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资产证券化的一般原理探讨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原理,并介绍了美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案例,希望为我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专利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发达国家早已开展,但在我国尚未开始实施,有必要对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分析。本文从专利的经济价值、法律属性、金融资产属性等多方面探讨了专利资产证券化的动因,希望为我国开展专利资产证券化业务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专利信托与专利证券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专利资产证券化不但具有专利信托的资产转移、管理、保值、增值功能,还具有使得专利资产快速融资变现,开创专利资产收益的流通转让机制,吸引风险投资,为进一步技术开发、企业发展提供所需资金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的角度看,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专利信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专利信托与专利证券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分析,认为专利资产证券化不但具有专利信托的资产转移、管理、保值、增值功能,还具有使得专利资产快速融资变现,开创专利资产收益的流通转让机制,吸引风险投资,为进一步技术开发、企业发展提供所需资金的重要作用。因此,从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的角度看,专利资产证券化相对于专利信托,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我国实施专利资产证券化将面临与《信托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法》、《合同法》、税法等诸多法律发生冲突,为相关法律应的完善和专利资产证券化的推出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借鉴国外自然资源储备资产证券化方面的经验和国内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对矿业权资产证券化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矿产资源资产证券化的结构模型,设计出证券化的运作流程,并提出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推动和监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资产证券化的国家,也是将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发展的最为成熟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基础设施项目资产证券化的国际融资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宁 《管理评论》2002,(4):26-28,34
本文介绍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涵义及其运作,并将该金融创新工具引入基础设施融资安排,设计了基础设施项目证券化融资结构,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国际融资业务的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历史发展比较短暂,业务开展范围也比较小,在证券化发展的深化过程中,又遇见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这种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何去何从。为此,在这一基础上对我国资本证券化的前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理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刚刚起步,仍然面临着各种问题。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出发,分析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接着概述了当下我国资产证券化出现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麦勇 《管理工程学报》2002,16(Z1):226-227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重要的资产运营方式,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强资产的流动性,促进资金的融通.本文通过对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分析了我国的资产供给与需求状况.预测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广阔发展前景.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推动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资产证券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也是金融创新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但是资产证券化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并且随着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影响,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所以,为了进一步降低资产证券化风险,必须要明确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因此,首先要正确的认识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性价值,才能有效地发挥资产证券化积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措施进行简要分析,探讨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的实践以及具体的风险防范措。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理念最早产生于美国,其后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我国自1995年起便对资产证券化展开了探索,至2005年以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概述资产证券及其运行机制,其次就我国证券化的发展意义及种类展开探析,提出了促进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资产证券化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近三十年来国际金融市场一项重要的金融创新。近年来,资产证券化已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但是国内学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上。目前,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发展,为了多渠道筹集高校教育资金,将资产证券化应用于我国高校融资中,将会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分析了我国高校资产证券化的可能性和证券化资产的选择,提出了高校资产证券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理方式和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在阐述资产证券化融资概念的基础上,从发行者、投资者、券商、监管当局的不同角度,探索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多赢效应,最后提出完善资产证券化融资效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7.
资产证券化的“头口水”终于被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一饮而尽。" 1月23日,信达公司与德意志银行签署资产证券化和分包一揽子协议,此举意味着国内银行早有察觉,但迫于政策迟迟不得开展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因外资的介入而巧妙地实现了。" 信达此次的合作方德意志银行已与国内多家银行开展业务合作,尤其是其在去年10月收购了国内首家提供住房抵押贷款服务的中外合资公司——惠泽中国控股近30%的股份,而被公众认为该行的未来几年内在政策许可的情况下,顺理成章地直取中国房屋按揭资产证券化业务。"合作揭秘" 正值各大资产管理公…  相似文献   

18.
我国资产证券化试点开始于2005年,至06年出现首个真正意义的企业资产证券化产品。目前人们较为关注的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建设,资产证券化行为模式、信息披露、真实出售、破产隔离等问题,而企业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未被引起足够重视。本文基于此,提出了对企业资产证券化财务风险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并利用沃尔比重评分法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旨在为资产证券化企业降低风险损失提供一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信贷资产证券化具有盘活非流动资产、分散本性风险等优势,是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低成本融资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假设资产池由多个相关、且均服从算术布朗运动的资产现金流组成,运用公司证券定价理论,得到了基于资产池总现金流的证券化产品价值的解析解。以商业银行为例,研究了资产证券化的动机和最佳发行方式。数值分析表明:资产证券化不仅可以盘活资本,而且可以提高资产的价值;资产池的总价值与进入资产池的各个部分现金流之间的相关系数存在单调递减的关系。最后,针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智  石倩 《科学咨询》2007,(5):30-32
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反映了金融发展的必然性,是我国金融改革到了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反映了我国金融改革和创新的客观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设计出适应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规则及监督方式,需要深入理解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本文在回顾了中国资产证券化创新的历史进程之后,分析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创新所面临的制度障碍,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