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在四个层次上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计划与市场是一对矛盾,近几年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中只重视其统一的方面,而把其对立性大大忽视了,导致改革屡屡受挫。文章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了计划与市场的对立关系,提出了将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相对分开的政策主张,从而勾画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妥善处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十周年。十年来,我国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在改革中,我们在理论上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科学论断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成为我们指导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它为我们指明了改革的基本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即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映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同时也要看到市场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也就是说,在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计划和市场不是划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志。然而,长期以来把计划与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却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与市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是可以兼容的。同时,它们又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局限性,这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二者必然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共同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现实基础。在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中,市场机制是计划调控的基础,计划机制则为市场运行导向。  相似文献   

5.
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体,是知、情、意的统一体。主体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辩证统一的过程,在主体的认识过程中,理性和非理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非理性因素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只有充分重视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并对其加以理性的引导,才能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主体的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6.
试论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基础及形式靳刚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曾作了一系列极为深刻的论述。他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今后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改革,必须要更新计划观念,重视市场作用。  相似文献   

8.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金融自由化并没有否定金融监管的基础,相反还强化了金融监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文章从纵向角度探讨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决定计划,计划跟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从1949年起的“计划”跟着“市场停滞走”、到1978年起转入“计划”跟着“市场生长走”、到进入90年代的“计划”跟着“市场成型”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与计划关系变动的最显明的特色是顺其自然地展开其全部过程的,而不像有的国家那样的时时出现不自然状态。其变动趋势将从现有的较低层面(层次)的市场向较高的市场即可以调控的市场推进,而推进的重心则是有计划地建设市场中心及其系统。  相似文献   

10.
1.从对国民经济的调整范围上来说,证券法仍是公司法的特别法。 因为,公司法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小宪法,其对我国整个国民经济领域起着重大的调整作用,其调整范围具有全局性,广泛性和一般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计划与市场的全面分析,指出计划与市场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二者都是调节经济运行的手段。并探讨了实现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内在因素及二者内在统一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2.
计划与市场     
计 划与市场各有利 弊。在一般情况 下,如果 计划 正确, 强计 划的 市场 经济 是最 佳模式;而非常时 期,计划经济是最 佳的选择模式 。  相似文献   

13.
计划与市场     
经济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包括计划体制、调节体制和组织体制。这三个有内在联系的体制表现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在此有机体中,国家计划占首要地位。换言之,虽然有计划发展是通过经济管理实现的,但在这一体制中,最重要的是制订计划。新的国民经济计划应该反映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应该决定在特定发展阶段中有计划发展的客观过程。社会主义国家通过调节经济来执行国民经济计划,组织体制应该保证经济组  相似文献   

14.
在大量分析目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式的情况下,分析生态环境现状的前提下,阐明了经济全球化和低碳经济的概念与涵义,并进一步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决定因素,再进一步分析了低碳经济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就中国在经济全球化和低碳经济面前的姿态进行了评说,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和贯彻低碳经济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用两面神思维方法分析计划与市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差异性、互补性、统一性、共时性,认识和处理二者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深入理解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对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始终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文章回顾了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思想的形成过程,论述了这一思想的创造性所在、并指出了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拓展这一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正>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明确揭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社会化商品生产条件下的经济调节手段,这就使过去那种赋与两者特定的社会属性,并使之对立起来  相似文献   

18.
目前 ,高校部分师生对于如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如何认识美育与德智体诸方面的相互关系 ,存有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教学实践安排不到位的问题 ,轻视美育的倾向依然存在。因此 ,很有必要再认识美育具有的以美引善、以美求真、以美塑美的重要作用 ,再认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教育形式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 ,并对美育认识产生片面性的原因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有的学者由于缺乏对陈云经济思想的系统深入研究,未能准确把握其有关见解,有的人还把陈云经济思想与邓小平理论对立起来。许多人似乎不知道,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和市场调节的概念最先是由陈云提出的。邓小平曾赞同陈云有关改革的思路。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陈云讲计划经济,强调的是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他一贯反对命令主义和主观主义,主张在计划经济中留有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20.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新中国建立以来60多年的历史中,中国共产党探索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基本经验主要是: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并不具有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属性;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在理论和实践上区分计划体制和计划本身的区别,同时注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区别,防止陷入对市场的迷信;以社会建设为重点,不断探索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有效干预社会发展的机制,构建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