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体育文化根植于博大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体育文化形成的本源,其丰富的内涵和特质对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构建和谐体育文化提供了精神资源。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世界和谐等角度,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体育文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扬中国优秀文化,促进国内学术界的知识更新,今年三月四日至二十四日,中国文化书院和九州知识信息开发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文化讲习班”。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就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系列专题讲授。 现将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和观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具有深厚的文化蕴含和历史积淀,它不仅在哲学理论上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而且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技术在内的一切人类的实践领域。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内在地包含"文化梦",其实现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要建设文化中国,就必然要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西方文化的关系。因此,针对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区,应走出热态、回归常态,脱离碎态、整体看待,摆正心态、平和以待,以促进传统文化的良性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的产生具有现实根源,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依据之一。虽然"融合论"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性和互补性进行了有益探讨,但它却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与功能消融了,从理论和实践的"合理间距"看,"融合论"追求无缝隙的做法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结合"和"融合"是两条不同的道路,只有坚持"结合",才是思考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正确视角。  相似文献   

6.
王文建 《理论界》2007,(12):160-16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一致,而且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提出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又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也提供了深厚的历史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7.
风水作为风俗文化,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风水的本来面貌,与中国数千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审美观相一致,是中国古代先人关于选择居住环境的一种实用而朴素的技能。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风水也难以避免地被一些职业术士增添了不少玄乎的东西,发展成为一种粗鄙的迷信体系。文章从了解风水的基本内涵,探讨人类如何利用风水,总结人类对风水的认识和教训三方面着手,分析了我们的祖先琢磨出的风水经验理论的利弊,披沙拣石,以期揭开长期以来覆盖风水的神秘面纱,真正做到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有选择性地吸收其对现代社会有益的内容,正确看待风水,正确利用风水。  相似文献   

8.
王威 《船山学刊》2007,(4):104-106
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以及近代思想家都对和谐思想有深刻的阐发.纵观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是多层次的: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刘中建 《中州学刊》2004,4(3):161-165
在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对待"公"与"私"关系的主导思维方式是"崇公抑私",其目的是实现"大公无私"的理想政治境界.但这一"大公"的理想境界却又不得不依赖君主专制这一"大私"的方式来实现,由此造成传统社会中政治、经济等诸多领域"公私两无"(即理论和现实脱节)的尴尬局面."私"之不存,"公"则不立,这是我们得出的基本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有过明确的论述."崇公抑私"思维方式对近代乃至现代中国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则体现了我国在对待公私关系问题上的最新思考和重大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10.
建构和谐社会是新的社会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它不仅要立足现实也离不开对历史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思想,如主张“和实生物”的宇宙和谐论;“和而不同”的人际和谐论;“以和天人”的天人和谐论。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实现三大和谐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无论是早已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国家,都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使得人们对支撑其社会运行的某些深层文化观念发生了怀疑,于是反思传统文化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提炼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与改造,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从科学文化角度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模式与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在建构发展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应从文化延续性角度出发,挖掘传统文化的资源。中国传统文化在整合与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文化模式。这种模式中的和谐价值与人文意蕴对于建立科学发展理论具有借鉴意义,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可以成为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本土性资源。  相似文献   

13.
研读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戏曲、小说,就会发现才子佳人的爱情、婚姻,往往是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结合的,这就是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是指男女初次见面就产生爱情。元、明、清时代才子佳人小说、戏曲的代表作《西厢记》、《墙头马上》、《玉娇梨》、《平山冷燕》中,才子佳人都是凭此而喜结良缘的,由此形成了一种叙述模式。这种叙述由于涉嫌公式化、模式化的倾向,常被批评、指责。对这个问题,如仅以一般的文学研究方法去探讨,未必尽如人意。因为在叙述模式上确实存在雷同现象。如能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可能会得到一些新的启示。一 才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乌托邦”的文化分析王德明自从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一书传人中国后,人们就习惯用“乌托郭一词来泛指理想中的美好社会了,本文当然也不例外。只要有苦难和痛苦,人间就会不断地产生乌托邦。可以说,乌托邦是与人类社会相始终的。它反映着人类对美好社会的...  相似文献   

15.
一、形成特征: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特征,都与形成传统政治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这些制约因素称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特征。形成特征主要有三点:地理环境制约下的观念封闭性、农耕产食结构下的政治专制主义、生殖崇拜与其他因素结合制约下的生殖伦理宇宙观。一定的人类群体都有自己生活的特定地理环境或地域区段。人们在此范围内将社会性的人际关系与生物性的自然关系结合成社  相似文献   

16.
吴峰 《理论界》2007,6(10):26-27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吸纳中外文化传统中的优质文化资源,在关乎人类文明走向的大主题下理解和谐文化建设的深刻立意。和谐文化的建设是一种人文环境,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要使和谐文化建设提升到文化自觉的高度,把和谐文化理解为一种潜力巨大的社会资本。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文化创新、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18.
论中国传统文化之“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屈”的向度上来观察 ,“忍”无疑有其消极性 ,也有挫伤中国人“强梁敢进之思”之嫌 ;不过传统之“忍”既有其屈从、迎合专制臣服要求的一面 ,也有先人体察天道、承受生存挑战的另一面 ,即弘毅坚韧、前瞻致远的精神以及包羞忍耻的坚强品格。因此 ,对传统之“忍”所包含的正面价值 ,即“屈而后伸”的诉求 ,理应予以更大的关注 ,因为从文化传承的意义上说 ,这一面无疑是更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丁鼎 《齐鲁学刊》2007,(4):13-15
美国科学史家库恩提出了著名的"范式"理论,认为范式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认识世界的框架和价值标准,是集信念、理论、技术、价值等为一体的一个范畴。"礼"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表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从周公"制礼作乐"到清王朝终结,"礼"一直是中国古代社会共同体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理论框架和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种礼的"范式"。  相似文献   

20.
如果将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作一比较,就会发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西方呈现为十分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外观。就总的特征而言,西方是科学(理性)中心主义,中国是伦理(价值)中心主义。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导向下,西方人并不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而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作用,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以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在伦理价值主义的导向下,中国人十分注重个人的道德完善,而不注重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作用,未能不断形成新的生产力,只是维系或恢复原有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形态。因此,西方文化表现为“个人的非超越”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