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毛泽东历史观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历史观是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唯物史现和革命史观间成了毛泽东历史观的两大基本特征:前者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或发展;后者是前者的一些原理在毛泽东历史研究实践中具体运用的表现。革命史观的某些局限性决定了在某些方面与唯物史观的冲突。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说了不少.这里想淡谈事情的另一面.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根本观点,对于这个观点,毛泽东的解释是不准确的.作为例证,这里举出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另二篇是《唯心史观的破产》.这两篇文章都是针对着美国国务院在1949年8门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的白皮书和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就白皮书致杜鲁门总统的信而写的.毛泽东在这两篇文章里谈到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里,有一段经常被引用的论述.毛泽东说:"阶级斗  相似文献   

3.
蔡丽娟 《兰州学刊》2008,62(3):125-126,133
西塞罗在《论演说家》(De Oratore)中阐述了历史的特性、历史的目的以及应该怎样写作历史。他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没有超出修辞学家的认识范畴,认为历史写作应该强调两个方面,即历史的“真实”和文学的加工,“真实”在他那里其实是“公正”,而文学的渲染则体现了历史应该具有的教化功能。他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对后来罗马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韩非的历史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反映了战国后期法家学派对历史大变动和历史进程的观察与思考。韩非对历史考察提出了一个“异”字和一个“变”字,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但却把历史文明的创造归结于圣人的作用,反映了英雄史观。韩非从人们物质生活的供求关系和人口数量的众寡来探寻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他夸大了人口增殖的速度。韩非提出“参验”说,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但这一思想是为其狭隘的功利主义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具有深厚的历史素养、浓郁的历史意识和敏锐的历史眼光,既能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古今中外,又能借鉴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对历史学习、历史教育给予了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6.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举起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大旗,激越呐喊,对孔孟之道进行了勇猛顽强的袭击。特别是后期鲁迅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把研究历史和观察现实社会的阶级动态紧密结合起来,指导现实的斗争,给国内外反动派以更沉重的打击。当前,我们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坚持在一切领域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研究鲁迅的历史观,借鉴鲁迅的斗争经验,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论江泽民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建立了历史观之“体、用”架构,亦即历史观之本体与运用的价值取向。中国中古史观以“天命观”为体,以儒家伦理观念为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之“体、用”演化:毛泽东以唯物史观为体,以阶级斗争学说为用;邓小平以唯物史观为体,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为用;江泽民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江泽民以唯物史观为体,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用。对“三个代表”思想的阐释。江泽民历史观的方法论——系统的方法。江泽民历史观之产生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与知识背景。江泽民历史观、历史思想之社会实践:高度重视历史学习;弘扬爱国主义,推进中华民族新一轮的伟大复兴;关注并引导中国史学的发展;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以史为鉴;用其唯物史观的“体、用”架构理论来分析、解决现实的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8.
论邓小平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历史观是当代中国的科学历史观。邓小平历史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 ,“生产力决定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核心内容 ;“特色道路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本质特征 ;“人民主体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基本立场 ;“历史辩证法”是邓小平历史观的灵魂 ;“历史评价论”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毫无疑问,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在进行着伟大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祖国的业绩中,偏爱中国历史,从经史子集到稗官小说的线装书,几乎无所不读,这成了他一生重要的特点和主要的业余嗜好.令人敬佩的是,他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之余,不仅通读了约四千万字的《二十四史》,还阅读了《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纲鉴易知录》、各朝纪事本末等许多大部头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无疑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兼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和历史学家多重角色于一身的伟大人物.他继承了中国人重史的文化传统,从青年时代就酷爱史书,重视史论文章.因此他的不少真知灼见,就来自对中国历史的思索或对历史知识的汲取.这正是毛泽东区别于他人,甚至超越前人和同辈的关键特征.直到晚年他的视力减退,仍然嗜读史书,请熟古籍.1976年8月26日,离他谢世只有半个月,他读的最后一本书还是南宋洪迈著的《容斋随笔》.  相似文献   

11.
费尔巴哈是德国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伟大历史功绩,就是在反对唯心主义和神学的斗争中,使唯物主义恢复了它的应有权威,用清醒的哲学代替了沉醉的思辨。但是,他没有冲破旧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只要“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是露出来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9页)我们分析费尔巴哈哲学的这一局限性,不仅可以帮  相似文献   

12.
孙兰英 《中州学刊》2002,46(4):119-122
全球化是当代社会的典型特征 ,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是“全球化”理论的源头 ,更重要的是其历史性、社会性、交往性三重意蕴所揭示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对我们今天研究全球化问题 ,开辟了一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相结合的新路径 ,具有科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在领导中国被称作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他站在世界历史观的高度,周密审视全球政治经济的历史格局和时代特色,以思想家的远见卓识,重新论述了怎样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课题;以政治家的恢宏气度,重新探索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现实途径,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毕生以思想启蒙为己任(政治革命、学术研究均为实现民主和科学的手段),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开创了中国文化和中国革命的新时期。其强大的思想武器尽管来自欧洲,先法兰西后俄罗斯,但其民主与科学的实质一直未变。关于科学,他一直认为:“科学有广狭二义:狭义是指自然科学而言,广义是指社会科学而言。社会科学是拿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用在一切社会从事的学问上,象社会学、伦理学、历史学、法律学、经济学等。”可见,陈独秀是将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傅山是我国十七世纪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哲学上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自然观和认识论都有明显的唯物主义倾向。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他的历史观不可能具有唯物主义的形态,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傅山思想的敏锐,使他的历史观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梅林曾这样评价恩格斯:“他逝世的时候与其说是这幸福的而内容丰富的生命的终结,毋宁说是顶峰。他在快到古稀之年时仍还是年轻的。他的历史性活动的重心在他的老年”。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有着十分显赫的地位。这不仅因为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凝聚着恩格斯的伟大智慧和辛劳,更为重要的是,当着“第一提琴手”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作为“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作为整个“乐队指挥”而发挥作  相似文献   

17.
王夫之学贯古今,思通过去、现在与未来。他对历史上种种神秘史学主张的尖锐批判,对“理势相契”论和“相天造命”说的深刻阐述,展现了他的史学思想推倒一切的革命精神和破除迷信的理性光彩。  相似文献   

18.
在费希特的哲学体系当中,作为根本前提的自立性自我具有本原行动的力量,它能自我追求其最高的实现。这决定了费希特哲学体系在总体上的目的论解释方式。通过将哲学原则中的目的论原则贯彻到历史领域,费希特构筑了一个先验目的论的历史哲学体系,即从逻辑上为人类历史筹划了一幅先验性的宇宙蓝图。费希特的先验目的论哲学有其积极的一面,但也存在着很多无法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大历史观是黄仁宇一生中从事学术研究的总结,它从中外长期历史在技术的变数上来解构中国和欧美及日本的历史,力图找出人类历史发展的共通道路,使中国也早日进入现代国家的行列,批判从道德和文化功能的角度以及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来分析历史。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对大历史观进行了解剖和评述,阐明了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和大历史观的局限性及其可供借鉴的有益之处  相似文献   

20.
于文杰 《学术研究》2008,2(4):114-119
在英国历史上,有许多充满矛盾的思想者和史学家.休谟正是以伟大传统的历史意识、多元融合的政治思想和温和渐进的发展方式中蕴涵着许多现代的、主流的和暴力的思想因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如何看待休谟的历史观直接影响人们对英国文明历史进程的理解方式,同时也为我们吸收西方历史思想中的有效因子,建设中国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