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程相融合、共发展,我们必须要积极探索在国家治理视域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文章分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阐明了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功能,最后,对于如何在国家治理视域下进一步有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出了具体的方法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改革开放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的教育要改革开放,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但我们也时刻不要忘记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绝不会放弃“西化”、“分化”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图谋,特别是高等学校更是他们争夺下一代的重要场所.我们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加强和改进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是使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  相似文献   

3.
保持国家稳定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邓小平对此作了许多论述。他认为保持国家稳定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顺利进行的前提,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入手切实维护国家稳定,巩固已取得的成就。研究邓小平关于国家稳定的思想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和物质基础上,迈向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为安全、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中国现代化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现代化"的演进逻辑突出体现在"全面"二字的深刻意蕴.之于"全面",从广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内容布局的系统性;从深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发展模式的高质量性;从跨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空间布局的协调性;从维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和谐性;从高度看,体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性.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们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具有高度民主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决议》在论述我们党已经逐步确定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时,讲了它的十个主要点,其中一个主要点是:"社会主义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就是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在开展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这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十分迫切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6.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优越性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正式提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议事日程,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一命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实抓好精  相似文献   

8.
传统帝国体制解体后,面对对外反抗侵略力争民族独立、对内统一政权力求国富民强的历史使命,历史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重大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国家建设的目标构想经历了从模糊到清晰、从设想到现实、从改革到定型、从巩固到开创的历史演进过程。社会主义中国已经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已经开启,要始终遵循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走稳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族人民正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含义,概括地说,一是指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指实践,它能够说服和掌握亿万人民群众,变为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力量;三是指制度,在它指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建立一种具有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制度。这三方面的含义不可分割地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之中,统一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历史过程之中。目前,有人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正在同改革前的社会主义“断裂”;有人认为它实际上为“补课”而倒退到新民主主义社会或过渡时期社会;甚至还有人认为它是名义上的社会主义,如此等等。我认为这些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些看法甚至是错误的。本文拟针对其错误观点,进一步阐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应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多种复杂性问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系统性战略部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系统思维领导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蕴含着加强整体性推进国家治理、优化国家治理体系结构、协调好国家治理中的各种关系、以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汇聚治理合力、构建开放性战略模式等核心要义;对我们强化系统思维提高科学预判风险能力、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加强整体部署和系统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是极其伟大而又复杂的崭新事业,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完成这伟大的事业,上靠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靠亿万人民的奋发努力。不高度发挥出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不建设起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曹文明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指引我们实现新的历史任务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邓小平这一理论的核心。一、“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①现代化,这一发韧于十七八世纪的欧...  相似文献   

13.
试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深化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其必要性和紧迫性。新中国成立 5 0多年来 ,我国民主政治、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因此 ,我们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 ,抓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钱伟长教育思想是钱伟长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创造,也是上海大学干部、教师在长期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学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实践成果.上海大学在钱伟长校长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实践,不但可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也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保证它的正确方向。”在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一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把我们党建设好是完成伟大使命的根本保证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5月29日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指出,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重任。加强...  相似文献   

17.
无论党内或党外都应有正常的、健全的民主生活.这是调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形成一个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在二○○○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都重要,但两者比较起来,党内民主尤为重要.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核心,是人民民主的前提.为什么党内民主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重要?道理很简单,因为我们党是执政党,是领导我国一切事业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订出来的,都要依靠党的领导去付诸实践的.没有党内民主,就不可能制订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基础工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给予少数民族受教育需求充分的关注和合理的支持,通过不断深化少数民族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让各民族学生在共圆“中国梦”的道路上共享人生出彩机会.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正在走向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国家管理机器,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的需要,并逐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提出的90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中,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相提并论,将  相似文献   

20.
从概念内涵、历史生成和发展走向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些区别和联系是它们在各自轨道上既运行不悖又相互依托、相互作用的基础。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制度保障和能力保障,二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构建体制机制促进二者良性互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