技艺还是审美心理都集中体现了中原地区雕刻装饰特色、独特艺术风格以及浓郁的中原民俗特质。  相似文献   

2.
秦耕 《中国民族博览》2023,(13):171-173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于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凭借其精湛的技巧和丰富的象征意义,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幸福境界的向往。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艺术与雕刻工艺展开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通常情况下,晋商大院的"三雕"艺术是指在晋商大院中组成建筑装饰的三种雕刻装饰艺术,即木雕艺术、石雕艺术以及砖雕艺术,通过建筑的多样化造型,能够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本文从人们的审美特征、传统民族思想、晋商商俗民风以及外来文化影响等方面,对晋商大院的"三雕"艺术装饰动机进行了分析,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并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地域文化的载体与符号。山西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笔墨,该地区有许多古朴大气、装饰精美的传统建筑。当你了解这些建筑时,可以从中窥探到山西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发展。其中,明清时期的晋商会馆属于较为典型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建筑上的吉祥图纹,在一定程度上将晋商会馆产生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展现了出来。因此,本文从明清晋商会馆中吉祥图纹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能为现代建筑传统元素的运用提供相关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秦文斌 《中国民族博览》2020,(1):198-199,218
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闽南地区作为历史上移民人数较多的区域,一共经历了四次人口大迁徙,所以有着丰富的中原文化,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受到海外文化影响。因为特殊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基础,所以奠定了该地处独特的地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突出的建筑代表,即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其中大量的建筑装饰是该建筑组群最为突出,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对象,可从多个角度反映出闽南地区独特的地域性文化特征。鉴于此,本文将以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群及其装饰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工艺技术、礼仪宗教、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谈谈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阳懋德堂历经百年,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木结构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本文从懋德堂建筑的雕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懋德堂古建筑雕刻艺术特点,并将其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整体建筑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归结于对懋德堂等古建筑的保护上,以求通过本文的一些研究,让东阳懋德堂更为人熟知,受到更多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开封伊斯兰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开封伊斯兰教的地位,对伊斯兰教传入开封的时间采用了更有根据的"可能是唐,确切为宋"的提法,并为此主张将马依泽、所非尔、革哇默定三大世家的传说放在北宋中原与西域交通这个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范围内考查。本文还概括出开封清真寺区别于他处清真寺的四个特点,对开封经堂教育、特别是经堂教育经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重点研究,进行了初步分期。介绍了民国以来与开封伊斯兰教有关的六位人物和三本著述。最后列举了现在能知道的开封伊斯兰教有关碑文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回族雕刻艺术是回族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形成了自己的类型和风格,其中的代表作品和人物,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价值.要保护与传承回族雕刻艺术,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东阳懋德堂历经百年,其体现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无可替代,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木结构的艺术处理等方面都极大地体现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平。本文从懋德堂建筑的雕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懋德堂古建筑雕刻艺术特点,并将其具有的艺术价值与整体建筑的价值进行阐述,最后归结于对懋德堂等古建筑的保护上,以求通过本文的一些研究,让东阳懋德堂更为人熟知,受到更多关注与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服饰的解释是"衣着和装饰",衣着指的是指身上的穿戴、服装的式样、穿戴的方式,装饰指的是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造型轮廓和雕刻装饰.广义地说,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的物化,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是这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的分析,探究宋代女性服饰发展因素,从中发现宋代女性服饰在服饰制度、服饰图案和色彩方面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干栏式民居、鼓楼、风雨桥等建筑为代表的物质性文化,以营造技术、装饰工艺、居住方式为载体的行为性文化和以建筑仪式、居住信仰、习俗及审美情趣等观念性文化构成的建筑文化体系,是壮侗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因地制宜、富于创造、不断积累而形成的,是壮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壮侗民族的智慧与创造精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本文以多维的视野,对壮侗民族建筑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14.
"东干"名称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小鹏  沙勇 《民族研究》2007,2(1):75-81
历史上的"东干"一词曾用来指称我国西北地区的回民."东干"一词既不是突厥语"留居"、"转变"之意,也不是从"东甘"、"潼关"、"敦煌"、"东岸"之类的地名转变而来."东干"应是陕甘方言"东安"的音变,原指陕西东府地区,当地人(包括回民)以"东安人"自称,维吾尔等突厥语族借用来指称清乾隆年间以后迁入新疆的陕甘回民.同治元年回民起义首先在东府地区爆发,新疆维吾尔族和俄罗斯人遂用"东干(安)"称参加了起义的西北陕、甘、宁、新广大地区的回民,"东干"成为陕甘回民的别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古建筑的装饰是记录居民的生活、经济、生产、民俗宗教的重要历史文化.潮溪村古建筑装饰是根据宗教、艺术文学和民俗风俗等各方面体现的,并且潮溪村古建筑装饰的工艺有很明显的地域特征,古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装饰相结合,也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潮溪村古建筑的屋顶、山墙和漏窗等是装饰的重点部分,极具文化内涵.古建筑的装饰不但表达出古代人民心理上的信念,更是体现出潮溪村古人民的思想境界,以及古建筑装饰工艺的精湛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6.
白草 《回族研究》2004,(3):60-64
《西去的骑手》是以在西北地区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马仲英为原型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其中涉及到了两种文化系统,即西北地域文化和中原文化.在单纯而又丰富神秘的人物形象马仲英的描写中,体现出了西北的生命之感.小说的立意即在于通过西北地城文化中刚烈、壮美的"血性"精神,来恢复中原文化中固有的刚强精神.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文化因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艺术文化,更是土家族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研究土家族传统建筑装饰元素的特点原理,探讨其中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在室内外装饰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凝聚了少数民族传统艺术的灵魂,虽然物移时易,仍具有永相传承的价值,仍会对当今时代建筑的室内外装饰艺术产生启发诱导、借鉴指引的作用。随着我国逐步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现代主义为主要思想来源的现代装饰艺术已难以满足人们日趋多元的室内室外装饰需求。推进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现代室内室外装饰文化的创新融合,成为传承少数民族传统建筑装饰艺术文脉并救济现代装饰艺术发展之弊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9.
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是指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距今100年前后,主要由西方国家建设的,可以从带外墙的走廊进出建筑内各户室的近代西方建筑。这类建筑的风格与当时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格区别较大。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烟台被迫对外开埠,外国人开始在烟台进行商业、公务、居住等活动。在此期间,西方国家根据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居住生活特征再结合近代胶东的建筑风格、地理气候特点,在烟台山及其周围建造了一定数量的外廊建筑。加大对烟台山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的研究和保护力度,对于保护文物资源、见证历史发展沿革、发掘近代西式外廊建筑结构设计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服饰的解释是"衣着和装饰",衣着指的是指身上的穿戴、服装的式样、穿戴的方式,装饰指的是起修饰美化作用的物品造型轮廓和雕刻装饰。广义地说,服饰是人类物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的物化,服饰作为一种符号,是这个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反映。本文通过对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时代背景的分析,探究宋代女性服饰发展因素,从中发现宋代女性服饰在服饰制度、服饰图案和色彩方面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