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传播与媒介研究长期忽视空间的概念.当下媒介地理学所关注的空间,在邻里、城市、区域、国家等所有尺度上,都不是简单的观念,而是各种现象的综合体;也不只是自然的、地理的,还是社会的和媒介的.不同的空间向度既可被视为具体的物质形式,也可看作是精神层面的多种建构,具有观念形态的特征.媒介特别是电子媒介的广泛介入极大地推动了空间复苏和空间转向,使得人类的空间感由实境转向虚境,由亲身体验转向媒介体验,于是本来以呈现和表达社会为己任的媒介反而成为社会必须关注、使用和依赖的对象,否则会威胁到它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从不同侧面发起了媒介研究的物质性转向,对国内传播学研究产生深刻影响。当前,自然之物与元素媒介、平台与基础设施、身体与具身传播、媒介与地理空间成为媒介物质性研究的主要阵地,其不仅丰富了传播研究的学术想象力,也对经典传播学本体论提出了挑战。不过,媒介物质性研究依然存在“泛化无界”以及“物的空洞”等严峻问题。这启示我们,未来对媒介物质性的考察应该将其放置在“关系”中进行,并由此挖掘媒介物的中介化作用,进而发现其在新闻研究、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同时,本土学者也要不断创新研究方法,挖掘更多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进入媒介物质性研究领域,从而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更多本土化思路。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传播理论的空间转向催生了“空间媒介”的话语建构,其知识来源可追溯至传播思想史中的“泛媒介论”。基于空间媒介的视阈重新审视城市形象传播的理论建构,彰显了符号学的方法论意义,即城市形象建构可被视为城市空间意象的符号化过程,这一进程凸显了空间媒介各异其趣的解码潜力:符号呈现、符号重构、符号互嵌。通过对城市文本的话语、象征与隐喻分析,也揭示出城市形象建构是充斥着权力博弈与话语争夺的复杂过程。  相似文献   

4.
地方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地理学从两个层面研究地方:一是作为空间层级中的地点、位置,二是作为一个具有独特品质的空间。当今最炙手可热的人本主义地理学家段义孚在1975年就曾强调:地方是由经验建构的意义的中心。地方不仅是通过眼睛和思想感知,同时也是通过客观化的经验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感知。因此,作为独特品质空间的地方,正如段义孚所言,其意义在于它是可以感知的,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视觉、味觉、听觉直接感知,还可以借助文学、诗歌间接感知,在感知基础上形成特有的地方意象。尽管可感知的方式很多,但事实上,经典的文化地理研究更愿意直接或间接地采用视觉的方式去获取地方性知识,形成地方意象,力图以“上帝的视角”来考察文化现象的地域特征,分析其地域差异的空间特点。这样的研究倾向当然与我们以往试图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认识地方、解释地方,以使我们能够较为直观方便地把握纷繁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及其与区域之间的关系这一理念有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那些无法用文本表达,甚至难于用明确的语言表达的鲜活文化现象,比如气味、声音等,在这样的研究范式下被遮蔽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历史地理学者开始将目光投向原本并不能成为主流研究范畴的声音、图像等,将之纳入到自己的研究中来。由于声音在感知地方、获取地方记忆中的作用与意义十分关键,从声音与环境之间的交互关系中可以透视出人与地方之间的关联。因此,本期专题的两篇文章,试图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声音在文化地理研究中的意义。《地方、政治与声音景观:近代陕北民歌的传播及其演变》从声音景观的角度入手,分析陕北民歌在近代中国政治的运作下,从一个地方性的声音景观,发展成为遍布全国的声音景观。作者透过陕北民歌在传播过程中的去地方性的表象,体察到它正是通过与中国共产党及其根据地关联,而一直维持着与陕北地方之间的密切关系。声音与地方之间的勾连跃然纸上。《晋陕蒙汉族民歌核心区析论》以经典文化地理学的方式,分析位于晋陕蒙交界地区的汉族民歌及其分布,在复原其地域特征及其内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从地理区位、自然环境、历史特点、政区设置和方言分区等因素,剖析这一汉族民歌核心区形成的基础。声音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昭然若揭。这两篇文章所研究的区域相近、主题类似,但由于切入点不同,更因为两位作者分别来自历史学和音乐学,有着不尽相同的研究旨趣,因此两篇文章所呈现出的文化地理面貌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这样的学术对话,对促进跨多个一级学科的历史文化地理学发展大有禆益,同时也展示了学科交叉融合所带来的学术进步和学术魅力。至于两篇文章的细微之处所表达出的作者的观点与洞见,还望读者详加审视,并给予教正。  相似文献   

5.
一方水土一方媒介.文章以媒介地理学的观点,阐述1956年改办为全国第一张渔业报的<舟山报>的传播内容、地域特色及版面风格,分析媒介地理样本的选择对地市报办出地方特色、赢得受众市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景观”与历史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是地理学的主要概念,本文通过对“景观”概念的历史考察,提出历史地理的景观学说,以求统一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二元”分立现象。  相似文献   

7.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与哲学、科学、文化、艺术、法律、伦理、道德等有密切关系。它的分布、发展与传播等与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人地关系。目前,国内外对宗教地理学的研究尚不如其它部门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今姑且将我们的一些认识略陈如下,以求教于同仁。 一、宗教地理学简史 宗教信仰相同的信徒互相凝聚为社会力量,在空间上有自己的集合地址,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美国的David E·Sopher的论文“地理与宗教”和专著《宗教地理学》,德国的Panl Fick eler的《宗教地理的基本问题》,Herman Lanten sach的《朝鲜的宗教与景观》和Ernst Boersc hmann的《中国佛教与景观》,U.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中的第十一章,张文奎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之一节等均对宗教地理学进行了一定的阐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所列宗教地理之词条,李悦争论文“试论宗教与地理学”,王煦圣的“宗教地理之我见”等也有相应的阐述。D.E.索尔1967年专著《宗教地理学》和1931年论文“地理学与宗教”为宗教地理研究内容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索尔教授在专著中着重研究四方面问题:1.宗教体系以及特定宗教制度发展的环境背  相似文献   

8.
将框架型媒介置于城市的空间信息传播的场域之中,从城市空间与框架媒介的关系、框架媒介的传播模式与传播形态、框架媒介的影响力三个方面进行传播学的解读。探讨了在城市空间信息传播中框架媒介的定位、属性及核心功能,表明了其作为城市空间的传播载体所体现出的“分众传播”的延伸建构;重点分析了框架媒介“固定-强调”的传播模式及其“强链接”复合动力系统的传播优势,即两者均体现出了框架媒介灵活化的拓展应用功能;解读了框架媒介对受众、社会及传播效果方面的影响力,即促进了媒介空间化与空间媒介化现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20世纪末期,学术界的"空间转向"使诸学科呈现交叉互渗的态势,人类生存对地理环境天然的依存关系,激发和塑铸了人类的空间意识,也为文学与地理学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新文化地理学"把空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重视对地方独特的社会环境和文脉的研究,把地点感的研究转向"地点身份"的研究,注重空间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象征学意义.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野下,阿来的文学创作具有典型的空间化写作特征,他将地理、空间、文化与文学相结合,通过对嘉绒藏区民族文化空间背景、空间记忆及其文化表征的描述,展示了一种生动有机的地域文化身份.空间化写作构成阿来文学文本生产空间的多元性和文本自身的异质性,也给读者阅读和阐释民族文学提供了多重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0.
借鉴城市传播研究的“城市”观,“网红目的地”的概念含义可做“语境”“内容”“媒介”三种划分。作为语境的“网红目的地”为游客的传播活动和游览行为提供物质支撑,同时它也介入并影响游客的行为方式;作为内容的“网红目的地”将空间景观抽象化为移动媒体平台上的媒介再现,空间设计者和游客均可参与其内容生产过程;作为媒介的“网红目的地”在象征性和物质性两个层面,为游客与空间景观、游客与空间设计者及其他游客的互动提供中介,是游客活动空间的关系枢纽。对“网红目的地”概念含义的阐释,有助于研究者、空间设计者和游客全面把握这一当代城市文化现象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1.
基于嵌入-连接视角,探究了作为“中介景观”的媒介空间将城市性和乡村性纳入流动化网络情景之中的过程机制:脱域与再嵌入。借助流动性媒介空间中的交往实践,城乡居民在异质性的生活观念、情感价值、身份认同和地理感知等维度建立起对彼此的想象与认知。媒介空间对距离、认同、价值等不可见价值的描述和阐释,意味着现实语境下作为一种生产力量的城乡多元主体已经全面参与到城乡关系重构、要素聚合与空间关系的“流动化生产”之中。作为承载情景建构和关系再生产的“第三场域”,媒介空间也将为乡土公共性的重建和乡村振兴提供新的现代性路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5本在性别与传播领域具有较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期刊近十年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文本分析,发现主要议题为三种类型:一是立足性别与新闻业的关系,将性别作为报道主体或报道对象来展开研究;二是考察媒介实践、话语文本中的性别如何被建构;三是关注技术、平台等带来的性别传播新议题。该研究领域的重心从早期研究较多集中于媒介中的性别呈现、女性的媒介经验探讨转向更为关注性别角色的媒介实践及文本话语生成,发现性别权力与媒介、社会、技术的互动关系,呈现出从“媒介研究”到“媒介化研究”的变化。社会发展及性别观念进步带给性别传播研究更丰富的研究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研究局限。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认识经济地理的发展历程,本文采用“经济主题+地理类中文核心期刊”的方法界定文献范围,以中国知网1979—2020年经济地理文献作为依据,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和工具,通过共被引关系和共现网络分析,从地理学研究视角探究经济地理的文献发展、研究热点关键词、重要学者和主要发文机构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经济地理文献呈现缓慢—快速—平稳的增长特点,研究内容表现出明显的实践导向性、阶段性、区域性,与相关政策、国家战略、时事热点事件同步或稍滞后,关键词共衍生出16个知识聚类;反映经济地理从建设学科体系和注重经济效益,转向解决实践问题、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再转向国际化、多维耦合交互作用和经济转型升级,并汇集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核心学者,形成以中国科学院为核心、高校相关地理院所为主体的研究团体。本文对总结和明晰经济地理的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形态,在与观众、社会和地理的互动中呈现出多重的电影地理意义.观众在不同的观影空间中获得了不同的实体空间感,也得到了各种虚拟空间感.现代电影以先进的传播科技为地理再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为表现和建构聚落景观的最为真实和相对完美的载体,使得电影中的政治地理、道德地理与性别地理等想象的空间与真实的物理景观同样迷人.电影对地理和空间的艺术性呈现,引导人们创造了真实的"地理奇观".同时,它通过打破受众原有的时空限制和思维定势,常能建构起独特的社会景观和心理景观.  相似文献   

15.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关键词,发轫于“景观”,经历了“景观”向“文化景观”的嬗变,其总体涵义指彰显文化属性的实体景观。“文化景观”的指涉范围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成为跨学科联系的高频词汇,如与文学地理学所建立起的跨学科互动。这种互动总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为人文地理学关键词“文化景观”,与文学地理学关键词“文学景观”之间相联又相离的关系;其二为“文化景观”自身包含的人文地理学科方法论,与文学地理学学科研究方法论之间,形成了互视、借鉴的有机模式。跨学科互动的双向审视,既修补了文化景观研究中偏离本体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检验文学地理学的学术话语权及现实功用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在西方地理学“情感转向”的背景下情感地理学研究兴起,重点关注情感对空间和社会的塑造,但并未在国内引起重视且缺乏将其与中国背景结合的深入探讨。在情感地理相关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将2000—2022年国内外有关情感地理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在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中国乡村情感地理研究。研究发现:(1)情感地理是一门立足于地理学的跨学科研究,研究对象是人、情感、地方三者之间的关联;(2)情感地理演化分为着重关注情感(2000—2009年)、情感联结群体扩展(2010—2016年)和情感跨学科多元融合(2017年至今)三个阶段;(3)2017年后情感地理研究关注微观人际互动、中观社团组织和宏观地区全球三个层面,其中,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如地缘政治、资源冲突、弱势群体等,国内研究主要聚焦于旅游地的地方感、地方依恋、地方认同等。研究表明,未来需重视情感地理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研究,与乡村地理学共同构建中国情感地理体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家传播的理论建构、全球化时代的“一带一路”发展以及国家传播研究等诸多议题,近百位专家学者在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二届国家传播学高层论坛”中进行了热烈讨论。会议就国家政治传播与国家文化传播、国家形象建构与国家对外传播、网络媒体空间中的国家传播、“一带一路”建设视野中的国家传播研究、国家传播研究的话语学视角、国家传播研究的修辞学范式等6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全面的交流和探讨;研讨认为,国家传播的伦理秩序、研究主体呈现多重新向度,应逐渐尝试去西方化,重视不同范式之间的更替和累积性的理论建构;尤其在全球治理框架下“一带一路”的媒体合作问题,需要国家政府、地方政府及媒介机构在不同区域经济发展、跨区域问题解决方面进行深度沟通,还应利用“话语转向”的建构主义安全化理论来面对国家/国际安全的重大挑战,为中国叙事全球化架桥铺路。  相似文献   

18.
传统媒介环境下,政治传播具有典型的“控制论”色彩,政治文本在政治主体、大众媒介与受众之间呈现为单向的信息流动过程,政治主体在政治传播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而微信是一种偏向关系传播的新媒介,虽然在概念层面上具有“元传播”的特征,但在社会现实维度难以找到实践的根基。尽管微信空间中生成了新的政治传播格局,但是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政治传播模式并未发生变化。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微信空间放大了主客体二元对立政治传播模式所带来的风险。本文从文本诠释学角度考察微信政治传播困境以及功能失调问题,将微信政治传播理解为文本的理解和解释问题,以文本为核心概念,以理解和解释作为文本诠释的本体论,从而试图构建微信政治传播功能的“视域融合”。  相似文献   

19.
地理信息系统 ( Geographical Inform ation System ,GIS)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 ,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 ,对空间相关数据进行采集、管理、操作、分析、模拟和显示 ,并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 ,适时提供多种空间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而建立起来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到目前为止 ,地理信息系统已被成功应用在莱姆病、疟疾和丝虫病等媒介传播疾病的控制工作中 ,为探索病因、预测疾病高危区域以及制订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媒介传播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工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基于图像(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媒介彰显其独特的传播价值,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图像时代”与“图像转向”暗示着图像与文化传播之间的潜在聚能与张力.在跨文化传播视觉媒介转向的当代语境中,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的视觉表征开始了初步的实践探索,并努力在价值提炼、编码方式、表征实现等方面寻求从粗放形态走向精致化视觉设计的技巧与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