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阳──21世纪长江明星城市长欧阳松世界经济发展已呈现全球看好亚洲、亚洲看好中国、中国看好长江流域的基本走势,长江经济带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区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前沿地带。岳阳位居长江黄金水道与京广大动脉的交汇处,在世纪之交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美国阳光地带是指两部和南部辽阔的地区,曾是美国最落后的乡村地区。战后阳光地带崛起,成为美国经济最活跃的新兴工业化地区,改变了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阳光地带的崛起,成为落后地区赶上发达地区的一个成功的范例,引起美国及世界各国区域经济专家的注意。1980年以来,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日益拉大,其经济地位、发展目标及条件与战前美国阳光地带极其相似。研究美国阳光地带的崛起,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末来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阳光地带的崛起阳光地带的崛起表现在城市化与工业化两条发展主线上。城市化与工业化是…  相似文献   

3.
桂澳经济有着优势互补的巨大潜力,而西江航线恰处于桂澳联系的枢纽地带,有着重要的经济地位。开发西江航线,形成西江航线港口、城市、产业群,可以使之成为桂澳经济一体化的契机,进而开发大西南的广阔市场。  相似文献   

4.
中国进入后工业化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世纪以来,中国工业化加速,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2002)提出的2020年基本工业化核心目标和主要指标。当前,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工业生产国,已经出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基本特征,并带动世界进入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不是去工业化或放弃工业化,而是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世界制造强国。根据《中国制造2025》,推动我国制造业与信息化、互联网化、数字化深度融合,向质量增长、中高端增长、国内外制造为主增长转变。现代服务业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大发动机,中国城镇就业的最大渠道、服务贸易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通过新型工业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  相似文献   

5.
韩国的经济立法与经济振兴温晓莉在中国的周边,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是60-70年代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群体,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动力源。而在“亚洲四小龙”中,韩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实力最强。韩国在60年代初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人均国民生...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受到区域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引导,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梯度差,使得高等教育资源各要素的经济属性明显,非均衡性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通过分析高教资源要素在三大区域分布特点,提出高教资源合理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与核心内容之一。本文选取1997—2009年为研究时段,以人均GDP和居民人均收入作为衡量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利用锡尔系数,对新疆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分解研究。结果表明:南疆内部差异对新疆总体区域经济差异的贡献份额最大。南疆内部差异是造成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最主要的原因;而南北疆地带间差异对新疆经济整体差异中贡献份额呈现出上升趋势,表明南北疆地带间差异的扩大正逐渐成为新疆区域经济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为促进新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国地区经济、教育发展差距所呈现出的基本特点和态势,指出三大地带经济与教育发展存在三大不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革与发展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双重任务。就改革而言,其中心是提高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就发展而言,则其中心是提高巾国经济的非农化水平。相对於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最低估计R前为55%左右,最高估计为75%左右,最大值为85%左右),中国经济的莽农化水平要更低·些。因此,中国经济进一步殓风“是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加快提高非农化水平。中国经济的非农化水平过低已经成为深化改革、持续增长的主要障碍。目前的世界经济人们称之为“新经济”,这种新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的知识化,或者说经济的夫息化、网络化、高技术化,经济的…  相似文献   

10.
全球主义和地区主义已成为政治学和经济学争相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新民族主义和跨界民族则成为民族学研究的热点,如果说地区主义发展了新民族主义.那么地区主义的边缘地带则造就了跨界民族主义,它反映了地区主义下的边缘地带跨界民族相互交往的地缘认同、经济环境认同、民族文化认同.分析地区主义与跨界民族主义的关系,可从一个新的视角阐释跨界民族主义的兴起以及中国西南边疆地区跨界民族主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均衡、持续增长和社会主义主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其战略意义在于西部将成为又一个拉动全国的、新的经济增长地带。新经济条件下的西部大开发必须走非常规的发展道路,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既要有高度的热情,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12.
拥有5000年辉煌文明史的古老中国,再次焕发青春、重新崛起于21世纪先进民族之林,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世界自主研发载人航天第三国、美国最大债权国,尤其当前世纪性经济危机中,作为世界两大经济发动机之一的中国,成为全球寄予厚望的重要国家之一,更加展现出其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隋唐文献中散见的中外文学比较因子徐扬尚隋代,中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重新实现统一,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唐代,则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足以称雄于世界的“黄金时代”。国都长安(今西安)是世界上最大的都会,也几乎成为世界─...  相似文献   

14.
一向被认为贫穷落后、无足轻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现在正扮演着崛起的亚洲超级大国的角色。自从实现振兴经济的改革以后,印度的经济稳定地增长,以购买力折算GDP已超过120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五经济大国,第十工业大国,第六航空大国。 印度还是科技人才大国,计算机软件超级大国。印度,喜马拉雅山南边我们的这个邻居,下个世纪很可能跃身世界性经济强国,成为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区差距时空演变特征的实证分析:1978-2003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以七大经济地带作为考察的地域单元,采用可以多层次分解的Theil指数测量了1978—2003年间中国七大经济地带之间、地带内部以及总体地区差距的时空演变。研究结果发现:地带之间的差距仍是中国地区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环渤海和长三角地区内部差距逐年缩小并对全国地带内差距具有显著的影响;大西北区内部差距变化呈微弱的上升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南经济区、中部区、大西南区等四大区域内部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自始至终微不足道。  相似文献   

16.
江淮分水岭区域是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广大丘陵和山冈地带,方圆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多万。江淮分水岭区域属于中国南北气候、地理、经济的过渡地带,也是连接长江文化圈和黄河文化圈之间的文化过渡地带。人们在这个相对巨大的面积和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形成了相对独特的思考问题的习惯、经济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独特的江淮分水岭文化。江淮分水岭文化特质可以概括为灵活包容、务实革新、奋斗理性。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也遭遇了更多的非关税壁垒。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已成为我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调查的核心问题,所以必须理性地分析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对世界经济的危害还会加重,对中国的影响还在加深,世界经济在未来三年内所面临的将不是通胀威胁而是通缩危险。面对这次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破坏最甚、危害最大的危机,中国应把握“两大历史性机遇”:一是迈向成熟经济体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机遇;二是我国参与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机遇。只要我们科学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完全可以将危机变成机会,解决中国经济中在经济高速增长期未解决的问题,使中国经济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9.
靳风 《国际论坛》2020,(2):78-92,158
近年来,"灰色地带"相关概念成为了美国学界所热议的话题,其认为在大国竞争回归的背景下,"修正主义"国家正在诉诸具有模糊性、不对称性与渐进主义特征的"灰色地带"手段威胁世界秩序与美国的国家安全。作为一个相对较新的学术议题,"灰色地带"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外学界对"灰色地带"行为的特征、"灰色地带"冲突升级模式的研究仍不够充分。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与学界将中国的部分对外政策贴上了"灰色地带"手段的标签,鼓吹以更强硬的政策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本文从解析"灰色地带"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中美间当前存在的"灰色地带"冲突,探讨"灰色地带"冲突对中美双方造成的挑战,并对如何管理中美间的"灰色地带"冲突进行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北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开发较晚,资源丰富,且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近代以后逐渐成为列强角逐的重要区域.其中日本先后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逐次夺取在东北的侵略利益,不断地辐射侵略东北,其目的就是最后吞并整个东北.东北地方当局崛起后,力图改变这种危机局面,在经济上采取措施对日本侵略进行抵制,力图用经济方法把日本经济侵略赶出东北,逐渐摆脱日本的经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