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FAD在城乡之间的倾斜程度不同,会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协整关系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本文讨论了1981—2007年中国FAI向城镇而非农村的倾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认为投资向城镇的倾斜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而如果转向倾斜农村会缩小收入差距,但是存在滞后效应,滞后两年影响最显著。因此应早日加大向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虽然多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但居民的收入差距也日益扩大。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由于中国居民的收入差距已经突破了国际警戒线,且城乡收入差距、地区间收入差距也突破世界上最高值。这不公影响有效需求,而且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投入效应,更影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这对我国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中国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兼顾公平,缩小收入差距,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3.
内生增长要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收入产生于城乡部门不同的生产函数。其突出特征是,人力资本要素在城乡经济中的重要差别,而人力资本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城乡家庭生育率的不同选择。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低水平均衡,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所推动的持续增长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和生育率下降。  相似文献   

4.
收入差距、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收入差距问题不仅涉及经济学上的效率与公平,而且关系着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如果收入差距过度扩大特别是贫富两极分化,必然会危及社会的组织和秩序,甚至诱发社会动乱,从而使经济增长失去稳定的社会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城乡和区域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应把调节收入差距作为一个中心环节,培育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正和谐与公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角度来讨论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收入差距是公平的表现形式,公平决定效率,效率反作用公平.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对于缩小我国的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诉求越来越迫切.因此,通过发展城乡经济、强调政府二次分配职能和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是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趋势,产业结构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就业水平,并进一步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产业结构等变量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金融深化和外商投资水平提高可以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展迅速,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现象却日益严重,在统筹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研究城市化、经济增长以及城乡收入差距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选取2000—2018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程度缩小,而经济增长则拉大城乡收入差距,且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对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显著。从长期来看,经济发展有利于降低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合理调配资源,提高城市经济水平,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2009~2014年我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时点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对人力资本投资和农村居民收入的空间溢出效应及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农村人力资本和农村居民收入均具有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溢出效应,其溢出效应占到总效应的96.26%。  相似文献   

9.
以2008~201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依据主要考察了我国城乡之间人力资本与收入差距的关系。根据回归的结果可知,在我国城乡人力资本不平等会使得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而人力资本不平等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根据图形分析,我国仍然处在“倒U”型曲线拐点的左侧,这意味着我国目前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而扩大,也就是说,随着我国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相似文献   

10.
缩小收入差距与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环节,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数据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02—2013年数据,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并着重考察了人力资本积累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显著减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且该影响存在动态性,有利于从长期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减小。人力资本积累是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财政支农支出可以通过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减小其与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从不同财政支农支出类型看,农业支出对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其次为林业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财政支农支出对女性户主家庭和干部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和减小其与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影响。相比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地区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和减小收入差距的影响更大。精准扶贫战略作为近年来帮扶农村增收减贫的重要方略,其实施也有效促进了财政支农支出在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使用中国省级层面劳动力市场分割数据,结合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回报的影响。研究表明:(1)劳动力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2)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较低时,劳动力市场分割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回报,但在人力资本水平高于临界值时,劳动力市场分割会降低人力资本回报。(3)市场分割会显著影响女性、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水平,但是对男性、城镇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影响不显著。政策启示是:从短期看,"一刀切"的市场分割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低素质劳动者的收入,但并不利于高素质劳动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实现低素质劳动力充分就业和高素质劳动力自由流动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市场分割会降低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从长期看,不利于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升和社会地位的提高,鼓励劳动力自由流动,坚持人力资本提升战略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劳动者的收入回报。  相似文献   

12.
基于天津市575位居民的调查数据,以居民个体及父辈特征为控制变量对人力资本要素与收入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经验与学校教育对收入的影响显著;在职培训与健康投入对收入的影响不显著;个体性别、单位性质、职业类型对人力资本与收入关系的控制作用显著;个体教育重要性认知、文体活动参与与父辈教育水平和职业类型对二者关系的控制作用不显著。接受学校教育与积累工作经验是缩小收入差距的根本;女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与男性收入持平;薪酬政策制定应借鉴外资与港澳台企业的激励措施;社会福利应向低收入群体倾斜;高收入群体应注重学校教育和文体活动参与。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投资的外部效应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一个经济增长模型,在此模型中表明教育投资对知识资本的积累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发生这种溢出效应的先决条件是一个国家应投入一定的时间进行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育投资的外部效应才能体现出对知识资本存量的增加;进一步通过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应该投入一定的资金和时间进行教育,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在区位差距上 ,苏北与苏南、苏中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但苏北的差距在缩小。苏北地区内部五大市之间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主要是受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财产积累效应影响。缩小苏北地区区位收入差距必须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合理配置人才资本 ,形成良性的“扩散效应” ;必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人才开发 ,正确引导人口流动 ,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针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分析了收入差距扩大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重点考察了在收入差距扩大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积极影响,并提出了逐步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省际国民收入差异度的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区域间发展差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研究了省与省之间国民收入差异的衡量,并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笔者认为:差距先是缩小,后是扩大.  相似文献   

17.
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是缩小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对我国收入分配差别的研究已有不少的文献资料,但是运用国际理论和标准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理论界还较为鲜见。我们认为,建立起缩小我国收入差别的系统而全面的理论体系,应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预警线、福利经济学、扩大需求理论、反贫困理论、收入阶层结构完善理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等方面着手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是经过投资而形成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教育投资与其它物质资本投资一样是为了获得预期的收益,然而我国农村教育投资却悖于这一原理。本文分析了在我国国家财政投资总量分配失衡及教育资源城乡分配失衡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力资本通过升学和劳动力转移等非农化形式大量流向城市或发达地区,由于人力资本具有依附性,农村教育投资也随着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而流失,形成了农村教育投资收益“错位效应”,并且在投资乘数的作用下,这种效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尤其是城乡长期的收入差距,从而强化了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状况,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人力资本和科技进步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教育是人力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的主要途径。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结合样本区间1994—2003年的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投入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经验性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有各自的变动规律,短期内可能不一致,但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教育投入确实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推动作用,然而我国连续30年来的高度经济增长并没有使得教育投入得到相应的追加。  相似文献   

20.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力资本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人力资本的获得和积累需要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由于人力资本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本投资必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文章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分摊分析,认为企业与员工都不可能独自承担投资成本,而最理性的选择是双方共同分摊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对规避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