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文萃》2008,(14):7-8
中国警告其官员,任何与地震有关联的腐败将受到严厉惩罚。这场地震已造成逾5万人丧生、500万人失去家园。中国国务院网站周三发布的通知说.该国最高反腐败部门将严肃处理那些挪用或拖延救灾款发放的官员。外交部副部长王毅周三说。中国政府将努力确保援助不被浪费。王毅在北京举行的联合国800万美元捐助接收仪式上表示,中国欢迎和接受来自国际社会的所有捐助。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越来越受人们关注。中美台三边关系[1]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台湾问题的前景和东北亚甚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和平与稳定。后冷战时期的中美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中美关系居主导地位,两岸关系与美台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受中美关系的制约。但是另一方面,冷战后,台湾政治的发展正在对中美台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此外,中美关系和两岸关系都呈现出政治与经济相分离的特征:一方面政治关系动荡不定,甚至停滞倒退;但是另一方面,经济关系又日益密切。在后冷战时代,影响中美台关系的主要因素是美国全球战略…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6月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重庆正式签署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ECFA)。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两岸关系率先在两岸经贸关系上有了制度性突破。这将为日后两岸  相似文献   

4.
《决策探索》2008,(9):10-10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目前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随行的访问团成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两岸双方应当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切实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5月17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在海峡论坛大会上宣布了推动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等八项政策举措。当天,商务部、国台办正式发布《关于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或设立非企业法人有关事项的通知》,标志着象征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陆资赴台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相似文献   

6.
自第一夫人彭丽媛首站出访俄罗斯身着国产品牌服装,到王毅外长选配座驾红旗H7,再到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的成立以及中国制造业自主品牌价值的首次评价发布……有关自主品牌发展的重大积极讯号不胜枚举,中国必将开创自主品牌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8.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9.
马英九当局执政周年两岸关系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贺 《领导文萃》2009,(12):27-31
马英九执政一年来,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轨道,取得重大突破。两岸民众情感日益加深,岛内主流民意期盼两岸和平发展。未来两岸关系必将围绕经济合作、文化教育交流、民问往来等议题继续推进,取得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10.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11.
● 台湾本届“立委”选举揭晓,泛蓝获胜,泛绿受挫。这一结果表明, 当前求和平、求安定、求发展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 泛蓝过半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两岸关系的困局,但两岸关系形势 将依然严峻。未来两岸关系将面临“三利三难”。● 台湾岛内的民意在经过数次选举的割裂之后,与陈水扁当局的施 政措施与两岸政策之间将发生更大的落差与矛盾,台湾政局纷争 不断、动荡不安已可预期。● 这次选举结果表明,岛内政局的发展走向仍然受到国际大环境, 尤其是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牵制。  相似文献   

12.
王蔚 《领导之友》2009,(6):41-41,64
在过去三十多年海峡两岸的交流过程中,经贸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两岸经济的深度发展,文化交流将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的存在;文化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内在精髓,维系着历史的持续发展。因此,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全球背景下的能源与环境合作:中美关系中的战略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背景下的能源与环境合作:中美关系中的战略牌王毅,张冀强,吴昌华,贺克斌一.中美应关注全球性战略议题中美两国,无论在政治、社会、经济方面,还是在国际事务和双边关系上,既存在共同的利益,又存在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因为文化差异和缺少交流所造成的不理解严重...  相似文献   

14.
单小洁 《经营管理者》2009,(24):215-215
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今天的两岸关系正按照“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快速发展。从历史的经验和现状来分析,一鼓作气的快速实现台湾的回归并不是一件易事,两岸关系的很多问题,只要一触及到主权、国家、政治层面,便会被激化、升级成为对立事件,对两岸关系的发展造成重大阻碍,甚至导致两岸关系的后退。如果政治层面的问题不好谈,我们可以转而多谈谈民生和经济贸易等互助互利的软性问题,在全球化浪潮下,大陆可以加大力度推动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将台湾的发展与大陆的繁荣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保证两岸稳定的政治关系的前提下,通过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岸关系及人民福祉既需要和平,也需要发展,以顺利取得新世纪的有利态势。在和平发展的前提下,两岸关系可从经济基础延伸到政治关系、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家庭关系、教育关系,特别是青年交流的推动等方面。目前,两岸双方皆在和平发展前提下开展交流与合作。台湾市场在外部环境的制约与潮流冲击下,需调适自身向ECFA的结构发展,以利自身企业之永续经营。台湾在合作准备的心态与行动上,应走出海岛浅碟型经济格局,面向大陆竞合(Co-petition),走向世界市场。  相似文献   

16.
孙升亮 《领导文萃》2008,(18):15-20
当前台湾局势正发生2000年以来历史性的变化。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两岸和平发展的主题,坚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方针,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开阔、光明。  相似文献   

17.
意见相近的“浅蓝”要来,见解不同的“深绿”也欢迎来。面对至繁至巨的两岸难题,政治禁忌一个个被冲决,艰难处境与不容轻视的民意,终于逼出两岸执政党的大格局。在去年12月22日第四届国共论坛闭幕式上,吴伯雄与王毅分别代表己方,道出对“见解不同人士”的欢迎与期待。  相似文献   

18.
李立 《领导文萃》2008,(19):75-80
继两岸“密使”曹聚仁之后,虽不时有人在台前幕后为两岸关系发展奔波,但道路曲折,均未有大的进展。“文化大革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两岸民间交往不断增多,终于催生了海协会和海基会。  相似文献   

19.
2012台湾大选     
1月14日,攸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前途的台湾"二合一"选举结果揭晓,马英九以领先蔡英文近80万票的优势成功连任,国民党在"立法院"稳定过半。此次选举是岛内民众对马英九"坚持九二共识、发展两岸关系"与蔡英文"否定九二共识、加剧两岸紧张"两条发展路线的全民投票,也是对清廉诚信与虚伪贪婪两  相似文献   

20.
进退两难:台湾对大陆经济关系的新特征陈文鸿,朱文晖一.台湾在大陆投资与贸易的发展1991年两岸关系解冻,台商开始大规模进人广东和福建,将失去竞争力的出口产业─—洋伞、鞋类、纺织品。自行车─—迁移到大陆,并利用二手机器设备作为投资,依靠珠江三角洲一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