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宋洪兵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15-126
荀子 “ 帝王之术” 意指 “ 圣王” 主导的按照蕴涵权力与利益因素的政治逻辑来处理政治事务的方法和策略。 荀子的 “ 帝王之术” 奠基于性恶论, 关涉复杂的政治生活, 体现了鲜明的政治儒学特质。首先, 荀子 “ 帝王之术” 的主体 “ 圣王” 凸显了一种强烈的具有政治现实主义色彩的 “ 政治家” 立场, 绝非温良恭俭让的道德家形象。 其次, 荀子 “ 帝王之术” 谋求治国能力的提升, 强调 “ 圣王” 必须具备政治思维, 懂得以利害眼光来分析政治生活并懂得如何利用手中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具有根据客观事实准确判断的敏锐的政治洞察力、 杀伐决断能力以及高明的领导和掌控能力。 最后, 荀子的 “ 帝王之术” 落脚于国家的生存与发展, “ 圣王” 应始终重视军事力量与经济实力的根本地位, 并努力调动百姓的积极性以实现国家富强。 荀子 “ 帝王之术” 就是依托 “ 圣王” 以 “ 政治” 的方式来实现帝王之业, 既体现了荀子政治儒学思想的本质特征, 更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儒学。 相似文献
2.
詹世友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46-158
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提出了一个与国家相分离的“市民社会”概念,这是一个伟大的概念创制,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达到对现代性的自我确证:现代性的进步性及其危机。市民社会的出现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典型标志,它的两端即个人自我利益的特殊性和“需要-劳动”体系的普遍性互相交织,首先体现为伦理的丧失,但在其演化中又能回复伦理性。理论教化和实践教化、司法的普遍性公正、同业公会作为有限的具体普遍性对贫困和贱民问题的纾解,都在逐渐回复现代社会的伦理性。只有从这个角度,我们才能真正挖掘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深奥意蕴。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既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意义,把它描述为一个具有无穷可塑性又不断实现人们的现代自由的场所,又直面现代性的内在弊端,还指出只要生活于市民社会中,其弊端和困境就会始终存在,但是现代国家必须为消除弊端作出努力,而不能放任和漠视。 相似文献
3.
胡易容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159-168
“意义世界”的形成,是符号学的核心论域,也是文化传播发生的处所。围绕“意义世界”的边界、范畴及交界面所展开的对话,是当代学术语境下明晰辨析“意义世界”不可绕过的问题:首先,在“人文”与“科学”关系重构语境下以整体性的“知觉”调和“认知”与“感知”的矛盾;其次,以“符号物观”重新审视卡西尔关于“物”与“意义”的“此消彼长”论;最后,结合当代技术与人文融合语境,以“信息”作为客观秩序规定性,以达成“获义意向”与外部世界的联结。 相似文献
4.
支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21-29
作为一门学科, “ 艺术史” 首先产生于欧洲, 其艺术史观念与写作范式一直存在着根深蒂固的“ 西方中心主义” 色彩。 随着西方学术话语的全球化扩张, 西方中心主义作为 “ 艺术史书写的话语幽灵” 一直或明或暗地支配着世界各国的艺术史书写。 无论是 “ 艺术史” “ 欧洲艺术史” “ 世界艺术史” 还是 “ 全球艺术史”, 艺术史书写术语的翻新固然体现了世界各国艺术史学者对 “ 人类艺术通史” 书写的憧憬与努力,但并没有改变现有艺术史书写作为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实践的客观事实。 从 “ 不完整的艺术史” “ 不平等的艺术史” 到 “ 不真实的艺术史”, 西方中心主义话语幽灵让东方艺术反复辗转于 “ 缺席的东方” “ 替补的东方” 和 “ 易容的东方” 三种大同小异的失语状态。 要完成世界艺术史的重写与重构, 必须从驱逐西方中心主义 “ 话语幽灵” 开始。 相似文献
5.
网络暴力刑事治理的难点在于,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因果流程的判断标准并不明晰,且众多参与主体责任划分界限并未统一。解决路径为:采行为主义立场,将刑事治理对象由整体网暴现象转向网暴引发行为,结合行为事实本质与规范评价厘清网暴结果引发的行为范畴。在不法层面,以法益侵害为中心,围绕人身法益与网络空间秩序法益的双层性,探寻抽象危险证立下积量入罪的可行路径。在有责性层面,区分罪责与预防必要性,采取行为基准下考量行为人危险的实质判断模式。整体援引比例原则,贯通行为应罚性与危险需罚性,融入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三项子原则,以刑事治理为手段,实现法益保护目的与言论自由保障效果的平衡。 相似文献
6.
赵德云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28-39
20 世纪 80 年代, 童恩正注意到由东北至西南这一半月形地带内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器时代 存在若干文化因素上的相似性, 提出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概念, 在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现有考古资 料表明, 这一地带文化因素的相似性并非都是由文化传播导致, 萨满教 “底层” 是不可忽略的原因之一。 而 “文化传播带” 的命名, 容易让人对这些共性出现的原因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 建议将其命名为 “边地半 月形带” 或 “童恩正带”。 自 “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 提出以来, 不断有学者在其基础上试图补充修正, 使 得我们越发清晰地认识到, 这一概念事实上与整个东亚大陆乃至更大范围的文化格局及变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欣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92-98
福斯特的小说《霍华德庄园》延续了维多利亚时代“英格兰现状”小说对英国现实问题的揭露和思考。小说通过施莱格尔姐妹、威尔科克斯父子和露丝所代表的三种文化记忆之间的矛盾冲突,伦敦城市文化和霍华德庄园乡村文化的对立,探索了英国经济发展和帝国扩张的背后,社会道德沦丧、宗教信仰式微以及工人阶级低工资、失业等社会问题,反映了作家对英国未来走向和发展的焦虑,而且引发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谁来继承英格兰”这一著名的英国记忆问题。关于谁来继承霍华德庄园的问题,不仅关乎家族记忆传承,也意味着各阶层记忆的重组。小说最终完成了霍华德庄园主人露丝到玛格丽特的记忆传承,喻示着霍华德庄园被建构为英国传统记忆的“记忆之场”,具备实在性、象征性和功能性,其中对立冲突的各阶层重新联结为一个象征性的记忆整体,以重建情感认同、归属感和凝聚力。福斯特给出的“唯有联结”,回答了英国记忆传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张星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11-20
儒家乌托邦经历了两个形态的演变。“文本中的乌托邦”类似西方的蓝图-偶像崇拜式乌托邦,“语境中的乌托邦”则逐渐淡化了社会蓝图规划以及弥赛亚式偶像崇拜的经验内容,消解了转向社会运动可行性,抽象化为近似布洛赫式的超验乌托邦,从而在现实政治之上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意义世界,为质疑、反思现实政治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王朝国家的属性,使之在“私天下”之外有了一定公共性、自主性以及自我调节机制。考察儒家乌托邦的这种历史演变轨迹及其政治功能,或许有助于拿捏政治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的最佳平衡点,提升人类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9.
曾海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71-81
“做中国哲学”无论“识人”“说事”还是“观物”,都不再以概念为中心,而关注镶嵌于生活经验中的思想观念。现代学者以各自不同的研究方式,反对西方哲学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系统建构。陈少明先生提出精神现象之“物”,其客观性出自于物,而同一性则出自精神,观物走上了形上学的道路。不再以概念或范畴为中心的主张,而明确转换为以观念为中心,其旨趣仍然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方面可以沟通古今,另一方面有利于沟通现代学者之间不同的研究方式,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哲学的创作。 相似文献
10.
余治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108-114
为建构儒家崇拜谱系, 《荀子·儒效》 在历代先王中寻找资源, 塑造 “ 大儒” 偶像, 以曾经的圣君为最好的取法对象, 以礼义为儒者最高的学术追求。 其对战国时期儒之流品 “ 雅儒” “ 俗儒” 基本现状的记载, 反衬出 “ 大儒” 的超越性———真正能够践行仁道理想的, 唯有 “ 大儒”。 大儒 “ 法后王”, 既遵从后王之道, 又效法先王之功, “ 以今持古”; 既立足当下, 又敢于对现实加以改造。 如此 “ 大儒之效” 显然难以达到, “ 非圣人莫之能为”。 即便是孔子, 因为其只有立言、 立德而无立功, 就被排除在事功大儒的崇拜系统之外。 而把天子、 三公归为 “ 大儒”, 则有利于为儒家培养后备力量, 推进儒家队伍官僚化、 官僚队伍儒家化, 在理论上为后世官学一体、 道统涵摄政统奠基。 相似文献
11.
景点名称是特定景点的标志,不仅表达了建筑用途,而且和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相联系,而佛教景点名称更是承载了丰富的佛教特色文化.翻译时既要准确理解源语基本信息,又要传达其特定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从分析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结构与分类入手,同时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衡阳佛教旅游景点名称的实践材料详细介绍了几种有效的景点名称的翻译方法:英译,翻译对,音译加注释,梵语加注释.译者需要根据具体的景点名称,充分传达源语语义和文化色彩,达到的翻译的功能和目的. 相似文献
12.
13.
李佳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3)
首先指出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存在的差异和中式菜名英译的现状,并提出了翻译需遵循的具体原则,包括理解菜名、避免文化冲突、避虚就实等.根据菜名的不同分类和对具体译例的分析,找出具体的翻译方法:直译、直译加注、意译、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等,建议译者应根据菜名的文化内涵和翻译原则灵活地选择最佳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佛教阐释学研究:佛经的汉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裕锴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71-80
翻译是理解与解释的过程,是两种不同话语、两种不同文化之间 的对话。自汉代佛经翻译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事业由文化征服走向文化交流。东汉时期,佛 经翻译受制于译者对两种不同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低下以及语言文化的隔膜,译经多为 “弃文存质”的直译;魏晋时期,佛经翻译家注意迎合中国本土的知识背景和学术思潮,译 经多为“滞文格义”的意译;东晋二秦时期,道安的“五失本”、“三不易”从空间性和时 间性上彰明翻译的阐释学性质,鸠摩罗什注意到佛经“有意味的形式”,对已有旧译佛经进 行了语言和意义的双重正谬和双重诠释。隋唐时期,彦琮的“八备”和玄奘的“五不翻”, 标志着翻译理论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宋代赞宁的“六例”是佛经翻译理论和实践最完满的总 结。汉译佛经改变了印度佛经的原生态,使之以中国人理解的并经中国人解释过的方式成为 世界佛教的宝藏。 相似文献
15.
李爱君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58-61
菜名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餐饮服务人员与顾客沟通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中式菜名英译在弘扬我国饮食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英译时常出现误译。翻译人员在英译中式菜名时应讲究一定的策略,掌握英译的一些基本方法。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式菜名英译的监督和管理。搞好中式菜名的英译对促进对外交流,树立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和实现语言的规范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畅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5(Z1):129
指出英美人名的构成有三种情况①含有地名的人名;②由个人名与家姓构成的人名;③含有序数词或附加名的人名.同时,对英美人名爱称的构成及其翻译方法作了初探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汉译佛教词语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天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2):80-85
由汉字与中国化佛教两要素涵化而成的“汉译佛教词语”,久为东亚各国所通用。在中国和日本,汉译佛教词语构成宗教、伦理、哲学等领域的中坚概念。汉译佛教词语藏于汉译佛典之中,其形成期相当于佛典汉译期,主要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汉译佛教词语在中日两国间的互动,则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18.
曾素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556-558
分析了中国翻译史上不同时期不同译者在翻译佛经时对直译和意译两种译法的取舍和偏好, 阐述了佛经翻译的变化和发展,并指出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灵活应用这两种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表达原作的精髓. 相似文献
19.
翁小云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45-247
中式艺术菜名在中式菜谱汉译英翻译中最难处理,最具争议。针对中式艺术菜名的翻译,依据运用修辞手法的不同把中式艺术菜名分为比喻型、吉祥语型、典故型、诗句型和夸张型等五大类型,并参照海外著名中餐厅与西餐厅菜谱,为不同类型艺术菜名探讨恰当有效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旨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20.
人名文化与欧美人名的汉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延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7(1):43-45
正确翻译欧美人的姓名,应从欧美人姓名的基本特点入手,正确对待约定俗成的译名,正确音译其姓与名之间的介词,准确翻译含有序数词的欧美人名,注意文学作品中人物命名的意图。研究人名文化及其汉译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