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莞凤岗是宋代客家民系南渡珠三角的栖身地、明清两代大量移民海外的中转站,又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侨"过番"投资热土、大批南下民工的工作居留地,由是形成了一座特色鲜明的"客侨文化名镇".其自然地理景观、风水田园景观、村镇空间景观、建筑艺术景观、民俗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具有国际性关联、先进性特质、民族性风格的"客侨亚文化圈".在...  相似文献   

2.
无神论是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科学和宗教的一个重要议题.逻辑实证主义从语言分析入手否认了有神论宗教命题的意义;弗洛伊德从心理分析方面揭示了上帝的本质与人的幻觉关系;大爆炸理论则以科学的假说推测了宇宙形成的确实性和膨胀的无限性,否定了上帝创世和救赎的可能性.当代无神论的旨趣在于说明有神论在理性上的荒谬成分,但同时指出宗教仍然具有表达人的超越性情感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李枫 《学术交流》2012,(3):143-147
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具有人格化特征,其特殊审美价值在于形成了"月亮意象+故事情节(人物命运)"的结构模式,月亮意象获得了和作品主题、人物命运等同等重要的文本要素意义。这种审美特征和特殊功能源于满-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万物有神论和万物有灵论的影响。神话作为原始宗教文化的载体,集中了有神有灵的自然观,并隐含在迟子建小说月亮意象中,形成了神话的隐形结构。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10):167-169
近年来,高校频频出现相信封建迷信、笃信宗教和歪理邪说等各种有神论的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认识不清、重视不足。因此,大力提倡高校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必须首先明确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朱林  刘爱莲 《社科纵横》2010,25(12):146-148
处于社会转型期,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信仰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星座、占卜、信仰宗教等各种有神论思想在大学校园日益泛起。文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有神论信仰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并试图从多层面探寻应对当代大学生有神论信仰的引导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宁 《唐都学刊》2005,21(3):134-138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对众多民俗事象产生重要的影响,以宜川民俗事象为例,其起源、发展、演变受其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区域气候、区域水文、区域地貌、区域土壤、区域植被、区域动物等要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其特有的民俗事象.  相似文献   

7.
汉魏六朝时期的思想家对智能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前所少有的学说,其中"智能学知说"、"火光举明说"、"众智说"具有某些现代心理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正>由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青海省民俗学会会长赵宗福先生主编的"青海民俗文化论萃丛编",于2016年11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丛编"以物质民俗、礼仪民俗、岁时民俗、信仰民俗、口承民俗、艺术民俗、田野民俗、理论与应用民俗等8个民俗专题,以及"河湟"花儿、昆仑神话2个具有青海特色的民俗事象,分卷编纂,共选编250多篇学术论文,编纂成近300万字的10本论文集青海是民俗文化的富矿区,民族众多,文化多元,青海民俗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入调查研究各类民俗事象,既有现实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8,(2):111-114
中国封建时期由于民众轻视、厌恶法律,加之一些重要思想和言论的消极影响,特别是不合理的司法实践的直接作用,最终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贱、厌、耻诉讼"心理。这种民众法律心理客观上十分不利于我国法律的适用及国民法律信仰的形成、法治中国的建设。解铃还须系铃人。为消解这种心理,我们务必对促成这种心理形成的三方面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法治教育中,大力宣传"重视、喜欢现行法律本身",辩证分析曾对这种心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一些思想和言论,特别是通过古今司法实践情况的比较,彻底纠正"贱、厌、耻诉讼"心理。  相似文献   

10.
黄岩  完颜华 《创新》2012,6(5):94-98
"90后"大学生思想总体积极、健康、向上,但也存在着认知与实践相背离、心理抗挫能力较弱、集体主义观念相对淡漠等问题。结合"90后"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形成原因,针对性地因"理"、情"、境"、行"施教,才能切实增强"90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千年古镇文化敬天法祖民俗节庆渔盐吉镇韩家民俗村开展"抬花轿娶亲、扭秧歌"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节期间,在民俗村周边巡回演出。  相似文献   

12.
马兴国 《日本学刊》2001,(2):110-124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各集团共同生活中普遍具有的代代相习的社会事象。它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积淀 ,集中表现着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众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伦理观念以及心理结构等方面的传统特征 ,构成民族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原动力。民俗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对象 ,在世界现代人文科学中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当是在 1 9世纪。人们普遍地将英国人汤姆斯 ( William John Thoms)提出“民俗学”的 1 84 6年 ,视为国际民俗学运动史之发端。一日本有关民俗的记述 ,从广义上讲 ,可以溯源到记纪神话时代。《古事记》( 7…  相似文献   

13.
《探求》2016,(2)
"民告官"是行政诉讼或行政复议的俗称,具体指的是通过法律途径化解"官"民矛盾的机制。"民告官"的社会心理属于法律心理学的范畴。考察这种心理的形成原因与形成机制,必须着眼于"民告官"这一特殊社会活动的过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厌恶诉讼的心理可谓根深蒂固。然而,广州本地"民告官"的社会心理则经历了一个由"厌恶"到"愿意"的重要转变,这也是对广州多年来于中国法治政府评奖中名列前茅的有力佐证。有鉴于此,本文着重从"民告官"的社会心理的具体变化,来看广州法治建设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简介中国的传统图案艺术和剪纸艺术(一)中国图案艺术中国图案艺术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其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习俗、民族心理、审美爱好、思想观念,经历了上万年历史的积淀和历代文明的洗礼所形成的图案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中国剪纸艺术中国剪纸艺术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知、道  相似文献   

15.
孙永艳 《社科纵横》2011,(12):112-113
道教自然养生观以神仙信仰为最高追求,以道家自然哲学为理论支持,以顺应天然自然、顺应本我自然、随遇自然为基本原则,形成了涵盖饮食起居、行为方式、心理调适等全方位的自然养生方法与实践。其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道教适应现代社会,服务现代社会,保持自身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相似文献   

16.
风水,即堪舆相宅,是我国古代建筑文化中最为神秘的角落。本文从《周易》保留的相宅内容入手去探究其与风水的关系,并对地理与望气,阴阳八卦和术数罗经等展开论述,对风水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易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7.
曲跃厚 《求是学刊》2007,34(4):21-27
过程哲学是关于实在之生成、存在、发展和消亡的学说,其硬核学说包括宇宙论、机体说、知觉的非感觉论学说、两极有神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对当代西方宗教神学、生态主义、女权运动等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过程哲学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及民初所修的京津冀地区志书中,有一些关于民间演剧现象的记述,分布在"岁时民俗"、"民间文艺"、"冠礼"、"丧礼"、"祭礼"等篇章中。这些史料,对于研究旧时京津冀地区民俗与戏剧搬演的关系,考察京津冀民间戏剧的活动状态以及其它剧种在京津冀民间的播衍,特别是探究中国古代民间戏剧演出史和古代剧场的形式变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社会常常要面临一些大大小小的社会心理波动,并或多或少给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带来影响,诸如政局振荡、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物价调整等,都可以成为公众心理起伏的原因。按照理论分析,社会心理的变化无外乎两个作用:一是由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的必然反映,经过历史的沉淀,形成各种有益于社会进步的意识形态;二是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起反作用,直接影响社会进步的大进程,产生负效应,即社会心理障碍或阻力。  相似文献   

20.
楚艳平 《社科纵横》2006,(11):135-136
民俗控制是大量的民俗压力形成的习惯势力的自然控制,它能起到先期防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目的,从而在强化人们的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的道德沦丧、人情冷漠、自私自利、背信弃义等现象,就当前民俗生活中传统思想美德被丢弃,民俗控制在人们的道德建设中日益弱化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