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主体性提升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过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主体性取得了明显提升,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为提升人的主体性提供明确的制度遵循、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及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特别是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比较中,更能凸显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的主体性提升的优势及特色。为了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建构推进“两个结合”的具体进路。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人的现代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我们应该优先发展人的现代化。相对于社会现代化而言,人的现代化的某些方面可以超前发展,这在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是可能的。所以,我们研究人的现代化的超前性,就是要研究如何在后发型现代化的中国,充分发挥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先导作用,进而加速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现代化起步比较晚,不能循序渐进地前进,丧失了正常发展的机遇,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思想的困惑.这对于现代化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抓住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是我们的既定方针,也是我们赶超先进国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对百年奋斗历史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基础上提炼得出的重大论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目标、具体内涵、实现路径等认识的深化中不断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始终坚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在“两个结合”中塑造中国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推进路径、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在历史与现实、本土与世界的贯通中来理解和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内涵、新特征,对于新时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以“资”为本的西方式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人的现代化包括:人的生活品质提升、人的精神文明程度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三个维度。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包括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显著提高、消费结构的升级、公共消费的扩大以及人居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人的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主要解决人的价值观问题、促进人的思维和观念的现代化以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涉及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升。人的全面发展是全社会都要参与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是个体行为,也受国家的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诸多特征对现代人提出了挑战,表现在更快的社会流动、全方位的能力素养、社会包容、风险应对能力、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能力的阐释,结合心理学中认知-态度-行动理论,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的能力模型,即认知力-判断力-执行力的能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引导现代人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都是关于人的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 ,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同时 ,必须也要研究人的现代化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现代化的分析 ,提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为深刻的进步和变革,其以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基础,要求并推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系统而深刻的革命。这一革命以人类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为起点,同时也是其最为核心的内容。这种以工业革命为代表的产业革命自开始以来至今不断深化,在科技革命和制度创新的驱动下,不断丰富着其历史内涵。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具有许多共性,但作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具体历史实践又具有不同的特征。认识和把握这种关于现代化的共性和特性的能力、水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推进现代化历史实践进程的自信和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命题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艰苦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党的二十大庄严宣告: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不仅标志着我们党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更加科学、更加自觉,而且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切实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人的现代化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都是关于人的学说,二者研究的问题既有现实的、具体的联系,又有历史的、本质的区别。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在其历史进程中致力于历史性、批判性、能动性建构全球文明。建构全球文明是人类现代化发展这一时代逻辑的内在规定,不仅体现出“一体化的世界”这一时代境遇,而且致力于应对全球性危机的时代挑战。全球文明的实践逻辑在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不同文明之间和而不同,推动文明共同发展;倡导不同文明之间对话交流,实现文明和谐发展;全球文明的理论逻辑蕴含着一种新的理论范式和理论路径,本质上就在于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和顺应文明的全球性;全球文明的价值逻辑不仅在于培育和生成关照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思想意识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而且重点还在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党的二十大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使命。共同富裕的理论内涵汇集了马克思关于构建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及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实践经验。中国式现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共同富裕统筹考虑,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价值理念前提、领导力量保证、经济制度基础及物质精神文明保障等现实条件。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要正确处理好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坚持共同性、辩证性及协同性等价值原则。基于此,立足于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共同富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形成创新社会财富增长的发展机制,完善以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为基础的收入分配机制,健全激励相容的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协调机制及完善全面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得到重大创新,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已从理论殿堂走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人的全面发展不是现代化过程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发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3.
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西方人的发展出现了人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关系失衡,并凸显为价值理性的逐渐失落与工具理性的相对张扬。由于道德信仰失落而表现出来的道德低度化所造成的现代人格分裂,是造成现代中国精神问题的根本原因。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历史进程,是一个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过程,这些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伦理思想史上的方法无疑对我们是有帮助的。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精神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作为一种人的本质力量,既具有目的意义和价值,亦具有工具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 ,加速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文章就“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现代科技革命的开展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加速人的现代化过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唯物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别的着力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示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今天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证明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还是在人类社会整体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新的境遇,既面临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所处阶段的新问题,又面临应对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平台竞技的新局面。社会历史境况的转变要求唯物史观自觉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提出是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后又一重要论断,以唯物史观的共时性展开回应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境况,同时,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以独特内蕴。故而,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研究是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但是至于什么是现代化的指标问题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认为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中最为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与历史的进程是一致的。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真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只有在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才能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往往被西方学者看作以文艺复兴为始端、起源于欧洲的西方历史叙事,但从现代性批判相关著述看,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条从批判的现代性、反思的现代性走向新现代性的思想演进逻辑。中国式现代性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效应,以实存形式宣告了在地域上异于欧洲的现代性存在,中国式现代性不仅体现为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与宗教意识的复调式兴起,还体现为中国学者对中国大地上现代性建构的理论自觉,更体现为中国共产党在理性反思基础上提出的崭新现代性筹划。中国式现代性作为区别于西方现代性的新现代性,在三个重要维度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积极的理性担保:辩证守护启蒙价值观,把人的解放作为根本价值目标;坚守资本奴役逻辑批判的主体向度,把正确引导资本发展作为重要手段;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同性筹划,把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作为前提引领建构现实共同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史和建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比较逻辑、价值逻辑进行了深入研究。从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来看,重复性内容较多,学理性实践性的研究和问题阐述分析比较少,对现代化普遍规律的总结概括还不够深入,对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研究不够扎实。未来国内学术界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和前沿方向,基于人民中心立场来探究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基于本土化实践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框架,基于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和困境来提出现实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发展目标,如何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发展道路、价值立场、核心主题、基本构成、文明形态等领域,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构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到“小康社会”,再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昭示着科学社会主义的真理性,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和世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