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通过对报业发展历史的考察,发现大众报纸具有进行视觉样式创新的内在机制,即一方面通过不断改革文字报道的形式,创造新的报道体裁,以向受众提供活生生的现实生活景象;另一方面在文字革新的同时,版面符号语言也在不断进步。进入到消费社会后,作为符号存在的视觉样式,具备了消费的特征,而当前更好地创新报道样式,需要从新闻体裁、业务操作、符号同构等三个纬度加强。  相似文献   

2.
围绕政治主体(实体)、社会规范、政治秩序力这三个政治秩序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理,儒家构建了其政治秩序的基本样式。这一基本样式的理论内容和构成要素在儒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又多有所补益和增减,在秩序构成、运作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和强调,呈现出了原生形态(先秦样式)、次生形态(两汉样式)、再生形态(宋明样式)和衍生形态(清代样式)等不同的理论和样式形态。但其共性却是一致的,都以大同世界为理想归依,且在基本构成体系上都遵循"己—家—君(国)"为政治秩序实体,以三纲五常为政治秩序规范,以仁政和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  相似文献   

3.
短篇小说成套故事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但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欧美以英格拉姆为首的批评家们才开始涉足对短篇小说成套故事样式理论的研究。他们结合实例从该样式的历史发展、名称确立、范围界定、定义特征描述、动力探究及与长篇短篇的区别等各个角度 ,对短篇小说成套故事作了全面的讨论 ,尽管未在所有问题上达成共识 ,却大大深化了该领域的研究。本文旨在对近三十年国外在该样式方面的研究进行一番梳理 ,勾勒出“短篇小说成套故事”这一样式的基本轮廓 ,以期能引起对这一文学样式理论及作品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文艺"工农兵方向",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工农兵文学"。其样式特点是:政治化的生活事件和政策性的表述;预期性的情节发展和合目的性的效果;从政治着笔的人物描写和政治性的褒贬态度;公众化的意识和直奔的主题;民族化的体式和大众化的语言。这一样式不是模式,而是一种文学的类型。在当今,它不但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有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义务馈赠是布依族的一种生活样式,是一种利他的行为方式.本文认为,这种生活样式是自然经济的派生物,是布依族的一种社会制度,是维系社区、族群内聚力的纽带.  相似文献   

6.
国家图书馆收藏样式雷图档中关于圆明园的图档近2000张,这些图档为了解和研究圆明园盛期时的情况提供了大量可信的重要史料。通过圆明园样式雷图文档案我们看到了以样式雷为代表的建筑师们在皇家园林建筑中的创造,是这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7.
为了揭示黄骅拗陷新生代盆地原型、恢复盆地构造演化历史,运用油区构造解析理论,对黄骅拗陷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及其演化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盆区存在伸展式和走滑式两种基本构造样式。在盆地尺度内,按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特点,伸展构造样式可进一步分为伸展拗陷、伸展拗断、地堑断陷、多米诺半地堑断陷、滚动半地堑断陷、复式半地堑断陷、跷跷板断陷、伸展断拗8种次级构造样式,并基本遵循伸展拗陷—伸展拗断—伸展断陷—伸展断拗演化序列,这种演化序列与岩石圈的流变学特征和递进伸展变形过程有关。走滑构造样式受深断裂走滑作用控制,可分为雁列式走滑构造和帚状断层组。  相似文献   

8.
以陕北地区汉画像石墓的墓门门扉图像为中心,通过比较不同艺术风格的门扉图像,归纳出六种主要的门扉样式,再参照门楣和门框其他图像,来建构门扉图像的类型和年代框架,在此基础上为推断无纪年画像石的年代或出土范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尽管适应特定时代产生的传统诗词样式在剧烈变化的新时代,由于社会心理、读者需要乃至文学语言发生深刻变化,会出现适应的困难,但是,传统诗词样式同时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创新”机制,其内涵、韵律体系、文体语言等,始终都在不断调整,以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这种机制只要积极发挥作用,传统诗词样式就可以超越时代的局限,作为对现代新诗的重要补充,为中国诗歌的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常州地区明清民居山墙样式的调查,基本明确了各种民居山墙样式的分布情况和建造时间,并进一步归纳了它们在结构、造型、色彩、材料、工艺方面的特征。希望能给城市规划、城市建筑设计及城市文化传承研究提供借鉴,使城市传统文脉不至于断裂,城市风貌特色更趋于鲜明。  相似文献   

11.
美感享受是人对客观审美对象从感性升跃到理性的愉悦体验,达到的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自古至今,对美感与心灵互动关系的追寻与探索,不仅仅是哲人、诗人的话题,更是人类对高级精神文化境界的求索。特别在科技与经济比翼发展的当代社会,快速的生活节奏、激烈的社会竞争等内外压力,使人的心理负荷加重。提升人的美感情趣,发挥对美的把握与领悟能力,以便从各种形式美中寻求心理抚慰,舒缓压力,消解负面情感情绪,应该是一种科学、积极、有效的心理调整途径。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用真、善、美完善人的精神品格 ,其中文化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 ,审美教育是人文素质的关键。艺术鉴赏是审美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它在审美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艺术鉴赏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 ,它的作用不仅包含在对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挖掘之中 ,而目还存在于通过对作品审美价值的领悟而获得的思想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为概括地论述了中国画小品艺术的审美特征。指出中国画小品以恬静、舒畅、优美、轻松的格调给人以精神上的抚慰,陶冶人的审美情操,比起大型的绘画作品,它更能直接进入社会的欣赏视野,小品画极具功力的写意性,构成中国绘画中芳醇如酒的美之境界。  相似文献   

14.
读者审美阅读的过程,是激发读者情感和促使读者对作品进行再创造的过程。要达到审美阅读的效果,应注重从美与丑的对比、审美感受、叙述动作、美的形态等方面入手,激发出读者欣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5.
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的艺术真理学说进行解释学的重构 ,通过审美意识批判提出理解的真理 ,并以之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伽达默尔指出 :康德的审美趣味、席勒的审美王国、哈曼的审美感知、尧斯的审美经验将纯粹的审美意识作为艺术理论的立足点 ,否弃艺术作为理解的认识的真理功能 ,显示了美学对于艺术理论的局限性。伽达默尔的这一批判结果对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和发展极具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庄子在诸子百家中的地位历来为世人所重视,近年在庄子美学思想领域研究中多从基本理论、中西美学比较或文本释读方面进行研究.试从庄子审丑的角度来阐释庄子的自然美学精神,从而挖掘现代的审美生存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间艺术展演文本的后现代特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间艺术展演作为当下中国广泛可见的审美文化文本,是一种受制于全球化消费文化观念影响而勃然兴起的文化现象,其文本特征不可避免地在外显形式和内在结构上凸显后现代意蕴。这是一种具有典型后现代特质的审美文本。该审美文本的生成是民间传统艺术于消费社会中对后现代文化逻辑的回应而进行文化重构的结果,在结构组合上,表现出以去生活、去语境的方式将作为生活样式的民间传统艺术符号进行符合消费主义文化逻辑的拼贴、重装和压缩,具有鲜明的混杂体结构特征;在审美特征上,表现出全球化想像、原生态悖论和审美范式转型的后现代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审美文化生态是指审美文化赖以生成、发展、变化的环境总和或有机完整系统。它的研究任务是深入把握审美文化与其生存环境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为准确揭示特定时代审美文化的审美理想和基本特征、全面分析审美文化的本体内容提供必要的前提和基础。秦汉审美文化生态的主旋律和大趋势是“大一统”。其主要构成包括自然环境的浸润陶染、科学技术的骄人成就、空前统一的民族与国家、多元多重的文化整合、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大一统”下士的使命和命运等多元因素。  相似文献   

19.
<诗经·国风>中的多半诗篇是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因此,女性美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风诗中的女性所呈现出的美带有鲜明的功利性审美特征.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呈现出非功利性的审美转变.本文以<诗经·国风>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寻找出蕴涵在这些姿态各异的人物形象中的深层的本质特征,通过对其社会背景及时代特点的把握,突现出其区别于其它时代的特异的美,并且结合对作品的分析,找寻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20.
舞蹈语言分为专业性语言、感觉性语言、形象性语言。舞蹈语言充满节奏感,通过语言启发和引导学生、用节奏和舞蹈风格拓展学生的舞蹈动作、用美感训练去强化学生的舞姿美,有可能使“二度创作”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