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洪溪珧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由于口译的特殊性、瞬时性,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不仅要做到“信”,更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译文作出灵活性的处理。本文从口译中的一些实例出发,从文化背景、语言差异、气氛需要、心理因素等四方面探究口译时灵活性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各自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田廓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口译是将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的交际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工具。口译是一种即席性很强的语言符号转码活动,要求译员具有很快的即席反映能力和高超的临场发挥水平,准确与流利是口译的两大优劣标准。 相似文献
3.
杨先明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6):108-110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卢静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
口译笔记是帮助译员记忆讲话人内容的重要工具。口译笔记的重要性以及记录方式的独特性使其成为口译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从著名口译学者Daniel Gile的相关观点出发,从口译工作模式的角度分析了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并从口译笔记的记录原则、内容、使用的语言、格式要求四个方面探析了如何记录口译笔记,总结了口译笔记的相关技巧,旨在强调口译笔记的重要性,帮助教师完善口译课堂训练并指导学生掌握笔记技巧。 相似文献
5.
口译工作言语研究是口译研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口译工作言语的本质,文章从流动性、语境依赖性、模糊性、信息浓缩性、逻辑性和流畅性等角度分析了口译工作言语源语和译语不同的言语特征。针对这些特征,笔者提出在口译培训中应该针对源语和译语分别设计相应的语言技能培训课程,以便根据口译的实际需要提高译员的口译工作言语能力而不是简单地提高译员的外语水平。 相似文献
6.
钱莉娜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55-156
随着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社会对于口译员的需求日趋增大,为此,许多高校在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开设了口译课程。但是在口译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课时不足的矛盾十分严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讨论一个有效的方法:开发口译教学中的隐形课时。 相似文献
7.
单原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56-59
图式是人的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知识的组织形式,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周围事物的基础。分析了图式与语篇听辨的关系,指出图式是口译职业技能的重要基础,并对其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郭英珍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2):102-104
着重探讨了英国语言学家GeoffreyLeech的礼貌六准则及其在口译实践中的运用。文章认为作为口译工作者,除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汉语和英语表达能力外,还要注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问题,深刻领会并恰当运用语用中的礼貌原则,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圆满完成口译任务。 相似文献
9.
虞秋玲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4)
英语phaticcommunion有“应酬语”、“寒暄语”、“客套话”等译名 ,即所言所语并非为了提供某种重要信息 ,而意在建立或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应酬语”的文化共性是指任何民族文化缺之不可 ;“应酬语”的文化差异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可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情感。我们认为 :汉语“应酬语”的口译原则 ,在现阶段仍应以照顾“老外”的情感为好 ,即要跨越其字面“语言意义”而译出其“情感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翠萍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4):70-73
译员的记忆能力在口译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开始口译前,译员依赖长时记忆进行知识储备,扩大背景知识;在口译过程中,译员依赖短时记忆记录发言人所表达的信息,并及时进行加工和再现。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译员的这种记忆能力可以得到强化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郑友阶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口译是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根据口译研究的发展,提出了将模糊理论应用于口译研究的观点,主要探讨了在口译过程中的模糊语言现象及其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王富银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4):72-75
口译的三个阶段,从原文的语言表达,到经过理解之后的非语言意义获取,再到用另外一种语言对这一意义进行重新表达,无不体现着语用学原理的规范力量。合作原则的四大准则从质、量、关系和方式的维度提供了对口译材料语言表达实质关系进行分析的切入点,而关联原则的内容则可以提供口译过程中对意义核的认知路径和再表达重点。 相似文献
13.
传统观念认为,职业译员应该是透明、隐身、被动、中立和超然的,这种理想化的译员角色建构却屡屡在现实对话口译事件中遭遇解构。对话口译可视为由当事双方和译员共同构成、发生在一定社会语境下的三向互动式交际事件,从福柯的权力观以及温格和布隆马尔特等人的相关理论出发,译员作为交际活动的共同建构者,是一个权力角色。尽管译员不具备体制性权力,但由于他掌握着双语双文化资源,却拥有交际过程中的权力,这可以从译员选择成为共同谈话人、赋权角色、采取非中立立场的社会行为表现出来。从真实口译场景中引证,聚焦译员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特别是定位和注视等行为,分析译员的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14.
孙永红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140
考生在口译考试中的临场发挥受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影响。本文以考官的视角,从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两方面详细分析考生在一次英语中级口译考试中的失误实例,深入探讨其对口译教学实践产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口译是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交流时必须和必然的手段,文化传达是口译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文化传达的基本内容主要是指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和国家之间的异文化交流.口译实践中要进行有效的文化传达,必须注意交际中的共性文化,特别是共性礼仪文化,同时,还要注意每个民族和国家在宗教、饮食、肢体、数字等方面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6.
彭娅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147-148,151
作为认知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图式和图式理论有效的解释了人类理解和储存信息的过程。在口译活动中,涉及大量的信息理解、记忆和输出的活动。本文以图式理论为基础,探讨在口译的各个环节中图式所起的作用。认为在口译全过程中,图式均发挥积极作用,并为口译教学提供启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图式意识,拓宽学生知识面,扩大图式群.以提高口译成效。 相似文献
17.
季传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4):88-92
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处理文化差异问题的两种策略.口译自身时限性和实时交际性等特点决定了归化是译员应对文化差异问题的基本对策.异化因其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在旅游口译和特定政治词语口译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译员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提升是应对语言文化差异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静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8,(1):116-120
本文从理论基础、基本框架、内涵与优势方面探讨了信息化时代高校口译人才培养过程中立体式口译课程群构建的可能性,并从一线教学经验出发,对口译课程群的可行性和初步效果进行验证,尝试探索口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胡慧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261-263
本文从贵州省省情出发,提出了自编贵州省口译教材所需遵循的主要原则如符合教材评估体系和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以及其所需体现的特色如科学性与时代性并举、地域性与经贸性同重等.从而为贵州省译界人士自编口译教材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吴琼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4):81-86
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为研究口译过程开辟了新的道路。在Gile提出的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脑力分配模式的理论基础上,分析了口译中精力分配失衡的原因,探讨了如何通过降低口译各项任务的处理要求来实现精力的有效分配,提出了处理口译各项任务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