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往今来的人不能给人本质以正确的解答,原因在于其没有理解或掌握事物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理论和方法。基于实践需要,马克思实际上科学地阐明了人的类本质和具体人的本质问题。对于前者,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相对动物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劳动方式;对于后者,马克思认为具体人(个人、群体)的本质是相对于具体人而言的,对这种本质他特别看重人的社会关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的人"具有双重的价值取向",其真谛蕴含着马克思基于不同实践需要而对人本质进行的这种双重定位。脱离实践定位事物本质的理论和方法,就容易导致对人、具体人界定不清,使其对人本质的理解与马克思对人本质的理解产生差异,也无法回答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中人的问题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杜丙辰 《理论界》2012,(7):12-13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历史上有很多哲人都对之进行了深入思考,但马克思是第一个给予"人的本质"科学界定的伟大思想家。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理论,可谓众说纷纭,探求马克思本真的人本观在现时代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不仅涉及如何理解“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以及如何理解“主体性”这样一些问题,而且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本质、内容这样一些更为,“泛而深入的问题,涉及在当代如何坚持并发展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精神的问题。本文试图从马克思的思路上对实践唯物主义的起由、本质及理论指向作一考察。本文认为,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解,不能脱离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主题,或者说,只有从马克思的理论主题上才有可  相似文献   

4.
张盾 《文史哲》2005,1(6):138-143
认为马克思学说发展的本质是从哲学到科学(而且是实证科学)的知识类型转换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主张马克思所开创的历史科学和经济科学是一种“实证科学”的观点尤其值得商榷。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始终是一个哲学观问题,而非知识观问题。马克思开创的新科学按其本质来说,乃是关于一种与旧哲学完全不同的全新哲学样式的全新理解,而绝非某种“实证科学”。  相似文献   

5.
袁惠仪 《理论界》2009,(7):16-18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乃至最终形成科学的人的本质观,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演化过程,这一过程同他的整个思想形成过程是一致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讨过程不仅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观点的转换,同时也体现了其对人的问题的研究方法论的根本转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提供了所谓关于人的本质的经典定义,而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研究人的本质的新方法,实现了一次研究视角的转换.  相似文献   

6.
技术批判与马克思--一种实践哲学视野下的重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时代诊断”的差异 ,马克思本人并没有发展出一套技术批判理论 ,但马克思的现代实践哲学视野本身已经包含了建构一种马克思主义技术批判的可能性。这种可能的技术批判不同于以往技术批判家对马克思的理解。哈贝马斯和阿伦特等人由于未能真正立足于生活世界来理解技术 ,所以造成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之间的虚假对立。而事实上 ,马克思与亚里士多德相似的存在视野才能为理解技术的本质提供可能。海德格尔未意识到马克思对主体形而上学的超越 ,所以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与现代技术本质相同。但事实是 ,唯有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才能提供一种对技术本质的现实理解 ,并为技术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现实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重新解读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应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进行重新解读与探讨。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本质的理论是批判把人的本质抽象化的武器。但是,现实性本质并不是人的本质的全部,人也有其可能性本质,片面地强调人的现实性本质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种种问题和弊端。人的本质实质上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结论。只有从现实性和可能性统一的视角界说和研究人,才能深化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理解和研究,也才能全面科学地把握人的本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人的主体精神。  相似文献   

8.
<正> 把人的本性或本质最终归结为人的社会实践性,是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丰富论述的核心思想和精神实质,是马克思所实现的伟大的哲学革命变革的根本结论和重要成果之一。它彻底推翻了旧哲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种种谬说,深刻揭示了人的本性自身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人类第一次实现对自身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从而把人性学说变成了真正的科学,成为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人类解放事业的锐利武器。当前,深入研究这一科学结论,对于完整地、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对此,有些论者在理解上往往只注意到“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句,而忽视了马克思所强调的“在其现实性上”这一重要规定,因而导致了脱离人的实践活动静止地看待人的本质、人性的现象,从而也就无法正确说明人的本质、人性的变化发展及其原因。本文试图结合对马克思这个定义的粗浅理解,对这一问题谈点看法。一、人性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性,是人之为人的各种属性的总和,它包含着丰富而又具体的内容。人的本质,就其与人性的关系方面来看,它是对人性的概括与抽象。这是我们对马克思给人的本质所下的定  相似文献   

10.
以自然属性规定人的本质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一个突出特点。对此,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进行了批判。但是,近年来在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讨论中,又有同志提出要把自然属性作为人的本质的一个规定,并且认为马克思就是把人的自然属性看作“人的一般本性”的。这种说法实际上是把马克思同费尔巴哈等同起来。因此,为了划清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同人道主义唯心史观的界限,有必要搞清马克思同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11.
从人学角度上讲,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是异化劳动,而不是劳动本身。由于粗陋的共产主义和空想的共产主义不理解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它们的共产主义就必然是一种乌托邦。马克思认为,科学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历史之谜的解答和人类社会的归宿。  相似文献   

12.
人的问题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们对马克思主义诸问题理解中的总问题。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诸流派对人的问题的诠释中,形成了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和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解释路向:前者将劳动理解为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先验基础和哲学范畴,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还原为关于人的哲学;后者则将劳动理解为政治经济学概念,理解为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历史科学范畴,最终将人的问题化解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  相似文献   

13.
《理论界》2019,(1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是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提出应当用劳动实践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产生了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实践"贯穿全文,第一次系统地对实践的基本观点加以阐述,这标志着实践唯物主义的真正确立。探析其由产生到确立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发展规律的实践阐述,对实践是认识的本质、人的本质以及社会生活的本质的深刻透析,为推动理解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范畴以及实践批判和革命变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四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人的本质的理解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学家们要么对人诉诸一种纯客体的直观方面理解,片面地强调人的客观性而否定人的主体性,要么对人的本质诉诸一种纯主体的理解,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性方面,当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对人诉诸实践的理解时,就既不是单纯客观性的理解,也不是单纯主观性的理解,而是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理解。在对人的本质与人的存在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家们大都是从人的本质先于人的存在的观点出发,而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则强调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但从辩证思维的方面去把握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时,应赋予人的存在与人的本质的一种辩证统一的理解。在对人性、人的本质的抽象与具体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们大都强调抽象的、一般的人性与本质,而时下的人们大都否认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具体的、历史的方面,其实,马克思人学理论中的人性与人的本质应是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在对人性与人的本质的变与不变的关系上,人性与人的本质既有不变的一面,也有发展变化的一面,是变与不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人是哲学的主题。人的发展体现了人的本质要求。不同时期的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反思 ,我们可以把西方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索分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马克思以前的旧哲学家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问题的探索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科学阐述 ;三、现代西方哲学家在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上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人的发展视域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新夏 《晋阳学刊》2006,3(4):64-6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是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问题,由于缺乏深度的哲学——人学思考,在这一关系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些误区。由根基处阐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须从人的发展视角入手。马克思哲学不仅设定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具有鲜明的人文诉求和人文意义,而且确立了与之相关的科学认识。建构当代中国的人文精神,理解并确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应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为导向。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一直是欧洲哲学史上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人本质概念有很多解说,如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或社会性,人的本质是劳动或创造,人的本质是自由或自由自觉的活动;等等。这些提法是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它们强调的重心不同,重要程度也不一,但对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人本质概念都不可缺少。为此,本文试从六个方面逐一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不同,与二者理论出发点内在关联。马克思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存在讨论了人的本质,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劳动的异化。而马尔库塞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爱欲,对人的异化阐释的关键点是爱欲的压抑。因此,马克思强调的是变异化劳动为自由自觉的人的劳动的共产主义革命。马尔库塞则侧重于爱欲的解放,只能在艺术与审美中实现而缺乏现实基础,背离了马克思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深刻远见。通过对马克思和马尔库塞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洞悉马尔库塞人类解放思想的局限,厘清马克思关于人类解放思想的实质和关键,从而为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19.
本质是由实践定位的事物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质,这对人的本质、具体人的本质的科学定位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马克思根据实践需要,一是为清除旧哲学对人本质的影响,曾探讨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二是为了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曾探讨过个人或具体人之间相区别的本质,这是基于考察如何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需要而对人与人相区别作的人本质规定。具体人(每一个体或群体)由实践具体定位后的本质都是由社会关系总和规定的一种彼此区别的系统质,但其所涉及的外延无法一一指明,因此,马克思社会关系总和规定人本质的论断,只是为具体人本质指明了一种方向。此外,马克思又根据无产阶级斗争实践需要以生产关系为基础在本质上具体定位了各种阶级属性的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哲学观的实践化和现实化 ,深入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观 ,是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演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旨在于说明 ,把哲学当作关于人的外化即人的实践活动的科学来看待 ,是马克思关于哲学本质所做出的最具特色和最为重要的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