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学界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第七节的结尾处所提出的“个人所有制”问题,通常都认为是指生活资料而言的。这对不对呢?先来看一看马克思的原话:  相似文献   

2.
《资本论》无疑是一部专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鸿篇巨著,它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而对资本主义所有制的解剖是全面系统、精细深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这部著作只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而对资本主义以前和以后的社会形态毫无论及。相反,《资本论》确实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我们暂且撇开马克思为了考察资本主义借以发生的历史条件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而联系考察资本主义以前的诸生产方式的某些特征不说,也撇开《资本论》在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物质资料生产的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从一开始就认为,所有制关系本质上是通过人对物的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与人的关系。并且,从确定人对物的所有权到所有权的最终实现,其间要经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系列再生产环节。因此,作为全部生产关系总和的所有制关系就必须通过对一个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系统研究才能加以科学地把握。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论及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发展和运行过程。因此,书中几乎每一个依次开展的经济范畴都包含了马克思对所有制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指出:“不论我的著作有什么缺点,它们却有一个长处,即它们是一个艺术的整体;但是要达到这一点,只有用我的方法。”①也正因为这样,几代人为探索《资本论》方法而殚精竭力地苦苦思索。然而,对于中介方法——这个几乎贯穿于这个宏篇巨制之始终的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方法却被忽视了。《资本论》共3卷17篇98章,只有第1卷第2篇只有1章,即第4章。在第五篇中,马克思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研究了商品和货币,因为资本主义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前提;在研究商品和货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三卷序言中提到:“手稿是从第三十七章开始(按:指地租篇导论),接着是第四十五章至第四十七章(按:指绝对地租,建筑地段的地租,矿山地租,土地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的产生),然后才是第三十八章至第四十四章(按:指级差地租:概论、级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二形式,……、最坏耕地也有级差地租)。”恩格斯在这里已经表明,我们现在看到的《资本论》第三卷地租篇的顺序和马克思关于地租理论的手稿顺序是不一致的。恩格斯同时谈到“马克思在第四十三章(在手稿中是地租篇的最后一部分)发觉有必要把全篇提纲简略地重述一遍。”卢森贝对这一问题作了进一步解释,他说:“指出来是有趣的,就是在《资本论》第三卷手稿中先为阐释绝对地租的各章,继而为表述级差地租的各章。可是在地租篇结尾,马克思放弃了全篇的计划,恩格斯于是按  相似文献   

6.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仅仅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十四章的重要结论,而且是整个《资本论》,乃至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结论。现将《资本论》的一些论述完整也呈现出来,按照马克思的思路,得出一个自然而然的结论。 马克思认为,私有制“只在是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他详细分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私有制的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过程。 首先是,“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这种私有制的特点是“劳动者对他的生产资料”具有“私有权”。“生产者是自己劳动条件的所有者,靠自己的劳动使自己变富。”劳动者,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劳动产品的所有者。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都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至于劳动产品是作为生产资料重新进入生产过程,还是作为消费资料供自己享用,完全是劳动者自己的事情。但是要占有别人的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产品。这是通行的是商品所有权规律。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照搬了前苏联的模式,实质上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马克思所倡导的是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笔者就《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消灭私有制”,直至《资本论》第三卷“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答案,浅谈笔者的认识,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8.
一、无解的命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4章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1875年,马克思在亲自修订过的法文版《资本论》中又补充说,历史上存在过的劳动者的私有制,被资…  相似文献   

9.
田英 《东岳论丛》2024,(2):70-77
虚拟资本概念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于文本上主要集中于《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长期关注虚拟资本的相关问题,并在《资本论》第三卷(册)手稿的第五章第五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遵循马克思的思想,恩格斯在编辑《资本论》第三卷的过程中完善了这一概念。虚拟资本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同思想结晶,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虚拟资本概念最终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重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现行版《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是以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册第Ⅱ稿和第Ⅷ稿为基础编辑而成的。对照现行版第二卷第三篇,第Ⅱ稿不仅在内容篇幅上被删掉了三分之二,而且连标题也作了明显的更动,就是说,现行版不只考察流通过程和再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十章第四节马克思在把第Ⅱ部类分为必要生活资料生产和奢侈品生产两个分部类之后,进一步提出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问题,并作了许多原则的提示,但是马克思没有具体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是如何实现的。为此,我国《资本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三十九章中,对劳动价值论作了新的展开,提出了虚假的社会价值这一重要范畴。所谓虚假的社会价值,是指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超过个别生产价格的差额。从土地所有权的分配角度看,它相当于级差地租的那部分价值。由  相似文献   

13.
薛志贤同志在《学术月刊》1982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就《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的结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他不仅“没有使问题得到清楚的解决”,而且产生了新的混乱。例如,他认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在概念上和历史上,都先于货币。”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错误: 第一、《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定金是货币商品”。这就是说,马克思研究货币的各种职能是以货币,  相似文献   

14.
关梦觉在《吉林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上撰文说,内含的扩大再生产是不增加投资的扩大再生产,它主要是靠挖掘现有企业的潜力来扩大再生产。作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第十八章中谈到货币资本在不增加货币资本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已经出版的一些《资本论》解释本,在解释《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价值形成过程时,为了解释生产资料的价值成为产品价值的组成部分这个问题,使用了“生产资料价值转移”这一术语。如:张熏华、洪远朋的《<资本论>提要》说:“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资料旧价值的转移和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张熏华、洪远朋《<资本论>提要》第1册,第101—102页)。陈征的《<资本论>解说》说:“一个产品的价值,例如棉纱的价值,首先是由生产资料的价值(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的价值)转移来的”(陈征《<资本论>解说》第1册,第279页)。北京大学经济系的《<资本论>释义》说:在纺纱过程中,棉花和纱锭的“价值量却毫无变化地被转移到棉纱中去了”(北京大学经济系《<资本论>释义》(Ⅰ)第135页)等等。我们认为,上述提法作为政治经济学原理来讲,其正确性是无可怀疑的。但是,上述几本书都  相似文献   

16.
关于社会主义成本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大家的看法不一。在这里,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一篇第一章《成本价格和利润》中,曾经对资本主义的成本价格下了科学的定义:“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廿四章第七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  相似文献   

18.
<正> 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的定义在马克思著作中找不到相似的表述,似乎已成定论,但是,只要深入马克思的理论宝库认真加以探索,便可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斯大林的定义不但反映了马克思在此问题上的一贯观点,而且在马克思著作中还有斯大林定义的原型的表述。请看《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第五十一章。马克思说;“可见,所谓的分配关系,是同生产过程的历史规定的特殊社会形式,以及人们在他们生活的再生产过程中互相所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所有制问题上照搬了前苏联的模式,实质上这是一个理论和实践上的误区.马克思所倡导的是在"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笔者就<共产党宣言>中所说"消灭私有制",直至<资本论>第三卷"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答案.浅谈笔者的认识,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20.
杨娟  曾漆 《理论界》2009,(8):19-20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对未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对其内涵的理解学术界一直难达共识.本文旨在解读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针对文本提出对其内涵的辩证理解及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