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示出其新的特征与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示出其新的特征与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繁荣与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家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联合国自身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要求联合国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2015年是联合国诞辰70周年,但在各国利益相互冲突的情况下,联合国的改革仍是步履维艰,成效甚微。2016年对联合国来说也是重要的一年,叙利亚和平进程的推进,新任秘书长的选举等都是联合国改革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随着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领域的不断深入和手段的日益丰富,国际社会也表达了对安理会权力滥用倾向的担忧。通过分析联合国宪章和安理会的实践不难发现,对于安理会权力最大的限制来自安理会各理事国本身。建立一个以国际法院为审查主体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有效制约安理会,防止权力滥用。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自成立,经历了五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成员国从51国增至目前的185国,规模扩大的同时,其国际地位及影响更是不断上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发展,联合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半个世纪的发展变化也使得联合国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当今的国际社会。因此,对联...  相似文献   

6.
战后,世界虽然从紧张走向缓和,从冷战走向合作,但地区性的冲突仍然此起彼伏,世界依然不太平,人类仍然处于为世界和平而奋斗之中。因此,战后成立的联合国也把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放到了首位,正如《联合国宪章》序言所述的“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并为达此目的,集中力量,以维持国际和平和安全。”而在《宪章》第一条第(一)项更是明确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就是“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因此,实施维持和平行动也就成了联合国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从1948年联合国首次向巴勒斯坦地区派遣军事观察员至今已进行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是当今最大的全球性国际组织,在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问题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加强联合国作用的思想主要表现在:恪守联合国完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会的权威、加强联合国在发展领域的作用和致力于联合国决策的民主化等。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物的联合国,其主要职能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赋予联合国安理会。”自从联合国诞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实践中经历了风风雨雨,走过了一段坎坷不平的道路,但总的说来,联合国安理会在维护二战以来的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且开创了一系列国际先例,为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88年,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命令组建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被瑞典学院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这是…  相似文献   

9.
主持者言:冷战结束并没有带来人们期盼和追求的理想和平,国际安全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实际观察的重要议题。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创立国际安全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那么,国际和平与安全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过程中,联合国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联合国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国际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联合国唯一可以运用的军事干预手段。联合国维和行动从1948年创立以来,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反映出维和行动存在的一些根本问题,主要是法理依据不明确以及违反维和原则带来的法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1.
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威胁。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主要宗旨的联合国在国际反恐斗争中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问题难以达成共识、联合国自身能力的局限以及大国的干扰和影响等原因,在国际反恐斗争中联合国至今未能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未来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孕育并成就了联合国这一战后最大、最有影响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本文通过论述和分析联合国成立过程中大国间分歧和矛盾的产生、发展以及最终的协调一致,试图找寻隐藏在这些分歧协调背后的深层原因。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矛盾和分歧以及最终的协调一致,也使联合国为战后世界提供了一个解决分歧的机制和场所,从而得以实现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和原则。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自1948年首次实施以来,为制止武装冲突,缓和地区紧张局势,恢复和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已成为“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象征”。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发生了一些变化,如规模次数增多、职权范围扩大、大国参与等,并出现了从“维持和平”走向“强制和平”的迹象。在这其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让人关注。本文试从联合国维和行动产生的历史、宗旨、特征来阐述、分析它近年来的变化及其原因,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80年代末期,国际形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旧的矛盾未消除,新的冲突又不断涌现,世界不仅未见安宁,反而更趋动荡不安。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局势,冷战期间曾一度沉寂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逐渐在国际舞台上活跃起来,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动向,如何让联合国维和行动在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前提下正确运行,使之成为“联合国行之有效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机制”,是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自第一项维和任务部署至今已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变革,越来越成为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国际政治安全形势的风云变幻,历任秘书长都在积极推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改革以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也使得联合国维和更加集约高效。  相似文献   

15.
主权不仅是权利(权力),也是国家承担的对国内人民和国际社会的责任.国际社会里存在着要求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的主张.实际上,中国主权最初就是以承担、履行保护国内人民的责任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同时,中国主权的早期实践也证明了其对国际和平稳定的责任承担.随着中国日益融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中国严格地遵从国际制度与规范,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为主权代表和维护着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主体身份、地位,所以中国坚定地保护、提升其主体身份、地位.同时,主权也代表反映了具体的权益,中国总是平衡协调这些主权权益的冲突.作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中国不是盲目地听从外来的行动指导,而是根据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来承担、履行责任.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广泛的国际组织,其首要任务是创立国际安全新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不仅保留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国际法院等国际性合作团体,促进了整个世界从以欧洲为中心向全球体系转变,而且为世界政治提供了一个中心舞台,但是它没能成功地建立起其创始者所期望的国际安全框架和使每个国家获得安全保障的世界新秩序。冷战的结束能否最终恢复联合国的能力,使其成功地履行宪章赋予它的职责,抑或超级大国之间对抗的消失是否反而暴露出建立全球性国际安全结构的深层次障碍,虽然目前看来后者可能性更大,但仍将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7.
卞秀瑜 《理论界》2012,(11):158-160
二战确立的雅尔塔格局,尽管存在某些弊病和不足,但本质上是一种和平的世界格局,其为战后世界和平局奠定了较为坚实的框架性和机制性基础。雅尔塔格局不仅维护了冷战时期的世界和平,而且在冷战结束后仍然发挥着维护世界和平的某些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遏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炜 《学术探索》2002,8(1):46-49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对当今社会的一个严峻挑战。美国发生的 9 1 1恐怖袭击事件更将这种挑战推到极至。面对这一挑战 ,国际社会应积极开展广泛合作 ,在联合国的轨道上采取恰当行动 ,打击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但单个或极少数国家不应独断采取军事行动 ,更不能以此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和违反国际法。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环境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我国经济、政治利益形成巨大挑战.实施正确的环境安全战略和措施,不但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与全面实现现实的经济、政治、社会利益,而且能够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和扩展我国国家利益发挥重大作用,成为落实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和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等对外战略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儒学的跨文化发展,见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被人类社会认同,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典范.儒学在政治多极化中的和谐作用、经济全球化中的制衡作用、多元文化中的教育作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从儒学的发展看儒学的价值,用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儒学发展,对加强各国文化交流、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