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洱茶     
爱喝茶的人一定都听說过全国馳名的普洱茶。其实,普洱茶的主要产地并不在普洱,而是在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納在清朝的时候屬于普洱府管轄,茶叶的交易也集中在普洱,因此就被叫成普洱茶了。西双版納的勐海、勐遮,勐籠、勐旺、勐养、勐混、曼敦、易武、南糯山、布朗山等地区,都遍布着茶林和茶树。在版納勐海、版納勐遮一带,茶树多与樟腦树在一起,形成一片片的茶树与樟腦树的混合林。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亞热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士質肥沃,極宜于茶叶生長。这里的茶树具有悠久的历史,茶树高大,类似乔木,最大的树干粗到  相似文献   

2.
世代居住在怒江和瀾滄江边的傣族人民,不仅創造了丰富的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惊人的精神财富,以他們独具香色的文学艺术,丰富了祖国的艺术宝庫。傣戏就是傣族人民丰富多采的艺术遺产之一。从它初步形成到現在,约有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它广泛流傳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一带,是一种群众喜聞乐見的艺术形式,深受各族人民的爱戴,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几乎每一个較大  相似文献   

3.
路崎岖,颠簸起伏,我乘坐的汽车摇摇晃晃地行驶在孔雀的故乡———西双版纳。“西双”傣语为十二,而“版纳”意指一千份良田。在16世纪时,傣族土司将田地重新分割为十二个田单位“版纳”,这12块富饶肥沃的宝地被后人统称为西双版纳。四月的西双版纳,犹如北方的盛夏,最高温度可达37℃。景洪是傣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景洪”为傣语译音,意为“黎明之晨”。相传佛祖释迦牟尼曾来西双版纳传经布道。某日,他沿着奔流的澜沧江向北走了一整夜,黎明时分来到一个地方,看到成群的孔雀漫天飞舞,一派欣欣向荣景象,深有感触,遂将此地称作“景洪”。傣族…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西双版纳是一个古老的傣语汉译名字。“西双”意为“十二”,而“版纳”则是“千田、区划”之意。西双版纳又被傣语称为“勐巴拉娜西”,意为“神奇而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部,面积1.9万多平方公里,东西南三面与老挝、缅甸接壤,紧邻泰国、越南。全州总人口99万人,州府为景洪市。地处热带雨林气候的西双版纳,高温多雨,植被丰富,被誉为“植物王国”。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诞生在美丽富饶的祖国西南边陲。初夏的一天,我们来到了跨过半个世纪历程的西双版纳。  相似文献   

5.
“傣”这个字在傣族语言里,一说是和平的意思,另一种解释说“傣”就是犁。不管“傣”字的含义是和平也好,是犁也罢,总之,这一点是不错的:傣族,这是一个爱和平、爱劳动的民族。  相似文献   

6.
傣族的节日     
泼水节:傣历新年这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节日。时间在傣历6月,公历四月中旬。庆祝活动三至五天。第一天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最末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的到来,即新年元旦。中间几天是介于两年之间的空日。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点孔明灯及歌舞狂欢等。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着许多优美的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很早以前,傣族地区有个凶恶的魔王。他自恃妖法过人,横行霸道,鱼肉百姓。但终于被他霸占的七位妇女  相似文献   

7.
胡绍华 《民族研究》2006,(4):103-104
农村公社是原始社会解体时期形成的以地域为基础的,以村社土地公有和生活资料个人所有的二重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形态。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民族不同程度地存在这种社会形态,在这些地区,村社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傣族村社文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的出版,为研究村社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是提出了傣族文化的概念———“村社文化”。这一结论是作者经过长期钻研和实地调查的必然结果。作者以傣族封建领主制社会是建立在农村公社基础之上的理论为出发点,进而延伸至研究…  相似文献   

8.
居住在祖国西南边疆西双版納地区的傣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傳統的民族。傣族人民智慧的祖先,曾經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在茫茫的森林里采集翠綠的椇頁,把許多民間的故事傳說刻在上面,留傳給自己民族的后代。据說,在自冶州有些佛寺里,收藏着由民間故事組成的叙事長詩有八万四千册之多。这些詩篇一般語言优美,情节动人,有的真实地反映了傣族人民的風俗習尚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有学者根据傣族文献的记载认为,傣族在公元前5世纪时曾建立过一个地跨云南西部和缅甸的“达光王国”,并把“达光王国”写进了有关傣族历史的论著之中。本文作者根据其掌握的资料对“达光王国”进行了考证后指出,傣族文献中有关“达光王国”的记载,实际上是流传到傣族地区并被“傣化”后写进了傣族文献的一些缅甸史籍中关于缅甸历史上的“太公王国”的传说故事,不足为信。  相似文献   

10.
缅甸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克钦是其中一个人数较多的民族。“克钦”、“康卡”等是缅族、掸族(傣族)对他们的称呼。本族自称“景颇”,意思是“一个人”。同中国云南省境内的景颇族系同一民族。克钦族是蒙古人种,克钦人的古老传说提到该族的发源地是“玛壮信克亚蓬”,原  相似文献   

11.
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放宽农村经济政策,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万斤户”,少数民族地区当然也不例外。去年冬天,我在云南边疆访问了三个少数民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的“万斤户”,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一年翻身的傣族“万斤户”一个细雨迷蒙的日子,我和勐海县农办的同志一道,去勐海公社曼贺大队南列生产队访问。这是县农办同志的建议,他们认为只有雨天才是下乡访问的好时机,因为实行  相似文献   

12.
傣族自称为“傣”,“傣”是傣语中自由的意思。在汉朝文献中,曾记为“掸”或“擅”,与“傣”字音很相近。历代汉文史籍,对傣族的称谓繁多。汉代以前对傣、壮、布依、水、侗、黎等族统称“百粤”、“越人”。汉代文献对“越人”的西部一支(实际上是傣  相似文献   

13.
和光翰  和少英 《民族学刊》2020,11(1):66-75, 136-138
金平傣族是一个跨中越边境而居的特殊族群,可细分为白傣、黑傣、普洱傣以及曼仗傣等四个亚族群。由于历史渊源、分布地域的不同以及社会文化的差异等原因,其信仰文化具有与其他地区的傣族不尽相同的特征。本文在长期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平傣族的多重信仰文化进行初步探析,认为金平傣族的信仰文化呈现出以民间信仰和南传佛教信仰为主、兼有道教文化以及儒家文化信仰的多重信仰文化的特色,这实际上是多种信仰文化长期交融与变迁的结果。这一结论有助于改变以往学界对傣族似为“全民信教”(信仰佛教)或“双重信仰”(民间信仰与佛教信仰)的简单化认识。  相似文献   

14.
街子是傣族人民进行经济交流的主要形式.它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千百年来傣族人民与其他各族人民通过街子进行各种以有易无、以余补缺的交换,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和繁荣.街子已成为傣族地区不可缺少的贸易场所. 傣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社会经济历来比较发展,商业繁荣,很早就形成了贸易市场——街子.街子的形成,是和内地商人到傣族地区经商分不开的.因此,还需从傣族地区所处的对外交通地位说起.我国古代与西方的交通有陆路和水路之分,陆路就是我国北方著名的“丝绸之路”;水路则是从我国  相似文献   

15.
朋友,您到过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德宏傣族地区吗?您看过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吗?倘若在泼水节的时候,您踏进西双版纳的首府“黎明之城”——景洪,可以听到娓娓动听的歌声,看到姑娘们身着绚丽的孔雀彩裙跳孔雀舞的优美舞姿。这时,您就会更加感到,您已经置身在这美丽的“孔雀之乡”了……云南傣族聚居区素有“孔雀之乡”的美誉。傣族人民一直保持着饲养孔雀的习  相似文献   

16.
“傣”是傣族自称的族名,汉文写作“傣”是解放以后的事,历史文献中对傣族有种种不同的称谓,不同时代与不同地区称谓就各不相同。研究傣族古代史,首先得确定历史文献所记录的哪些族是今天傣族的先民或前身。民族既不是种族而是属于历史范畴的人们共同体,那就不能说今天的某族是古代某一时  相似文献   

17.
大盈江蜿蜒曲折地穿流在云南西部高黎貢山南端的崇山和丘陵地帶中,最后向西南流入緬甸境内。在大盈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居住着我們的一个兄弟民族——阿昌族。我国的阿昌族有一万七千多人,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县的户撒、臘撒和梁河县的遮島东北。緬甸境内也有阿昌族分布。阿昌族大都居住在平壩地区,他们是那些平壩的开拓者,现在,当地傣族还有“昌弟昂”这句話,意  相似文献   

18.
据《贝叶经》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傣族就有了自己的医药,它的产生与印度医药学的发展和印度小乘佛教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傣族文献均不署作者姓名,为“贝叶经”和“红版经”两种,傣医药常识在以上文献中都有记述。记述医学常识最多的部分文献:《罗格牙坦》,(傣语...  相似文献   

19.
在傣族社会历史的研究中,过去大家都认为,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农奴社会存在的“滚很召”这一农奴等级是来源于奴隶,并以此作为论证傣族经过奴隶社会的主要根据。本人曾在拙著:《“滚很召”的来源及其性质》(载《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中否定了这种看法,进而指出:滚很召的性质“系因各种社会原因丧失土地和人身自由而隶属于农奴主的农奴集  相似文献   

20.
三达山在云南西双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位于久景洪北部,瀾滄江东岸,縱横一百多里。境內山巒起伏,森林密布,彩阳、瀾奔、曼緬等五条洞澗經本区流入瀾滄江,終年綠树蔭濃,景色如画。就在这綠树丛中和清澈的小溪旁,散布有十五个寨子、两千多布朗、哈尼、彝、汉等族人民。三达山的农民主要种植早稻和棉花,对飼养家畜也有丰富的經驗,有些寨子还以猎取野牲为副业。由于亞热带山区土壤、气候条件的优越,三达山生長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