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传递     
《学术月刊》2012,(6):59+111+136+154
2012年5月26—27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研究部、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纪念卢梭诞辰3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  相似文献   

2.
信息传递     
2011年9月25—26日,由浙江省文化厅、绍兴市人民政府、中国鲁迅研究会、鲁迅文化基金会(筹)联合主办的2011鲁迅论坛·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绍兴市咸亨酒店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张曦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3.
信息传递     
2011年6月17日,由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人文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转变发展方式与新发展方式建构跨学科学术讨论会在华东理工大学逸夫楼召开,《学术月刊》编辑部田卫平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4.
信息传递     
2011年7月22—24日,由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的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28届年会在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召开,会议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学术月刊》  相似文献   

5.
6.
信息传递     
《学术月刊》2012,(1):91
2011年12月16—19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高峰论坛:文化繁荣与期刊责任"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学术月刊》总编辑田卫平应邀出席。2011年12月24—25日,由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学与研究》杂志社和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  相似文献   

7.
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8.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10,(7)
  相似文献   

9.
信息传递     
《学术月刊》2012,(8):61+77+92
2012年7月16—18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海洋学院主办,浙江海洋学院社科部、《浙江学刊》杂志社承办的"当代中国热点问题研讨会"在浙江省舟山市召开,《学术月刊》总编辑田卫平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0.
我和杜维明先生先后有过两次访谈。第一次是1992年94在哈佛当“文化中国:理念与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结束之后.我们谈了大半个下午,嗣后写成《“文化中国”与儒家传统》一文,发表在我主编的《中国文化》杂志上。  相似文献   

11.
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递     
2011年4月23—24日,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的首届上财经济史学论坛暨经济史学系揭牌仪式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田卫平应邀出席。2011年4月28—30日,由国家汉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文理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张曦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3.
信息传递     
2011年5月21—22日,由中国演化经济学学会、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和清华大学绿色跨越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演化经济学年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学术月刊》编辑部王胜强应邀出席。2011年5月22—23日,由上海市哲学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思想研究所联合举办的辛亥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26日至28日,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古代小说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举行。这次会议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暨南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大  相似文献   

15.
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它首先应该成为整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都应该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理论目标、解释原则和评价标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应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以外的各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学术研究的根本范式。只有自觉地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范式,当代中国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研究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才有可能真正地走向世界,也才能真正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阙天舒 《晋阳学刊》2011,(6):141-142
2011年6月11日至12日,"比较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华东政法大学隆重举行。这是国内第二届以比较政治学为主题举办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国内部分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逻辑与方法、比较政治学研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迄今已三十年了;为富国强兵而上下求索、引进马克思主义学说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徐光启算起,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已经有四百多年了……中国学人当前面临着相当多的机遇和挑战、问题和困惑。 这些挑战,从哲学层面说,表现为究竞如何才能彻底打破“中”“西”“马”间的森严壁垒,通过融会贯通而找到21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方向和道路、进而实现对现代文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从人文学术角度看,如何对'-3今现实生活之中的人生意义进行恰当的理解、把握、探讨和研究,而非停留于简单化的“引进”或者“集体失语”;而且,从社会科学的视角来说,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如何确定其学术前提、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真正恰当地探讨和研究人类社会生活、特别是当今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维度。 只要不再满足于完全唯洋人的思想学术马首是瞻、努力从“照着说”走向“我要说”,只要正视当今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所提出的各种真问题、力求使学术研究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原创性,我们就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彻底批判反思既往的学术道路、通过直面追问并厘清当今的学术困境和机制,祛除形形色色的伪问题伪学术和伪思想,才有可能正本清源,继往开来,探索并逐步确定当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现实出路。 为此,本刊以“中国学术研究的问题与出路”为总话题,本期特刊王毅、唐磊《如何思考中国——有关“中国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对话》一文,并诚邀海内外有识之士,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求同存异。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本刊一概欢迎。  相似文献   

18.
3月26日~28日,由《文学遗产》编辑部、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暨南大学比较文艺学与海外华文文学、暨南大学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心主办,广州大学等单位协办的跨文化视野下中国古代小说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相似文献   

19.
《大庆社会科学》2011,(5):159-159
薛瑞汉撰文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当前中国的现实,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首先,要把理论武装群众置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重要任务,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作出布局,在政治保证、政策导向、行政规制、社会动员等方面形成支撑体系。其次,要开辟大众化研究的世界向度和国际视野,从理论形态、制度形态、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史论战中,苏联党内两种政见影响到中国,形成自陶希圣、郭沫若始到以《读书杂志》为主战场的论战。经过社会史论战,唯物史观被广泛接受,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骨干队伍形成。但与此同时,盲目引进外来观念,几乎成为20世纪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值得深思。只有以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从社会史的角度研究经济,从经济史的角度剖析社会,才是研究社会史和研究经济史正确的、科学的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