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新时期文艺蓬勃发展的形势下,同时随着教改不断深入,文学理论课教学有待研究的问题也就更多,更突出.自从江苏省对师专系统由三年制改为两年制以后,总课时减少了,许多学校又过于重视教学实习,这在教学思想上就产生许多新问题.有人主张在师专教学计划中免除文学理论课,有人主张把文学理论课改为“讲座”,有的学校对这门课采取压缩课时的办法,总之,在这些形形色色的“主张”里面蕴含着一种思想:认为文学理论课是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这种认识有没有道理呢?首先应该承认,多年来,文学理论课的教学普遍地存在问题较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课单纯强调它的工具性,甚至单纯当作语言文学课。我以为这样的结果,不仅未能真正提高语言教学质量,还使语文教学所必须承担的德育、美育、智育教育受到很大影响。我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同时重视和加强文学教学,这是培养具有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也是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需要。下面围绕着中学语文的文学教学问题谈几方面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语文教学的规律是什么?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共同关注而又长期未得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一些语文刊物从总结经验入手,又在重新讨论这个问题。不少语文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从切身经验中指出,语文课不是汉语课,不是逻辑课,不是文学课,也不是三者的混合课;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就是训练学生能正确运用语言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4.
作为语文课第二课堂的主要形式,“小记者”活动在中学开展得较为普遍。但具体怎样搞,则作法各异。就目前而言,尚未见及有人开展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感于此,笔者愿在这里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以期见教于同道诸公。一、“小记者”活动的目的和任务小记者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对此历来看法不一。我认为目的有二:一是通过小记者对校园新闻进行报道,表扬新人新事,批评不良倾向,并就广大师  相似文献   

5.
以往,我们批判了把语文课讲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错误作法,这是很有必要的。但我们必须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摈弃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因素,同样会使教者不得要领,学者不得旨趣。当前,不但不能削弱语文教学中的文学因素,而且还应适当地加强,否则又会出现新问题。文学作品是中学及师范校语文教材的重要部分,占有很大的比例。讲述这些文学作品,不仅能在智育上教给学生遣词造句、立意谋篇的知识,而且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及审美教育。德育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领会文学作品的文学形象及主题思想的内涵,美育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体味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并得到美感享受。因此,中学及中师语文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课堂里,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头疼、犯困,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了“休息课”,于是,对于教师来说,语文课也成了最乏味、最难教的课。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7.
《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是五十年代许多学者共同努力的产物,在语文教学特别是中学的语文课里长期使用。为了介绍这个《系统》,吕冀平等同志曾写一篇《简述》,由张志公同志编入1956年版的《语法和语法教学》里边。这篇文章先前看过,最近听说有人倡议修改《系统》,又拿出来重读一遍。现在把一些粗浅的意见写下,以就正于编写《系统》的同志们,并向广大语文工作者请教。不用说,建立系统是不容易的,草创者的功绩应该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正采访者:楼老,请问您是怎样走上中国文化的研究道路的?楼老:应该说这与中学老师的影响有关。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他们的授课对我有很大的感染,从此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产生了兴趣。当然,我也很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用的究竟是哪一种析句法?有人认为用的是句子成分分析法,有人认为用的是层次分析法,还有的人认为它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和句子成分分析法两结合的分析法。现在看来,还是两结合分析法的说法有道理,它的确是综合吸收了上述两种析句法的精髓而又与两者不相同的一种新分析法:既能反映语言的层次性,又能反映语言的线条性。跟我后来所倡导的"框架核心分析法"十分接近,应该说它是"核心分析法"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指导学生作文(指一般的记叙文,下面均如此)的原则是什么呢?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多次指出,学生“作文要说真话,实话,自己的话。”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中学作文教学中,各个教师对“真实”的理解与要求就各有不同。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象照相机似地对生活实录才算是“真实”,如果学生稍加一点想象的文字,就不够“真实”了。就我所知,所谓“真实”,无非是两种理解:一种是社会现象中的真人真事,也有人称之为录  相似文献   

11.
古往今来,有无法计数的人喜爱讲寓言、听寓言,写寓言、读寓言。大概连我自己也能算得是其中的一个。这是为什么?总有些缘故。当然,在无其数的人们之中也决不会就没有人不那么乐意寓言,甚至确实还有人憎恶它,这也似乎不假。这又是为什么?有没有别的缘故?——对这些问题,长时期以来我倒有些极其简单的体会。大概可以这样说,从人类开始为自己创造了语言,又用语言为自己创造出文学作为表现  相似文献   

12.
“网络课”到底是怎样的概念?“网络”是多么浩瀚的概念,而一节语文课,却又是如此的精短!这一节语文课到底应该如何呈现?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教学步骤怎样?教学模式是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弥散开来,我开始在网上搜索这方面的资源,可以说,是在一种被动和痛苦的状态下,我不得不开始了自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13.
过桥的启示     
9月11日星期日晴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骑自行车到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水生园玩儿。一路上,我们经过了三座又高又陡的大桥。我觉得上桥时非常吃力,双脚不停地用力踩着脚踏板,额头上的汗也冒出来了;而下桥时却非常轻松,只要用手把正自行车的把手,脚放在踏板上,自行车就会自动向下冲,感觉到一阵清风扑面而来,舒服极了。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又经过了这三座桥,妈妈说“:儿子,你觉得上桥很吃力,但下桥很轻松,是吗?”我说“:对呀。”妈妈又说“:你想想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这时,我想起了我在学习上也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比如在第一节语文课上把语…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又活泼,又调皮,又爱捣蛋的女孩。记得那是在我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语文课上,老师认真地讲课,同学们都凝神听讲。我突发奇想--如果出现一声怪叫,会如何呢?于是我就在下面学了两声猫叫。老师听到了,厉声问道:"谁把猫带到教室里来了?"突然有人说:"老师,好像是任佳楠。"老师说:"任佳楠,是不是你把猫带来了?"我忙说:"不是,不是我。"老师继续讲课。下课了,老师说:"任佳楠,你到办公室来一趟。"我老老实实地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把我狠狠地训了一顿,使我认识到了在课堂上捣乱的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5.
正确界定民族文学,不但对中华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有一定促进,就是对编写民族文学概论、民族文学史以及和民族文学有关的教材等也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以什么标准来划分民族文学,才比较切合实际、比较科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作者的民族属性、文学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使用的语言(艺术形式)上来划分。这三者(至少两者)必须是一个统一体,否则就不言而喻了。现在我们就具体谈谈。  相似文献   

16.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是我国先秦散文名篇。因此,一向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和高教文科教材。笔者以为,中学课本和某些高教教材(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徐季予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1)的注释有几处欠妥,提出商椎。一、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中学语文课术注:意思是不要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就不说了。以,因为。一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曾说:“如果有人问起我的职业,我就告诉他,第一是编辑,第二是教员。”“作家不是我的职业。”的确,他是用业余的时间从事写作的。但他的一生和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果把他“五四”前写的文言小说除外,那么他是在1918年2月发表《春燕琐谭》,1919年2月发表《这也是一个人?》(即《一生》),开始了长达六、七十年的新文学创作生涯。  相似文献   

18.
文学的发展,已经把文学的哲学意识问题推到理论面前来.这不仅是新时期文学前进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文学经验的正确总结。提到哲学,有人把它和文学对立起来.在现代主义浪潮中,就有一股非理性思潮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新时期文学千帆竞发的船队,力图左右它的方向。有人甚至断然声称“中国人的生命永远摆脱不了理性化和教条化的束缚,文学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任何理性因素的介入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文学的审美的纯洁性。“(孙晓波《危机!新时期文学面临危机》,《深圳青年报》1986年10月3日)这就不仅在对美学的认识上产生了分歧,在对新时期文学的评价上产生了分歧,而且这种看法也是对西化现代派文学的一种曲解.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是一门以讲授语言、文章、文学乃至文化等知识为主的智育课程,同时也是学校实现德育、美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通过语文知识的讲授进行德育,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本文想侧重谈谈这门课中的美育问题。 学校要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而这三者又以何为主呢?无疑的,以艺术美为主。艺术美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虽然同样都是美,但艺术  相似文献   

20.
我认为语文课应该十分重视语言因素的教学。 先看看一些学生运用语言的情况。有这么一位中学生,奶奶死了,家里正在办丧事,他回到家里同父亲谈道:“爸爸,奶奶死了,放在家里,出来进去难闻死了。是埋呢,还是烧呢?我看不如烧了算了。”且不说这位学生从道义上对自己朝夕相处、养育有恩的奶奶,应具就怎样的道德感情,只说这位学生这番话的遣词造句、语言运用方面就有很多不妥之处。比如把奶奶的逝世说成“死”,奶奶灵柩的停放说成“放”,督促爸爸尽快办理后事说成“出来进去难闻死了”,建议其处理方式说成“埋了”、“烧了”,最后竟用“不如……算了”表示自己的看法,似乎在处置一件废弃物品一般。如此语言的运用,看出这位学生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