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化与福利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日本把纺织、服装等轻纺类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部分耗能多、污染大的重化工业逐渐转移到亚洲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获得了相对先进的技术和工业化机会,弥补了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缺口,使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起飞,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政府服务等福利水平有所提高.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居民福利和政府福利提高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赋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活力 ,从而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 ,从概念界定、经济动因、客体演化、在当代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效应、转移模式等六个方面进行回顾和述评 ,并就该理论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方雯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6):919-920,925
国际产业转移是各国开放经济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结果。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我国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飞跃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新一轮产业转移业已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全面分析,审慎对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的重点区域,肩负着打造高效承接产业发展的平台、塑造高品位滨江生态新城市的重大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主要以欧盟、北美、日本、亚洲四小龙和"金砖四国"为主要区域进行分析。通过对趋势的分析,本文认为对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的发展具有以下启示:以错位发展为核心,优选重点承接产业;以区域合作为平台,构建皖江城市带制度性区域合作机制;以"补链"为抓手,形成特色产业园区。 相似文献
5.
产业转移、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基于亚洲"四小龙"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与承接是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或地区产业发展与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之一。20世纪后半叶,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地区通过产业承接与结构升级,实现了东亚奇迹。笔者以亚洲四小龙为例,分析其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对其实现产业承接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从而为我国的产业承接与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7.
8.
国际产业转移与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升级问题研究——基于国际外包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产业转移模式逐渐从垂直FDI为主导向国际外包为主导方向演变。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全球外包国际分工体系中地位逐步改善,但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第三产业发展快速,但其结构不合理影响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营造更有竞争力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环境,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的生产外包和国际服务外包,不断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集聚能力,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升级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9.
国际产业转移与江苏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进红 《国外社会科学情况》2005,(6):43-47
国际产业转移,直接影响着国际分工格局的形成和变化,影响着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本文力求揭示出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的动态规律,并立足于江苏这一区域,从而探讨如何提升江苏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杨英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5):49-54
将广东省放置于整个国际环境平台中,运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相关原理,分析并指出广东省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着继续大规模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具相当的局限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产业提升方向不吻合,对国际产业转移重要主体利用不足和环境建设不适合国际产业转移新要求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症下药式地提出为优化广东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必须采取确立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新观念、明确定位本省发展方向、营造良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环境和积极探索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新思路及新手段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产业技术具有多样性特征。在国际技术转移中,并不存在对于技术输出方的产业技术的完全照搬,任何技术转移的实现都是一项新的产业技术的建构,因此,对于技术引进方而言,技术引进的目标应是产业技术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12.
13.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本文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碳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导致的碳排放数量巨大,在我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接近四分之一,且在行业分布上呈现较高的集中度.此外,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通过出口为发达国家承担了部分碳排放,国际社会在核算碳排放数额以及分配碳排放权时要考虑到我国这一特殊性. 相似文献
14.
国际分工演进与跨国就业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范围内的就业转移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在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依然牵引着跨国就业转移浪潮的同时,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对就业岗位的跨国转移产生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中国应把握好发达国家就业转移的发展态势,通过引进外资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环境急剧恶化,此时,中国结束了加入WTO过渡期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国内外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征.作为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共同腹地,江西省着眼于完善自身产业体系,承接国内外的产业转移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本文应用最新的数据和信息客观分析江西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基于江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特征,总结江西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越来越受知识驱动的全球经济中,创新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为提高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美国、欧洲是全球产业创新的重要中心,其产业创新先进经验对优化我国创新战略、推动产业创新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下一步,我国应从完善市场机制为着力点推动产业创新,并优化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职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技术学习及自主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过分注重引进国外资本的规模,忽视了技术的学习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我国产业发展和国民经济运行陷入困境和面临潜在威胁。本文分析了我国产业技术的现状及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误区及潜在的威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加强技术学习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窦晓军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6,6(5):41-42
通过社会调查及研究指出,当前浙江经济运行中突出的问题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浙江已发展到必须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口。为实现国内各种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拓展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西部转移,并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六条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国际制造业的转移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制造业转移有助于整合各国资源,提升各国产业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构造地方产业体系的有效组织形式,在提高地方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结合国际制造业转移的新的特点和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用产业集群承接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是增强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