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本土文化精神往往是当下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学资源与现代化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苏童的小说创作体现出了“南方”成为当代文学创作资源的可能以及在“全球化”和“现代化”时代的另一种审美可能。陆文夫的小说中的独特风味正式通过小巷这个本土空间得以实现,而且陆文夫以“小巷”这个本土空间为媒介,充分实现了作家审美表达和文化透视的统一。张大春的《城邦暴力团》将“现代”写作方式与丰富的传统小说元素杂糅互交,产生出更为多重的现代性,为我们重新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提供了新的参照。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就全球化趋势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并立足于文化立场,尝试探讨如何在当今全球设计文化中宣扬民族传统特色、做本土设计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文章分“现状”、“疑虑”和“解咒”三部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面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如何使本土文化不丧失自我并走向世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代设计中云南民族图案语义的转换难题源于文化根基的彻底改变,云南民族图案在当代设计中只是多元化元素中的一个成员,它的存在和使用仅能把握在"锦上添花"的层面,而不能把它置身于过高的定位上.建立属于云南本土的设计风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图形设计中本土文化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图形设计应合理运用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避免设计思维上的盲目崇洋,强调自我更新.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可利用性较强,中国元素在当下尤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文化承载量,但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上现代设计中优秀的构形方法,注重探寻在现代设计中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灵活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设计语境下,图形设计应合理运用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避免设计思维上的盲目崇洋,强调自我更新。本土文化中传统图形资源的可利用性较强,中国元素在当下尤其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及文化承载量,但还要以开放的心态吸收国际上现代设计中优秀的构形方法,注重探寻在现代设计中新的话语方式与思维方式,从而灵活运用本土文化资源以实现其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6.
“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的关系问题在当代理论界和批评界一直存在分歧。中国本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与文学的双向影响以及文学自身的经验积淀和革新要求为“新历史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是其生长之根,它有中国本土小说发展流变的特色。而新历史主义是一种“文化诗学”,从它自身的理论建树以及在中国被引进、介绍的情况看,“新历史小说”与“新历史主义”之间不存在直接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何礼华 《中南论坛》2010,5(1):92-94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不同的本土设计语言在交流中逐渐形成为世界设计语言。设计者只有在领悟了本土设计语言的精华后,找到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既具有本土设计语言又符合国际化的现代设计艺术。  相似文献   

8.
杨匡汉坚决主张本土化——但不是保守的而是开放的 ,是将他者包容进来 ,在异与变的碰撞中把本土一些相对稳定的、具有历史连续性的观念重新解读 ,以形成当代表述形式并对全球化产生的“反冲击”。孟繁华认为传统的批评方法、基本概念、关键词语已被渐次废除 ,代之而起的是他者的概念群 ,构成了当代文艺学发展的两难处境 ,但经过整合与重建 ,必有新成果涌现出来。金惠敏认为“回到主体”的对话 ,其意义仅在于使对话在预设的原始主体的前提上成为可能 ,而绝不是说在对话中虽身经百战而毫发未损的自我确认。“如果全球化是一种进攻型的帝国主义 ,那么在狭隘民族主义意识中徘徊的则是防御型的帝国主义”。李王君平认为 ,“本土化”不如“本土性”确切 ,因为前者试图“化”一切而显出霸气而后者只是提醒别忘记本土特点因而显得平和一些。“全球化背景”对中国文学理论本土性问题意味着既要从Universal(世界的、普遍的 )角度 ,也要从Manifold(多样的 )或Varied -dimension(多维的 )角度 ,将中国文论的异质性问题考虑进去。王钦峰尝试从后现代主义角度解构“本土” ,认为“本土化”的号召力是以民族文化的过去为基础的 ,其情感成份多而理性成分少 ,它可能把国家或民族推到固步自封的老路上去。林衡勋认为 ,现当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地域文学,美国“南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素以其鲜明浓郁的本土特色著称于世。然而,深入考查发现,其本土特质中却蕴蓄着丰厚的欧洲文化元素,尤以欧洲骑士精神最有代表性。聚焦“南方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所体现的欧洲骑士精神,探析其对欧洲骑士精神的吸纳与融汇,揭示骑士精神对该文学道德体系的筑基作用,为从异域因素探究本土文学特色的发生与成型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10.
文章评述了新近出版的王铭铭人类学著作──《消逝的繁荣》,认为它在“异地”与“本土”研究上有突破和收获,但其间仍然存在着“述而不著”的问题,这问题是人类学的“传统”,更是一种流行的“现实”,值得学界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1.
“生态设计”一直是设计师共同关心的热点,但同时也对这一概念充满疑惑。本文从生态学概念入手,提出设计学与生态学可以结合的“生态适应设计”概念。分析了“生态适应设计”与“可持续设计”的同异。并且重点讨论了“生态适应设计”中把握材料的地域属性这一层面的问题。通过对著名建筑设计师赖特设计作品的剖析,论证了设计师把握和理解这种强烈的材料地域特征是“生态适应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当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出现的过度公园化、景观同质化、文化缺位等问题的分析,指出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中的应用可以起到节约资源、提高生态效益和传承地域文脉的作用。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自然乡土景观元素、人工乡土景观元素和非物质形态乡土景观元素三类,并分别阐述这三类乡土景观元素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服装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和原因,并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服装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与本土设计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如何将多样化的非物质文化融入本土设计体系的架构与组织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的工业设计与传播设计方法,挖掘其智慧与情感价值,营造先进的多样化本土设计,以适应后工业社会人类多元化的精神需求和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本土特色而又不失现代性的景观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方塔园融古典于现代,丰富乡土的含义,在本土文化的时代局限中注入了现代主义的全新含义,是现代中国本土景观营造史上最早、最典型的案例代表。对比国内外学者对本土景观与乡土景观理解的异同,从批判的现代性、场所精神、建构3方面分析方塔园的本土意象,最后结合当代本土景观、建筑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并总结本土景观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自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自治是以民主为导向,以处理国家权力和地方权力关系为内容的国家制度。深化对地方自治的研究和认识,对于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承赤高速公路的特色景观创意设计,采用前期策划、总体布局、详细规划的设计模式,以及问卷调查、数据总结、结果排序的研究方法,通过量化与对比得出相关地域文化印象的广泛认同点,挖掘了景观要素;依据不同景观区域的地理位置条件和文脉特点,将承赤高速公路特色景观定位为“皇苑胜景”、“生态之旅”、“画境天成”、“满蒙融情”四大主题文化景观区段,并重点进行隧道洞口、收费大棚及服务区的景观创意设计,完美地展现出满族文化的历史韵味,努力实现景观、旅游、生态三位一体的创新理念。  相似文献   

18.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如:学报编辑栏目设计意识不强,不能精心策划栏目,往往因稿设栏,随意性大;栏目设计不能体现专业化、特色化,追求大而全,期刊质量上不去;栏目设计形式不固定、也不注意结构的安排,甚至出现尾大不掉等畸形现象.在分析了产生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应该体现农业特色;地方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还应体现地方特色;农业高校社科学报栏目设计应全盘考虑,统筹规划,学报编辑应根据学报宗旨精心设置栏目,根据栏目组稿,充分掌握学报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创意在视觉化的过程中视觉符号元素一直扮演着解读视觉信息、视觉认识、视觉表达的引导作用,展示出千姿百态的视觉符号元素的个性角色。它具有浓郁传统意义的视觉形态元素,其“形、色、神、意”无不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彰显着丰富的本土文化内涵,折射出华夏民族各个层面的审美观念及情趣。  相似文献   

20.
社会需求与地方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之间依旧存在不对称问题,地方高校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和改革相应机制,提升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水平.在高校漆画教学领域里,要把漆画课程教学与有大量需求的装饰画市场相结合,这既有利于提升提高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能力,又有利于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率,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