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对生产力几“要素”探讨的较多,对生产力的本质问题却未作进一步的分析,而在理论上搞清这一问题,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极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传统的观点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并把生产力规定为“二要素”、“ 三要素”.“要素”说意味着生产力要素本身还不就是生产力本身,它只能是要素,只有当这些被规定的生产力要素结合起来时才能形成生产力或被称之为生产力.照上述理解必然产生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把生产力与生产等同起来.不论是“二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还是“三要素”(再加上劳动对象),这实际上都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的要素,而这些要素的结合实质上也就是生产,而生产和生产力显然是不能等同的;二是,把  相似文献   

2.
张科 《重庆社会科学》2009,(12):119-122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新哲学超越旧哲学的一种新的思考、理解、诠释相关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对生产力的理解,以往人们主要采用实体或客体的思维方式。以实践思维方式来理解生产力是对生产力的一种新的诠释,也是对旧的生产力理论的一种变革。生产力不仅包括进行物质生产的生产力、进行精神生产的生产力、进行社会组织形式生产的生产力,也包括人自身生产的生产力。重视人自身的生产,体现着我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不仅仅是一个揭示现代生产力重要特征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反对片面从生产力要素角度对这观点的理解,主张首先应该挖掘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以及把握它在整个马克  相似文献   

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关于生产力标准问题不断的实践探索和高度的理论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得以继续坚持和发展的最重要体现。生产力标准,是正确认识和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点。生产力标准理论,在今后社会主义进程中仍将发挥首要的和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是,任何一种科学理论命题,它的作用的发挥,不仅决定于它自身的科学性和正确性,而且决定于人们对它的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如果一个科学论点,被人们加以简单化、片面化甚至庸俗化地理解和运用,那么这个论点本身再正确也不可能发挥好的作用。不仅如此,真理向前跨越半步还会变成谬误。生产力标准理论,在它明确提出以后,也曾经出现了被简单化、片面化以至庸俗化地理解和宣传的倾向,这就是:把生产力标准简单化地归结为“物”的标准,又把“物”的标准庸俗化地解释成“钱”的标准,从而形成“只有一切向钱看,才能一切向前看”的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导致几乎充斥社会各个方面的“经商热”和“金钱拜物教”现象。这种对生产力标准理论简单化、片面化、庸俗化的解释和宣传,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否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提出全面地理解和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现实意义已被越来越多的同志所认识,并作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针列入国策中。但也有一些同志对这一理论还不够理解。比如,有的同志提出: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否就意味着从科学到生产不需要任何转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全人类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是否矛盾?社会科学是否也成为第一生产力?等等。这里谈谈我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三个代表”的思想中并列提出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思想 ,这对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讲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思想的并列提出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 ,从实践上讲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思想的并列提出 ,有利于在实际工作中促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协调发展。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对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提出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关于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问题是马列主义及其经典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运动学说 ,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了科学…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深刻揭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阐明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一重要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揭示了当代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1844年,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的唯心史观时,就曾把科学和技术成就列入生产力之中。恩格斯在他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曾尖锐地批评了当时的经济学家,指出他们忽视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必然会遇到诸多问题,它们同实践“三个代表”相互关联,如果不从理论上把这些问题认识清楚,就必然会影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下述几个方面,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一、必须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的具体实践。而指导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这无疑要求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科学精神去对待这一理论。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一个核心的要件是必须完整地理解这…  相似文献   

9.
西方一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学说斥之为“经济决定论”、“唯生产力论”,进而否定唯物史观。这实际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误解。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肯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从未否认过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生产力无疑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对社会发展的理解、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就应止于生产力。生产力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人本质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社会历史存在与发展的逻辑起点和内在动力。从生活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历史就形成了广义唯物史观,广义唯物史观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更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质是“实践的唯物主义”。邓小平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实事求是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联系起来,并提出“解放思想”这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强调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包含着深刻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思想内涵,集中体现了这一新世纪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思考,邓小平又在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拓展了实践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内容。  相似文献   

11.
科学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我国四化建设的进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日益为世人所瞩目。但是,对于科学为什么是生产力这一核心问题的解答似乎不能令人满意。学术界普遍认为科学由于对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起作用,使生产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生产力提高而成为生产力(以下简称“三要素变化”说)。照此观点,似乎科学置身于生产力之外,其所以是生产力,仅仅因为它对生产力各要素发生了作用。这样必将陷入一系列难以解脱的矛盾之中,诸如科学对生产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内涵,一是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科学继承;二是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因素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三是强调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中巨大的变革作用,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宝库;四是揭示了这是一条重要的经济规律,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谱写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把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对邓小平同志这一理论进行了充分而科学的评价。他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一、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做出的。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生产力标准思想。本文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力标准理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实践意义。这一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①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认识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指导意义,至关重要。第一,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发展水平是衡量社会主义是否“够格”,社会主义优越性是否…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要素进入生产力的结构系列,已日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当科学成为“第一生产力”而与“人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要素”这一传统哲学教科书的观点相对时,则仿佛出现了科学与人同是生产力中第一的或首要的因素的逻辑矛盾。因此,探讨生产力中科学与人的关系,解开这个咋一看来的逻辑矛盾,对在全社会确立“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晚出的社会因素,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近代,它成为区分强国和弱国的重要标志;在现代,它成为区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到了当代,它进一步成为经济为主体的综合国力激烈较量的坚实后盾。以科技实力为特色的国际竞争环境,使得人类社会实践呈现出一系列的新面貌和新特征。并以五个方面的变化表明,人类的社会实践已由传统形态转化为当代形态。在这五个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早在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就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于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阶级、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解放后,他又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对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第一,明确提出“社会基本矛盾”的范畴,特别是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基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这是毛泽东社会发展动力观最为精彩的部分。要理解毛泽东对这一理论的贡献,不能不对这一理论的发…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界都承认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但是,究竟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看法却不尽一致。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与理论界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卡尔.波普尔的哲学以“否证论”为其整体标识和理论旗帜,从中引出他的“否证技术”即“试错渐进”的理论和方法。波普尔的此论以研究人的实际活动为要旨,其观点一元地贯彻在他的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政治哲学之中。马克思的哲学也以此为要旨,但他的活动论却是实践论。应该以实践论为核心,一元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的哲学。波普尔的试错渐进理论,揭示了人的认识的和社会的具体活动的机理,这对于理解马克思实践论中关于具体实践的原理,进而理解全部马克思哲学具有很大的启示价值;但这种试错渐进理论,不承认人类总体性实践及其规律,更看不到这些规律通过“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的检验作用制约着相对规律的形成和展开,这又是片面的。波普尔只承认“趋势”而不承认“规律”,只承认“科学预测”而不承认“历史预见”,这仍然是由于他不了解人类生活的实践本质,离开了马克思的实践论来“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20.
何关银 《学术研究》2002,1(1):16-19
江泽民同志“关于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论述 ,其哲学意蕴是生产力认识论的重大突破。生产力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内容。生产力认识论事实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对生产力认识论的认识有助于加深对“代表先进生产力”论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